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450)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与备受重视的航天、武器、电脑等比起来,塑料工业虽然是生活中最常见、也颇为重要的一项技术,资金上却并不怎么充裕。

就连阮柔所在的塑料厂也同样如此,如今厂里最集中生产的是合成树脂,其实最近这些年,阮柔一直想突破液晶聚合物的技术壁垒,奈何材料太贵,几次跟厂里要钱,还都是大笔资金,饶是一向支持她的许厂长,如今见着她都面泛苦色。

国外,液晶聚合物在85年就有所突破,奈何国内技术欠缺太多,几年过去也没什么太大进展。

有道是没钱寸步难行,技术要发展,研发资金不可或缺。

吵到最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人员吵得脸红脖子粗,也没能吵出个进展来。

三天的研究会结束,阮柔也定了主意。

原先她是一心想留在塑料厂专心做研究的,成天都待在研究室,厂子里生产的事跟她没什么关系,自有许厂长操心,出了厂子可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

心里存着事,下班回了家阮柔心里也不大自在。

四合院没了早些年的热闹,早些年厂里新建了家属院,是小楼房,很多人换房子换过去了,四合院这边人就少了。

人少有人少的好处,如今,阮柔独占左边的这一两间家属院,还花钱买下了产权,也就是这房子以后就归她个人,跟厂子没关系,如此,以后她即便从塑料厂离职,也不至于要搬家。

这一年的新年在2月底,2月中,跟厂子请了假,阮柔直接回家过年,顺带商量些事。

几年的事情,阮父阮母早已习惯了在省城的日子,虽然住的是楼房,可上下左右的邻居早已熟悉,平时闲着就在楼下聊天说话带孩子,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说起来,阮父阮母也去京城住过一阵子,可她经常待在研究室不在家,阮父阮母待了半年觉得没意思,就回了省城。

后来阮大哥成了家,有了孙辈,二老才正式在省城定居,开启了带孙子的生涯。

阮父阮母眼见一双儿女出息,旁人都跟着夸赞,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心里的苦,那就是两人的婚事。

老大在省城忙事业,愣是等到快三十才成婚,婚后好几年才有了第一个孩子,而闺女就更糟心了,成天待在研究室,别说成婚,就连认识个男的都没时间,哪里去谈对象。

这不,拖到现在,成了一个大姑娘,还是孤零零一个,他们当爸妈的有时候瞧见家里冷清清的都心疼。

好在经过了几年的催促,如今的阮父阮母依旧会催,但不至于太过焦心。

回到省城,阮柔忙活的事情一点不比在厂子里少,概因她要到处拉投资。

想要离开厂子的打算,她目前只跟阮大哥提过,对方没多说什么,只让她自己想好不要以后后悔就行。

阮柔坚定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并商量着取回自己先前的投资份额。

其实严格说起来,阮柔当初投入那点钱,后来就直接当了甩手掌柜半点不操心,拿那么多分成有些不大合适,期间她也提过几次退出,皆被阮大力给拒了,如今她要用钱,是不退也得退。

“真想好了?”阮大力开玩笑道,“别到时候血本无归。”

“要是真亏了,就让大哥你养我吧。”阮柔懒洋洋。

“行,你哥我还不缺养你的这点子钱。不过要干那就好好干,我手头还有不少现钱,你要用就跟我说。”

阮柔闻言也没直接拒绝,而是道,“我准备先贷款,你的钱先留着,等不够了我再找你开口。”

“嗯。”阮柔应着。

亲兄弟明算账,谈完正事,趁着过年的功夫,阮大力去公司让财务加班把资金分割出来,交接清楚。

由此,阮柔将近十年的投资取得的丰厚回报终于到手,看着充裕的资金,阮柔笑得嘴角弯弯,前期开研究室的资金可算是有了。

这账目分开,就是阮大嫂对她的态度都异常和善,阮柔心知为何,对方总觉得自己这个妹妹投股占了便宜,却也不想当初要是没有她的资金,阮大力的事业也不可能发展的那么迅速,但人心想来贪,阮大力不介意,她就懒得跟这个嫂子计较,总归以后也没太大金钱上的来往。

在家过了一个清静年,回到京城的阮柔,第一时间回厂子里提了离职。

许厂长如今还不到四十,一张脸上憨厚带着精明,总之是个实在的生意人,听见她要走,忍不住苦笑,“就知道厂子留不住你。”

“也是没办法,我总不能让你弃厂子那么多工人的利益于不顾吧。”阮柔摊手,“不过我要带几个人走,你可不许拦着。”

“都有谁?”

阮柔遂点了几个名字出来,都是她在研究室的得力助手,倒没有太过重要的研究人员,许厂长皆应了。

将研究室的资料整理好交接清楚,她只带了三个人离开,就在距离塑料厂不远的地方,租下一片空地做研究室,继续自己的研究事业。

......

若干年后,阮柔终于在液晶聚合物的研究制造上取得了不菲的进展,在国际上发表了几分影响力颇大的论文后,申请了专利,正式投产,还上了央视新闻频道,全国观众在电视上讲解了这一新型材料的用途,备受夸赞。

而背过人去,阮柔捂着自己的荷包只有庆幸,得亏大规模投产的条件已经实现,否则,她怕是也支撑不起,又要出去拉投资。

这几年,别说是亲哥阮大力,但凡兜里有几个钱的都被她忽悠了不少投资款过来,好在研究有了回报,也不算坑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