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277)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巳末(上午十一点),包子全部卖完,小石头帮忙把蒸笼收下去,来不及收拾感觉,立马又来前面擀面做饼,烧饼用的是最常见的烙饼炉,一次能贴上十个,三五分钟就能出锅一炉。

第一天开张,并不敢做多,本以为不会有多少客人,可等第一个客人上门,要了一碗肉汤。

阮柔将熬了一上午的炉子打开,一股浓郁的肉香味立马散了出来,渐渐的,整条街上肉味弥漫。

“好香啊,是什么?”

“柳氏包子铺,我闻到味道就是那里传出来的。”

“走,去尝尝味道。”

“走走走。”

一时间,很多原本不想花钱在外面吃饭的人,纷纷忍不住循着味道摸来。

柳家的铺子不大,满打满算收拾出来,不过能容纳十几个人,为此,不少人在外面排起了长队,甚至有等不及的,直接要了饼子和汤,蹲在门前大口吃喝,一口下肚,梅干菜鲜香,伴着浓郁的肉香,吃的满口留香。

生意好当然是好事,可看着排了半条街的长长队伍,阮柔又是苦恼。

这般排队,一来是客人们观感不好,二来,影响街上的治安,可别招来衙役才好。

要知道,天底下的官,就没几个不贪的,更别提这些跟蚂蟥一样惯爱吸血的衙役,无事还要扒一层皮,见到他们生意好,岂不更要上门来盘剥。

如此想着,阮柔直接将一大锅肉汤盛了出来,每碗里只一小块碎肉,看起来不错,可实则本钱并不高。

铺子里一共有四十副碗筷,除去店里的二十位固定客人,其他的碗筷全部用来装肉汤,从排队的人往外,一人一碗一个梅干菜肉饼,先收五文钱,不拘他们去何处吃,若是当日能将碗筷还回来,便退还三文钱,也就是说,本来三文钱的东西只卖两文。

这一下子,众人再没有不满意的,喝过心心念念的肉汤,很少人排队,至于本就不值三文钱的碗筷,除去一个手脚快的客人摔碎外,其他人俱都完完整整送回来。

看着叠得高高的碗筷,阮柔心中默算今日能赚到的钱,忍不住乐开怀,当辛苦有回报时,竟都不显得那么累了

这股热潮几乎持续了一个时辰,约莫到了未初(下午一点),客人们渐渐散去。

直至送走店里最后一位客人,所有人俱都瘫倒,再动弹不得半分。

全场只略帮了把手的阿宇还有精力数着铜板瞎乐呵,至于其他人,乃至方才十岁上下的小石头和五丫,此刻忍不住揉着酸疼的手臂,痛并烦恼着,更别提作为主力的柳湛青与阮柔。

缓了好半天,吃过饭菜,几人一起数过铜板,这才分工合作,各忙各的去。

今日早上包子的银钱是单独存放的,一共七百二十三文,中午时间短,竟也有三百零七文。

也就是说,今日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一两,当然,这里还没有刨除成本。

一切事毕,柳湛青手里有一搭没一搭的揉着面团,便跟阮柔商量。

“这么下去不行,我看铺子里还是要招人。”

阮柔也有此打算,不说别的,起码得找一个做杂活的,帮着打扫桌椅,拖地洗碗等等,否则,要不了三天,他们怕是要累的爬不起来。

“你在镇上有相熟的人嘛?”她问。

柳湛青仔细回想了下,果断道,“柳氏族里的人都不行,你要不要问问你娘家那边,有没有人愿意干的。”

当下人工价贱,但乡下人找活计不易,故而他第一时间想着自家人。

“不用了,就在镇上找吧。”她要是回阮家一说,肯定有人愿意来,可人在镇上,他们做的又是清晨的生意,届时人是回家还是住在里,事多又麻烦,别到时候搅和不清。

柳湛青意外,随即轻笑,“行,那我待会去隔壁的巷子里问问三婆。”

阮柔撇嘴,敢情他早有人选。

第93章 本就是打算拒绝的,阮柔倒不至于因此有什么意见,况且,柳湛青口中的三婆,也着实是一位俊

本就是打算拒绝的,阮柔倒不至于因此有什么意见,况且,柳湛青口中的三婆,也着实是一位苦命人。

三婆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妇人,早年丧夫,只得一女,如今跟着女儿女婿过活,靠偶尔在镇上打打零工贴补,性子老实、勤劳肯干,是个招工的好人选。

故而阮柔利索应道:“那就三婆吧,过会去找她一趟,看她愿不愿意。”

柳湛青点头,将明日的面团揉好放在一旁,解下围裙,寒冷的春日,已又热了一头的汗。

锅里早烧了热水,一家子陆续洗过澡,方才得以歇息片刻。

晚上,谁也没了精力做饭,索性去隔壁一条街上的小饭馆吃了一顿,五个人足足吃了七十多文,都顾不得心疼。

柳湛青在路上拐了个弯转去隔壁巷子,与三婆一说,对方果真痛快应了,还连声道谢。

“柳东家,我明日一定按时到,劳您挂念。”三婆陪着笑,一张满是褶皱的面容满是欢喜,有了一个固定的活计,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以后再也不用像过去一样,到处求人找活计了。

柳湛青摆摆手告别,等回到家瘫倒在床时,谁也没了说话的心思。

有了小石头和三婆的帮忙,铺子里的生意有条不紊的继续,很快,下个月的药费就攒够了。

眼看着过了元宵,镇上各家私塾都开始收学生,阮柔与柳湛青又少不得一番盘算。

再次仔细打听过镇上的私塾,两人还是决定先将阿宇送进那位老童生的私塾,先读上两年,学会基本的识字读书,若学得好,后面再转入秀才所开的私塾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