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730)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阮家大姐被阮父阮母二两银子卖给了隔壁的老光棍家,距今已有七八年光景。

那老光棍本就年纪大,兼之几乎花光存银才娶了媳妇,自觉牺牲巨大,对上阮大姐便是一副大爷派头,时常打骂加身。

尤其阮大姐自生下两个女儿后就再未有动静,本就乱糟糟的一家过得更是鸡飞狗跳,甚至于老光棍都有打算两个女儿卖了换些钱来,俨然要走跟阮家一样的路子。

近些日子,阮大姐是战战兢兢,连娘家的几个妹妹都照看不得,整日在家看着两个女儿,唯恐一不注意被老光棍提去卖了。

故而,她也不甚清楚阮家的近况,起码不知道原主已经离世的消息,毕竟孙家还不至于为一桩冥婚大办喜事。

阮柔入梦一开始,阮大姐都没察觉不对劲,还是等她表露来意,得知五妹已命丧棺材,顿时悲痛欲绝。

“我可怜的五娘,你才多大啊。”

哭得阮柔颇有些手足无措,只得安慰,“大姐,其实我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没人能再保护我,孙家那几个鬼如今在我跟前都跟孙子似的,可潇洒了。”

阮大姐破涕为笑,止了哭意,担忧问,“五娘,你还没去投胎么,可有什么缺的东西,我去烧给你。”

“不用破费,你身上有钱就好好攒着,总得为两个侄女以后考虑。”

阮大姐应着,只眼睛里都泛出苦涩她的两个女儿还能有以后吗?

第371章 女人似乎总是这样,阮大姐没多考虑自己的将来,但为了两个女儿到底……

女人似乎总是这样,阮大姐没多考虑自己的将来,但为了两个女儿到底愿意冒一次险。

说服了阮大姐,阮柔继续出发去阮二姐那边。

阮二姐被阮父阮母卖给东边村子的周寡妇家作童养媳,寡妇家失了当家的男人,独剩一个儿子,当做宝贝疙瘩养大,阮二姐比那周家儿子足足大上三四岁,偶尔回来,原主见其过得也不大好,难免惦记。

阮柔过去的时候,也没弄出什么大动静,悄无声息进了宅子,主屋想来是周寡妇本人住的,她便去了东边的侧屋,本以为会看见两个人,结果竟只有阮二姐一人。

奇怪之下,她没直接入梦,而是直接在整个周家院子逛了一圈,结果最后在周寡妇屋里看见了周家儿子。

周寡妇年少丧夫,如今已三十许,而周家儿子,如今也已经十四五,这个年纪的母子,再如何也不该睡在一张床上了吧。

心中升起了股不好的预感,她选择先进入周寡妇的梦中围观。

梦境的场景似是最近才发生的,是周寡妇在东屋的窗户外,听儿子和儿媳的墙角,是不是还特意发出些动静来提醒里面的人,等到里面的动静结束,周寡妇急不可耐冲进去,狠狠朝儿媳啐了一口,“呸,小贱蹄子”,继而笑对儿子道,“走,跟娘回屋睡去。”

周家儿子竟也真的跟周寡妇一起回屋,母子俩倒没什么龌龊勾当,就是单纯睡在一张床上,可阮柔还是接受不了,嫌弃地瞥开眼,径自出了梦境。

里面两人正酣眠,阮柔却是越想越郁闷,这都什么人啊,阮家也真是会挑的,或者说,会花钱买人的本就不是什么好人家,好人家都是要正儿八经走礼娶妻、一娶一嫁,可不是这等卖人的勾当。

郁闷中,阮柔进了隔壁阮二姐的梦境,白茫茫一片,可见阮二姐什么都没多想。

她缓缓现身,来到阮二姐身前,轻声唤,“二姐,二姐,你醒醒。”

睡梦中恍惚的阮二姐回神,看向眼前的五妹,有些迷糊,但还是问,“五娘,你怎么来了?”

“二姐,我来看看你,你过得还好吗?”

阮二娘心头升腾起不好的预感,没回答她的问题,反而继续追问,“五娘,你不是在孙家吗,他们怎么会放你过来的?”

见糊弄不过去,阮柔索性言明,“二姐,因为我如今已经不是人了啊。”她示意对方看自己飘忽虚幻的身形。

阮二娘自从来到周家,十二岁的年纪,就被当牛做马地使唤,一年到头几乎从不停歇,别说回娘家,就连出门都没有几次,只每年年节、或者阮家有大事的时候才被允许空着手回一趟娘家,故而压根不清楚原主的近况。

“你年纪还这么小,怎么就......”阮二娘捂着嘴说不下去,眼圈渐渐红了。

阮柔也不隐瞒,只苦笑,“二姐,孙家花了大笔银钱买我,就是为了结冥婚,我在前几天就被他们封在棺材里,没吃没喝,是被活活闷死的。”

阮二娘目光越发怜惜,几姐妹虽然日子苦,可到底还活着,没想到五娘比她们几个姐姐还要命苦。

“你来找二姐是做什么,来告别的吗,你在下面日子还好吗,可缺什么,烧给你有用吗?”

几乎是与阮大姐同样的关切问候,阮柔依旧回,“不急,二姐,我是来看看你过得怎么样的,二姐,这样的日子你还想继续过下去吗?”

她的眼神早已表明看见了一切,阮二娘也没想着在死去的妹妹跟前隐瞒。

来到周家好几年,眼看着小丈夫从一个不到十岁的孩童长成十五岁的少年,日子虽过得累,可她到底还是有过期盼,等人长大了,是不是两人能好好地过日子。

可惜,事实给了她重重一击。

被周寡妇在宠溺中护着长大的周家儿子,永远不会有长大的一天,人压根没一点担当,十五岁的年纪了,家中的、地里的活半点不沾,成日跟村中顽童闲逛乱玩。

这还就罢了,尤其前两年,周寡妇张罗着圆房的当夜,她事后才知道其在窗户下听完了墙角,之后当着她的面将亲儿子喊了过去同睡,几年下来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