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219)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不过,她蹙眉,“以后石榴花就卖的便宜些吧。”都是苦命女子,她拯救不了她们,可起码能给她们留一丝希望,虽然这希望不一定会到来,可也许呢。

“小姐心善。”纪中人恭维,等人走了,眉头舒展,跟好心人打交道,总比跟那等睚眦必报、锱铢必较的人要好。

阮柔不知纪中人的想法,她并非多么良善,只是同为女子,总有种兔死狐悲之感,想着回去再督促小石榴开花,反正它好像挺喜欢开花,就是不愿意,她想办法再弄两盆就是。

从牙行离开,马车转向,从西城门出去,走上半个时辰,就到了一处小村庄。

根据祝管事提前打听的消息,农户阮家就在这里。

阮家一家三口有着七八亩地,称不上多么贫困,可也并不富裕,在乡下算是殷实人家。

马车一路慢行,吸引了不少村人的目光。

隔着轿子,阮柔依稀听见有人问,“怎么又有马车来了?”

“别不是阮家闺女回来了吧。”

“怎么可能,人家可是去当富商的千金,怎么愿意回来。”

“说不定呢,雨桐那孩子懂事孝顺,老阮家养她一场,总得顾念养育之恩。”

“呸,什么恩情,要不是抱错,人家指不定金尊玉贵长大,哪里会跟着老阮家过苦日子。”

“我看你就是瞧不得阮家好。”

......

随着马车行进,村人说话声被渐渐抛在耳后,阮柔全不在意。

倏而,马车停下。

安秀掀开帘子,确定到达地方,方才搀扶人下来。

阮柔打量眼前的青砖瓦房,于府城不值一提,可对乡下已是很好。

安静客气上前敲门,屋内传来妇人的问话,“谁啊?”

安静不知如何作答,三人最后都没吭声。

不一会,一位四五十的妇人开门,疑惑问道,“请问你们是?”

恰在此时,有八卦的村人跟上,奇怪道,“原来不是雨桐啊。”

阮母更加疑惑,她瞧着对面的女孩有些熟悉,只是长得太好看了,好看的不像这片土地能长出来的,虽然也确实不是。

相较而言,雨桐长相清秀,反倒更像乡下姑娘。

“我是阮素娘。”

阮柔只觉好笑,说是亲生父母,可其实原主连这对夫妻的面都没见过,有何感情可言。

阮母惊慌一瞬,讷讷道,“你怎么来了?”

“前些日子的信你没收到吗?”

“收,收到了。”他们还特意请村里的读书人读了一遍,却只听懂亲生女儿大概不回来了。

失望谈不上,毕竟压根没见过,可总有几分被嫌弃的感觉。

“进来喝口水吧。”阮母看了眼两个丫鬟,方才想起将人请进来。

而外面的村人,此刻就如炸了窝的麻雀,叽叽喳喳个不停。

阮柔坐下,看着阮母忙里忙外,那恭敬的态度,不像母女,更像一个陌生的农妇招待城里来的贵客。

农户阮家只有一子一女,原身是大女儿,下面还有一个十四岁的弟弟,跟着阮父下田去了。

不过,很快,就有热心的村人去将两人喊回。

两人刚劳作完,裤子上、胳膊上都沾着泥土,本没什么,可阮小弟莫名觉得羞愧。

他们说是亲姐弟,可其实云泥之别。

阮父关上大门,隔绝村人的视线,却依旧挡不住有人趴在围墙上,伸头探望。

阮父无奈,又进了堂屋,再次关门,这下,再没外人能看到发生了什么。

一家四口第一次聚齐,却相顾无言。

好半晌,阮父问,“你回来,是以后要在家里住下吗?”

阮柔摇头,“我在城内有住的地方,回来是看看你们。”

阮母不知为何有些伤感,埋怨的看了一眼当家的,关切道,“你住在哪里,手里可有钱。”

阮父摸摸鼻子,他是想着人富商养了女儿一场,总会好生将其嫁出去,他们不去看望,一是不想显得自己攀关系,也省得人跟自家沾上关系,哪里晓得,人出息自己搬出来了。

“我住在管夫人的院子里,就是我未婚夫的母亲家中,手里有钱的。”

阮柔松口气,不是被勾起了多少感情,而是庆幸,阮家并未不讲理之人,日后相处总少些麻烦。

“那怎么行,”阮母急了,未婚女子提前住到男方家里,容易被人看轻,还会有些不好的流言。

“无事的。”阮柔安慰,毕竟,最大的流言原主已经经受过一遭。

阮母还想再说什么,被阮父制止。

他皱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问道,“你的婚事没有受影响吧?”

“没有。”阮柔摇头,“这也是我要跟你们商量的。管家可能很快会过来重新走一遍流程,届时我会提前回来住几日。”

“啊?”阮母愕然,“你要在这里出嫁吗,可是......”她环顾四周,很难说这是一个好环境,至少对府城而言。

“如果我能赚够钱买一套自己的房子,也可能会将你们请去府城。”阮柔并未将话说死。

跟府城阮家那边还有的掰扯,当初管家送的聘礼、两人的庚帖,信物等等,皆要论个清楚明白,绝非一日之功。

“哦,那好。”阮母其实还有很多话想问,却觉得没有亲密到那个程度。

跟阮父对视一眼,两人找个借口离开片刻,又双双进来。

阮柔瞧得出来,他们显然达成了一定的默契。

眼看到了中午,阮母问,“留下来吃一顿饭吧。”

阮柔欣然应允。

非年非节,一桌饭菜却格外丰盛,六菜一汤,皆带荤腥,阮母花了大力气整治,还特意去隔壁借了只鸭子煲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