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645)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铺子的发展一帆风顺,阮家那边的麻烦就没那么好解决了。

自从阮二妹上次回去后,阮家人又陆续来了两趟城里,第一次还是阮李氏一个人来的,第二次就是跟阮苏氏一起来的了,话里话外都是劝她回去,那副着急的模样,俨然连她的工钱都不那么在意。

好在提前跟杜氏布庄的杜掌柜提前打过招呼,她们以为自己还在给人打工,催促归催促,却没有强逼,但眼看距离秋日私塾招生的日子越来越近,阮家的催促愈发露眼,眼瞅着就等不了了。

阮柔清楚是为什么,周水村的私塾是计氏族中的一个老童生开的,在每年秋收后就会招一批新生,约莫七八个人就会停止,阮家人肯定是想赶上这一波。

这一日,阮柔正在铺子里,又收到杜氏布庄的消息,说是阮二妹又来了。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阮柔是有些无奈的,只得起身过去,好在铺子里如今有几个绣娘坐镇,起码不需要关门了。

熟门熟路地将人领走,熟悉的茶馆,阮二妹眼珠子咕噜噜转,她也算看明白了,大姐现在压根不在杜氏布庄干活,就是不知道干嘛去了,不过大姐没主动提,她就很有眼色地没有询问。

“又是娘让你来的?”

阮二妹点头如捣蒜,“嗯,家里忙着秋收,没空来城里,就让我来喊你回去一趟。”

“噢。”总躲下去也不是个事儿,阮柔清楚这一点,且已经想清楚怎么应付。

说白了,阮家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她嫁人,而是想要供阮小弟上私塾却没钱,简而言之,她出钱供阮小弟进学,阮家的压力就可迎刃而解。

其实村里私塾进学的,都是周水村本地的孩童,读书也不图以后进学科考,而是为了多认识两个字,长点见识,以后进了城好找工作。

以阮家的条件,除非阮小弟是个读书上的天才,否则阮家绝不会供其正经读书,也就是说,她只要供上两年就够了。

不过两年,费不了多少,这个钱阮柔还是出的起的,不过,想要她掏钱却没那么容易。

人的胃口总是一点点养大的,今天她轻易开口供自己亲弟弟读书,明天不说大房,就连二房三房都敢提不合理的要求,还当做理所当然。

所以,此番回阮家定然是一场硬仗。

思忖间,不过片刻功夫,她抬头,看向阮二妹,“我知道了,待会就跟你回去吧。”

“嗯?”阮二妹有些呆愣,小心翼翼问,“大姐,你知道娘喊你回去干嘛的吧?”

“知道,我还没傻。”

“那你还敢回去?”阮二妹心绪复杂,若没有大姐,爹娘打主意的肯定就是自己,总之她既庆幸又有种物伤其类的哀伤。

“还能一直不回去,放心,我有主意了。”见其真心关心,阮柔没卖关子,透露了些消息。

阮二妹其实想不出来大姐还能有什么办法,除非她能找个比计家能带来更多好处的人,然而,可能吗?

阮柔可不知道阮二妹的想法,嫁人当然是一种办法,可却不是唯一的,眼下,她还是想自己解决。

“走吧。”喝光一壶茶,阮柔招呼着人出门,从旁边巷子里喊了一架牛车,直接回了周水村。

路上,碍于有外人在,阮二妹没有多话,却忍不住拿担忧的眼神望着她。

见此,阮柔嘴角浅浅露出一个笑。

第320章 阮家。 新建没两年的茅草屋已经显得有些破旧,……

阮家。

新建没两年的茅草屋已经显得有些破旧,平时遇到刮风下雨,总会平添些麻烦。

好在最近半个月,正值秋收,天气晴朗,阮家人得以一心扑在田地中,不用为这些琐事烦心。

阮家院子内,阮苏氏正带着两个媳妇做饭,另有一人在前院洗衣,忙碌的忙碌,倒是一旁的几个孩子,正欢快地玩耍,压根不受大人的影响。

阮柔领着阮二妹进门,第一时间引起院内阮家人的注意。

“哟,稀客回来了,大嫂,快出来。”阮孙氏手下洗衣动作不停,嘴上却是秃噜得飞快。

不过片刻,阮李氏从灶房出来,看见两个女儿的身影,脸上立刻绽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哎呦,月娘你可算回来了,这次就在家多待几天。”

光看那热情的神情和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真心疼爱女儿的娘亲呢,可其实不过想把她卖个好价钱、

阮柔面色淡淡,情绪丝毫不起波动,“不用了,城中铺子里还有事要忙,我就回来一趟,待会就回去了。”

阮李氏闻言,再次变了神色,颇有些阴晴不定。

就在她拿不定主意之际,阮苏氏忙完出来,到底姜是老的辣,她语气温和,带着老年长辈特有的慈爱,“既然回来,就多待几天吧,城里再忙,也多陪陪你爹娘和弟妹。”

阮柔有点好笑,都决定卖她了,何必还要做出这么一副和善的模样,为了显得自己做的事光明正大吗?

“不用,你们要说的事,我都听二妹说了。”

一句话,阮二妹就遭受了阮苏氏与阮李氏的双重死亡射线,不由得往大姐身后藏了藏。

“你们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别瞪二妹了。”阮柔语气轻飘飘,“好了,我回来就是跟你们谈这件事的,是就在院子里还是要进去。”

阮李氏瞅向阮苏氏,于是阮苏氏的神色更黑了,“去屋里吧。”

阮家的院墙并不高,压根无法隔绝外界的偷看偷听,且隔壁就是周寡妇家,那是个最爱八卦家长里短的,若让她听见,自家以后都不用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