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757)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道理很简单,家里三个读书人,全靠韩张氏带着女儿操持,不说功劳也得论苦劳,若夫妻真离了心,韩父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此,与其花钱不讨好,不如索性谁都不送,还省了笔银钱呢。

不过,这些就没必要跟人说开了,他面子上也过不去。

事实证明,韩嘉所猜没错,等韩张氏和阮父再次出来的时候,就见两人紧绷着一张脸,不大高兴的模样,看来是没谈拢。

两人也没当着孩子面说这些,在沉闷的气氛中,吃完了晚饭,韩张氏扔下空饭碗就回了房,阮柔只得承包洗碗的事宜。

等她回房,免不了又跟韩嘉解释一番阮家的打算,跟与韩张氏所说一般无二。

听说要二十两银子,韩嘉彻底打消了算盘,因为韩张氏绝不可能愿意给他出这份钱,总归又不是亲生的。

“唉。”一声叹息,韩嘉难得无心读书,仔细思考,除去死读书外,究竟还有什么快捷的途径,论才学、论认真刻苦,他敢肯定没几个同窗能超过自己,但就这样他在同窗间也不过排前几,远不到将众人甩在身后的地步,为何,还不是资源人脉跟不上。

朝廷的邸报,大家的书法、读书编著等,府官的喜好派别,要么需要大笔银钱,要么就得有人脉,韩父虽然是秀才,可省城的秀才没那么之前,一抓一大把,根本够不着上层的阶梯,阮家也是如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含章书院却是一个例外,看来,他需要跟阮家小弟走得更近些了。

阮柔可不知道几句话功夫,就坑得自家小弟被缠上,不过,知道也无济于事,唯一的安慰大概是,世界上总不止韩嘉一个聪明人,阮家小弟有阮父教导,自有应对的法子。

这一夜过后,含章书院的话题就彻底在韩家绝迹,连阮柔都不会主动再提及。

一晃眼到了阮母说好的旬休日子,早晨,韩张氏就拿出昨日准备好的礼品,东西不多,聊表个心意,至于消息,还是昨晚韩父回来说起的,至于继子媳妇事先知不知情,她就没能看出来了。

最开始,这个便宜儿媳的心思都写在脸上,还是很好懂的,可惜人总会长大,如今,她已经很难从其面上瞧出什么。

听着那清脆又欢喜的道谢声,韩张氏心中如此想道。

第387章 提着一小包东西,阮柔脚步轻快出了门,如约定好的那般,径……

提着一小包东西,阮柔脚步轻快出了门,如约定好的那般,径直来到了阮家。

阮父阮母带着阮小弟也已经收拾好,正等她来,见着人,阮父面上现出欢喜,“浅浅回来了。”

“嗯,爹,许久不见,我可想你了。”

一句话把阮父说得不大自在,他向来是个内敛的人,不惯应对这样亲热的表达方式,当即后退一步,让出在后面的阮母。

“别一回来就腻腻歪歪的,来了正好,把东西提上。”阮母毫不客气将手中的一个袋子递了过来。

阮柔接过,掂了掂,还挺沉,忍不住好奇,“娘,是什么啊。”

“花生,你三叔公家里没舍得种这些,我正好带些过去。”阮母答着,又点了一遍礼品的数量,终于放心出发。

三叔公所在的乡下,说是乡下,其实就在省城周边,被一道城墙隔开,真走起来,距离并不远,碍于人多,阮母没舍得坐牛车,而是一家四口一起走着过去。

阮父阮母走在前排,似是讨论乡下的一些事,作为阮家族里走出来的一份子,且有着秀才的功名,阮父哪怕不住在乡下,在宗族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就如今天,说是回去给三叔公国寿,其实也是为了宗族里的一些事情,说是族里要建个私塾,找阮父这个秀才讨主意呢,阮父自然是高兴的,毕竟族里人才越多,可阮母却担心族里提出些过分的要求,叮嘱阮父凡事小心着些。

两人聊得挺热络,身后,距离两步远的地方,阮柔和阮小弟间就有些尴尬了,许是有一阵子没见,往昔关系亲近的姐弟此刻竟略显生疏。

还是阮柔先开了口,“近来在书院怎么样,读书可跟得上。”

阮小弟欣喜,十分积极地应答,“挺好的,爹都夸我了呢,就是也夸姐夫了。”看样子还为此不大高兴。

“嗯,你读你的书,等过阵子,说不定爹娘就要送你去含章书院,那儿压力更大,等去了可不能被人比下去了。”

“姐,我知道的,爹前几天带我去见了含章书院的季夫子,季夫子可是个举人,可有学识了,年纪比爹还年轻呢,我以后一定也要跟季夫子一样。”

阮柔眉毛跳了跳,第一时间看向前方,就见阮父原本平稳的脚步微不可觉顿了顿,再看向阮小弟,眼神就带着几分怜惜,你说你羡慕季夫子就羡慕,扯上亲爹干嘛,比就比,还让人亲耳听见,后面可有得罪受了,少说要多写几张卷子。

阮小弟压根没这意识,继续欢欣雀跃,“姐,你在韩家是不是过得不好,我前几天瞧见娘哭了,肯定是韩家欺负你了。”

“没欺负。”阮柔否认,“你年纪还小,我的事你不用操心,好生读你的书就是。”

阮小弟是个读书人,年岁不大,不好插手她和韩家的事,阮柔便不想将他牵扯进来。

“哪里年纪小,我可以马上要当秀才的人。”阮小弟十分傲娇,却不掩眼神里的关切,“姐,我是说真的,虽然我现在还不能为你撑腰,可你只要你想回来,那就回来,等过两年我长大了,就能给你撑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