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631)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卢泰一家比他们早到半个月,如今宅基地已经开始动工,只是还未建好,所以还和他们一样借住在村民家中。

但卢泰本人却并不在村中,听说是按捺不住行商活泛的性子,正在外面四处打听,便宜购买了一批货物,如今往更南边的横柳城跑商去了。

对此,阮老黑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可惜他天生一张木讷的嘴,不止他,就连下面三个儿子都是老实性子,小心思有,可让他们自己出去真做些什么,那是丁点都靠不上,每每恨铁不成钢之际,他都只得劝自己,这是亲生的、亲生的。

好在老实有老实的好处,只要有田有地,老实种田养活一家老小,未尝不是一种幸福,看着担心受怕的卢泰家人,阮老黑如是安慰自己。

定下宅基地,就要去城里县衙处备案缴纳税银,拿了官府的红契,他才能彻底安心,可不敢将信任交托这群刚见面没两天的周水村人,哪怕是看起来极为靠谱厚道的计村长。

不过计村长明日才有空,故而下午无事,阮老黑便想着去隔壁村看看两个兄弟,阮老根和阮老钱。

当初去官衙落户,他家多塞了二两银,但两个弟弟家却没舍得这笔钱,干脆任官府安排,最后被一起分到了隔壁的周口村,作为长兄,他总得去看一眼才能放心的。

只是不等他出发,就在村口撞上从城里回来的阮苏氏等人。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见一群人提的篮子空空,阮老黑疑惑道。

却见老妻一脸喜气洋洋,“你那几个儿子不争气,还在城里四处转悠,倒是月娘出息,跟我进了布庄,见人家店里招伙计,问了一嘴,结果你猜怎么着,人家还就愿意招她个小家伙。”

身为小家伙的阮柔面上微妙地露出一丝尴尬,马上十三岁的她个字高挑,如今已经有一米五,肉眼可见未来会是个大高个,这也是掌柜的看中她的原因之一。

阮老黑闻言,也是一喜,赞赏地看向大孙女,“还是月娘有我的风范,将来一定有出息。”其实阮老黑倒不是真觉得月娘会有什么大出息,但若能嫁进城里,帮衬下家中,那就是大能耐了。

“少往自己脸上贴金,就你三个儿媳跟你一样,几棍子下去闷不出个屁。”阮苏氏呸笑一声,使唤几个儿媳带着东西先回去,她则要跟阮老黑在外面继续谋划两句,而作为阮家出息人物的阮柔,则同样被留了下来。

说到底,借居旁人家,到底不方便,这让两人对于盖房的心情更迫切了些。

阮柔无奈,再次将进布庄后的情况以及掌柜的要求说了一遍,算下来,已经是第三次了,可千万不要有第四次。

阮老黑听完忖度片刻,道,“给月娘改一身新衣裳吧,总不好穿这身去。”

阮苏氏点头,“我早想到了,李氏那边我记得有一套半新的衣裳,等回去我让她改一改,一会儿功夫,不耽误事儿。”

“嗯,还有,若老大他们有活计,就我来回送,若没有,就让老大送,也是她亲闺女。”

“这我都知道。”阮苏氏嗔他一眼,才问,“宅基地看得如何,可定下来了,需要多少银子?”

“定了,就在周寡妇家南边,卢泰和苏村长家中间。”

“这位置可不错。”阮苏氏不会看别的,可周围住的都是熟人,多少安心几分。

“大概占两亩地,五两银子。”阮老黑继续说着,宅基地的银子比起正经的田地便宜很多,若省着点盖房,还能耕出几分地种菜,已经很划算了。

“对了,明日我去周口村看看老根和老钱,你准备两斤盐。”

阮苏氏点头,“正巧今儿买的有多,包两包就是。”

阮老黑想了想,见没有什么遗漏,方才作罢。

两边各回各处,阮苏氏回到家,又叮嘱了好些东西,诸如去了外面要嘴甜,面对老板和客人态度都要足够恭敬,千万不能出错等等,听得阮柔险些起茧子。

就一会儿功夫,待在家中的阮田氏已经得知了这个好消息,心中唯有羡慕,毕竟自家女儿才五六岁,怎么都不到外出打工的年纪,况且她也舍不得。

只不知,若是大侄女成功留在铺子里,那工钱如何算,又是否会归到公中。

但如今能不能留下来尚且不知,提这些为时过早,且还容易招致大嫂的埋怨,委实没必要,故而她心中念想纷杂,面上却半句不提。

要说心情最复杂的,当属阮李氏。

按理,出息的是自家女儿,她应该自豪高兴,甚至在两个妯娌面前嘚瑟两句才算正常,偏她跟这个女儿也处不好,不过点小矛盾,月娘愣是跟她怄气许久,难不成还要她一个当娘的低头道歉不成。

所以,如今依旧别别扭扭,正遇上婆婆喊她给女儿改一件衣裳,再不舍得也应了,全当自己的弥补了。

她手脚麻利,不过两刻钟,原本成年人的衣裳就被她改得像模像样,她招招手,“月娘,过来试试。”

阮柔也没非要人道歉,因为压根强求不来,走上前,试了下,她应着,“很合适,谢谢娘。”

语气缓和,不见多少怨气,阮李氏这才心安,想起这个女儿即将大有出息,忍不住教导一二,“那日娘是急了些,但也是因为担心你弟弟,你不要怪娘,以后你和二妹,不还要靠弟弟撑腰。”

阮柔沉默以对,无法往自己清醒的大脑灌水,也没办法说服对方,故而只有沉默。

“我先回去了。”半晌后,她低声道。

望着貌似生气离去的大女儿,阮李氏不解,“这又是闹得哪门子脾气,莫不是自觉有出息,就不把爹娘当回事了,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