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589)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根儿是阮村长的孙子辈,五六岁的年纪,在家干不了活儿,平素就跟在身边传传话、打打杂,此刻一听吩咐,跑的飞快。

“走吧,都去祠堂那边。”他的脚步格外沉重,似乎遇到了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

事实上,他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那人从阮家偷的少说有好几十两银子,谁吞了还舍得吐出来,他的威吓未必有用,再者说,捉贼拿赃,一天的时间足够把赃物藏好,谁也不会傻到直接认罪。

难啊,但再难也要办,阮村长只觉得最近命犯太岁,破事忒多,也或许是年纪大了力不从心,该退下去了。

水洼村,祠堂,不是开门祭祖的时候,倒也没什么女人不能进来的规矩,阮村长及村中族老在上首坐定,老阮家一家子在下首,其他村人每户出一个当家做主的,在外面院子,而数量众多的围观村人一直排到祠堂外,哪怕什么都听不见依旧固执的不愿意离开。

村长儿子赶了一圈,不见成效,索性不管了。

“事情大家多少都听说了,水洼村这么多年,在我手上、在我爷爷手上,都没出过这般大的偷盗事件。”他顿了一顿,扫视一圈,继续道,“小偷偷的不止是银子,还是水洼村多年的好名声,是水洼村年轻儿女未来的婚嫁,孰轻孰重,你们都应当明白。”

话说的如此直白,再傻的人都知道,这是怀疑本村人作案,一个个村人的眼中都带上了怀疑,看谁都像是小偷。

古有疑邻偷斧的传言,便可知,没有证据光凭猜测和印象实在不准,与自家有过节的、单纯看不对眼的、平素羡慕嫉妒的,这会子通通进入了怀疑名单。

阮村长没想把事情搞那么复杂,或者说,如果能简单解决,就没必要走到见官的程度。

“老头子托大,替阮家做个主,谁要是昏了头、动了贼心,拿了阮家的银子,现在还回来,可以既往不咎,若真捉贼捉出来,可没那么容易摆平。”

意料内的无人说话,良久的沉默,阮村长叹息一声,“既然这样,还得劳烦大家回忆一下,昨日村中可有来了什么外人。”

如水洼村这般的偏僻小村,基本没有外人来,即便有外村人,多也是村里人的亲朋,并非全然的陌生人,阮村长显然将外村人都算了进去。

很快有村人回答,“昨日温大夫和温大娘不是来了嘛。”

有人不同意了,“可他们是送老阮两来的,压根没离开过众人视线,没有偷银子的机会啊,再说了,温大夫就不是那样的人。”

“人多眼杂,说不定就是谁趁黑下手呢。”也有人猜测。

猜来猜去,除去没有作案时间的温大夫两人,再无外人进村,也算正常,非年非节的日子,哪有那么多走亲戚的。

事情一下子陷入了僵局,嫌疑显然落在了周围人身上,所有人的视线都有些不大友善。

“既如何,大家再想一想,有谁昨日落单的吧。”阮村长继续道,总得一个个排除,才能找到那个贼,亦或者压根找不到。

阮村长此言一出,一个个就如身上染了虱子,急不可耐证明起自己的清白来。

第282章 人性皆有看热闹的八卦本性,但若牵扯到自己身上,可就不那……

人性皆有看热闹的八卦本性,但若牵扯到自己身上,可就不那么叫人愉快。

此下的水洼村人们便是如此,有当日三五成群互相结伴的,彼此印证,单独相处无人证明的,急的脑袋上冒出细密的汗珠,生怕被冤枉成贼。

而上首的阮村长并一众族老,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向下方,观察每一个人的神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人,做出这种事情应当多少会露出几分马脚,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察觉谁的神色有异。

这说明,要么谁天生心理素质过硬,明明做了贼却丝毫不会做贼心虚,要么压根就不是面前的本村人,而是外村人干的,无论哪种,都代表大概率捉不到想象中的盗贼。

“唉。”阮村长在心中叹口气,面上依旧胸有成竹的模样,与阮老头低声交谈几句后,再次开口下了一剂猛药。

“我与阮家的商量了,若谁发现其他人有嫌疑的,若证实为真,阮家将拿出失物中的五两银子做谢。”

“哇。”顿时人群一片哗然,忍不住惊呼出声。

那可是五两银子啊,要知道,一户人家辛苦一年去掉吃喝后都未必能存上五两,可见老阮家的大手笔。

有了银子做刺激,一个个也不急着证明自己的清白,反而绞尽脑汁思考昨日到底谁落单、谁有嫌疑、谁有作案动机,紧接着,便是一场大型的揭秘会,与阮家有嫌隙的、住的近的,几乎被提了个遍,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有人证明,即便无人证明的,也一副一脸坦荡的模样,让人摸不清头脑。

周转几次后,事情再次陷入僵局,就连原先不满拿出五两银子做赏银的阮婆子都不淡定了,她扯扯阮老头的袖子,急切问,“真不会找不到了吧?”

阮老头同样担心,紧张望向上方的阮村长,见其微微摇头,心猛的下沉。

迟迟没有进展,一直把人聚集在这里也不是回事,眼见已经过了午饭的时辰,阮村长犹豫一番,到底将人驱散。

村人们见拿不到五两赏银,三三两两离开,好在也没人身带嫌疑,故而离开时面上满是笑意,讨论的声音大到足以让所有阮家人面色发青。

“啪嗒。”随着外人全部离开,阮老头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村长,这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