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29)
如今的大景朝,开国不到百年,至今境内仍常有前朝余孽试图篡位,皇座上的那位被掣肘,世家豪族不断豪夺,也就青州府位处南方,气候优越,天地收成好,对百姓们才没什么大的影响,可街上也少不了乞丐。
“制香,不也挺好的吗。“将脑中乱七八糟的思绪抛开,她只能如此安慰。
“对,“陈问舟接过对方手上递过来的香,闻了闻,笑,”挺好的,你手艺是不是又进步了。”
在刚才的一瞬间,他似乎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某种更为深邃的、带着追忆的光,甚至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等他再想去细看,不由得嗤笑刚才的失态,眼前明明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乡下姑娘,就是略微聪慧了点。
“多亏了杜师傅和梨师傅教导的好。”她谦虚着。
“听说再过半个月,你就能掌握几种基础的制香手法了。”
“差不多。”该表现的还是要表现。
“好好学,再过一个月我就给你涨工钱。”
“好嘞。”阮柔兴奋,实在是钱不够花,上次买三字经花了三百文,后来又给小石头添了副纸笔,马上又要买百家姓和千字文,哪哪都是钱,更别提她还想把阮父阮母都接镇上来。
“放心,等你出师,少不了你的。”陈问舟尽管画着大饼。
阮柔却满心期待,大师傅不仅代表月钱的提升,更是地位的飞跃,看杜师傅和梨师傅就知道,陈问舟对待他们都得客客气气的,最最主要的是,人有一门手艺,去哪都能过得好。
第15章 又一次晚归,经过她的多番劝说,阮父阮母已经不会执意等着她了。 “怎么又这么……
又一次晚归,经过她的多番劝说,阮父阮母已经不会执意等着她了。
“怎么又这么晚回来,吃过了吗,饭菜在锅里给你热着呢。”阮母十分心疼。
“没事”,阮柔放下东西,去锅里取了尚带余温的饭菜,“今天杜师傅调制一款新香,那味道一直不对,然后试啊试的,就到现在了。”
“你才去多长时间,我看都瘦了一大圈了。”
不知怎么,阮柔总觉得她这目光跟原主记忆里年底掂量年猪的神色差不多。
打了个寒颤,她解释道:“我毕竟是学徒,帮着忙前忙后的,总不能师傅还在忙,我就先跑了吧。”
“唉,我知道,你爹当时也这样,还是我跟他成亲之后,他才算半出师。”阮母的目光带有回忆,“可娘就希望你能过好点。”
“我现在就挺好的。”她这是真心话,虽然日子苦了点,可到底是自由把控的日子,还有阮父阮母和小石头这样的亲人。
“慧娘啊,我是觉得你从周家回来之后就憋着一口气儿,可有时候人不需要争这口气,咱自己过得好好的,比啥都强。”
“嗯,我知道的。”阮柔只得沉默,她很难解释,自己为什么必须要去争这一口气,因为她代表的不只是她自己,还有原主上一世被辜负的一辈子。
静默间,阮父开口道,“我跟你娘商量了一下,以后你要是实在太晚,留在镇上歇息一晚吧,也省得来回这么倒腾。”
“好,爹娘,谢谢。”
“自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
“行了,早点睡吧。”
阮父阮母离开,阮柔看着属于原主的小房间,心想,是不是自己做的太明显。可时间本就着急,她想早点找到周青远,解决原主与他的恩怨,就不得不尽快强大自己,强大到足以走出安平镇。
先这样吧,她想着,也没别的办法了。
四个月时间一闪而逝,阮柔已经基本掌握了传统制香的工艺,就连梨师傅一些家传的秘方,她也都会了,只是很自觉不去使用。
杜师傅倒是藏着掩着,可一个屋檐下,她的鼻子又灵,在掌握多种香料的情况下,多闻几遍基本就知道其中成分,若有心想要摸索出配方压根不是问题,可还是那句话,没必要。
天底下的香那么多,但凡配料多一分、少一厘都会有所不同,她完全可以自己研制,不过多费些时间,又何必鬼祟到偷别人的。
这几个月在陈问舟的精心操持下,店铺新上了几款味道不错的香,加上又到年底,祭祖的、拜神的,都渐渐多了起来,生意倒是好上不少。
但小镇到底没多富裕,愿意花钱在这上面的有限,再好也就这样了。
陈问舟看着小半年下来的账本,心情不错,起码证明他是做生意的这块料子。接下来,他也该往外扩张了。
既然陈父不愿意给他铺子,他就自己开,早晚开到府城去,指不定还能跟陈家老铺打擂台呢。
————-
却说这时候又有一则不太好的消息,府城来信,说他大哥要成婚了。
他今年十九,他大哥陈问初虚长一岁,已经二十弱冠,两人却都还未成婚,原因自然在陈大哥。
陈问初作为陈家嫡长子,早些年与同为制香世家的田家定了娃娃亲,三年前都开始商议婚期,不料田家老太太去了,女方守了三年孝期,一直耽误到现在。
而他么,三年前十六的时候,他娘倒是想先给他说门好亲事,可老头子硬是拿长幼有序压着,没凭没据的,谁家姑娘愿意耽误三年,等看清他不受亲父待见后,愿意相看的就更少了,所以婚事至今未成。
一开始他还不明白,后来就想通了,老头子是怕他提前生下嫡长孙,到时候嫡长子、嫡长孙不是一脉,他可不就难办了。
陈父来信中一派喜悦,满是对寄予厚望的大儿子即将成婚、诞育子嗣的欢喜,他只看了一眼就扔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