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711)
“怎么了,谁来要债的还是什么,值当气成这样?”冯母更不解了。
“哼,要是讨债的那倒是好了,”冯父气哼哼,将信读了一遍。
冯母听完,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这是一封勒索信,要咱们给十两银子,否则就要把冠儿的事传得人尽皆知?”
“可不是!”这才是冯父生气的点,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开口就要十两银子,谁舍得,就算他们家开着杂货铺,也得辛苦上大半年。
况且就算这次给了,再有下次呢,总不能一点点养大对方的胃口,一家子替别人做白工吧。
“当家的,这可怎么办。”冯母平时主持杂货铺和家中大小事宜,丝毫不慌,此时牵扯到儿子,难得有了主意。
“不给!”听到的却是冯父冷酷无情的声音。
“那可怎么行?”冯母不满,“十两银子是多了点,可哪有咱儿子重要,消息若传了出去,你叫冠儿怎么活?”
“有什么不能活的,大不了老子养他一辈子。”
冯母依旧不满,“不行,要是消息传出来,丢的可不止冠儿的脸,还有咱们整个冯家的。”
冯父噎了好大一口气,“你说怎么办,十两银,你舍得给出去?”
冯母当然也舍不得,家里的每一个铜板都是靠着杂货铺辛苦挣回来的,便宜了外人,更何况还是心怀歹意的坏人,当然不愿意。
“不舍得也得给!”冯母态度十分坚决,她绝对不能让人毁了儿子、毁了自己和冯家。
“唉,你这人。”冯父拿人无奈,几十年的夫妻,他清楚妻子的性子,只要下定了决心,就算自己不同意,也一定会去做。
不甘心损失大笔银钱,有这钱,够他去多少次春风楼,别说一个孙子,就是七八个也不在话下。
当然,这话他可不敢当着冯母的面说,要真在外面弄成个便宜儿子,这家崩别想要了,一个能照料家里、打理杂货铺,甚至不怎么管自己的妻子是多么难得,看看他几个有家室的兄弟就知道。
“好了,就算答应,也不能这么轻易就把钱给了,总得先查查对方是人是鬼。”冯父安抚,想着找谁能调查此事。
冯母怒气上头的脑子终于清醒了些,理智回归,也有了思考的能力,“你说的对,对方能知道咱家这等隐秘事,还敢上门威胁,铁定不简单。”
冯父心下思量一圈,问,“你说会不会是阮家那边做的?”
“有可能,但不大像,阮家要是想要银子,直接开口就行,哪里需要这么遮遮掩掩,好似生怕担心咱们知道他是谁。”
冯父一想也觉得有道理,便道,“那就是对方不知从哪知道,最大的可能还是阮家那边透露了消息,得想法子去问问。”
“咱们才刚把人打了一顿,就算上门,也得人家愿意说啊。”冯母发愁。
“那就让人去临辉村悄悄打听,看看阮家最近有什么动静。”冯父吩咐,随后道,“镇上这边,我也请速三哥帮忙查查,能想到送信上门,更像是镇上的人干的。”
“行,对了,你没跟外人透露过冠儿的事吧?”冯母狐疑地看向冯父。
“当然没有,你当我傻啊,还能是什么好事不成。”冯父气得跳脚,嘴上笃定,实则心内也有些怀疑自己,他平时喝多了酒就容易说真话,别不是真自己干的。
不管如何,当着冯母的面,他都不会承认,不耐烦道,“瞎扯什么呢,还不快去找人打听。”说完就匆匆往外去。
第359章 冯母恰好有一个远方亲戚家在临辉村,闻言便想着找人打听阮……
冯母恰好有一个远方亲戚家在临辉村,闻言便想着找人打听阮家可有何事、以及村中有何奇怪之事。
两人各自分开打听,唯独还在后院中的冯冠还不知晓此事。
等到午时,一家三口重聚杂货铺,彼此交换着消息,冯母本不欲叫儿子知晓,毕竟有害无益,架不住冯父自认倒霉,一箩筐全抖落出来。
“为了你小子,我们做爹娘的可真不省心。”冯父似有抱怨,“你也听听,看看到底该怎么办。”
冯母觉得冯父对儿子的态度着实不好,自打知晓儿子不行后,就仿佛这儿子跟他无关一般,说话总带着几分讽刺和讥嘲,让人心里不舒坦。
但眼下局势,她理亏在先,冯家的香火搞不好就要断了,不能让冯父失心,只能当做没听见。
冯冠却做不到如此,他脸色青灰一片,好似多久没见过阳光,事实也的确如此,自从上次和离,他几乎就不再出过家门,整日不是窝在后院就是呆在杂货铺照看生意,许久不曾外出与人交际应酬,在朋友们的眼中,就是和离打击太大,还没缓过来。
此刻,他抬头,目光直视冯父,平静地问,“爹,是有何事?”
“嗬,什么事,你就是被你娘养得太单纯了,这算个什么事。”冯父将手中的书信甩过去,“你自己看,说说怎么办?”
冯母顿时担心地看向儿子,果真见其面色阴沉如水,忍不住安慰,“冠儿,不怕,大不了给钱,咱家有钱。”此言招来阮父的一个瞪视。
仅仅一瞬间,冯冠的内心好似经受了万般屈辱,面对冯父虎视眈眈的视线、以及冯母担忧的眼神,有一瞬间,他甚至想,自己到底为什么还活着。
不知过去多久,就连时间都好似沉寂下来,他才开口,用艰涩的语气道,“爹娘,能查到对方是谁吗?”
一个外人竟然知道了他的秘密,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阮家人,可后来想想应当不是,那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