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765)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韩梅也不失落,闻言,眼睛亮晶晶的,甚至语带催促,“娘,你快去。”

韩张氏无奈,又警告了句,“晚上不准再出来了。”随后匆匆回主屋跟韩父商量去了。

本来小两口的吵架,长辈不好掺和,韩秀才先只想着观望,若只吵两句就消停也就罢了,可大晚上的,越吵越凶的架势,让他无论如何也坐不住。

韩张氏便问他,“你一个人去吧,我刚刚跟他们闹了不愉快,别是看见我更生气了。”

听了前半句,韩秀才还不大高兴,觉得妻子一个大人生小辈的气,太不体面也不够大度,直至听了后半句才觉有些道理,便道,“行,我先去看看,你要等不急就先睡吧,明儿还有事呢。”

韩张氏哪里敢睡,要真出了什么事,保不齐她就成了那根导火索,索性没应承,连忙催韩父出去。

且说韩父出了主屋,手持一根蜡烛,晃晃悠悠的火光照亮往厢房的路,及至到了跟前,他在门上轻叩几下。

屋内,正吵得欢的两人动作一停,齐齐看向窗外,韩嘉无奈看向妻子,“是我不对,行了吧,不超了。”

“什么叫行了吧,我说是你的错了吗,我说你不懂得争取,头上顶个后妈,下面一双弟妹,这次考试若考不中,要是再有了孩子,还有以后吗?”

阮柔气势不饶人,不过她说的也是实话,韩父的束脩只有那么多,但凡家中再添一口人,韩嘉和韩乐两个人,其中势必有一个人不能再读书,韩张氏可没有成人之美的好心。

韩嘉自然懂这个道理,但一来这是以后的事,眼前他正志得意满的时候,更听不得这话,只觉不吉利。

“你怎么就知道我考不中了,要是考中了,一切问题不都迎刃而解了吗?”韩嘉忍着额头的青筋直跳,低声喝道,不想叫外面的韩父听见。

可只隔着一道门,还不怎么隔音,韩父听得清清楚楚,心头简直五味陈杂。

枉他先前一直以为治家有方,家中继室和原配子相处和谐,日子虽说艰难了些,可好歹供了两个读书人,日子总是有盼头的,眼下听大儿媳一说,怎么危机感重重,随时有土崩瓦解的可能呢。

莫名的焦虑,韩父再也等不得,使劲拍了拍门,“嘉儿,嘉儿媳妇,有什么事出来说清楚,这么吵下去可怎么成。”

屋内,阮柔和韩嘉面面相觑,到底不好叫长辈一直等,只得开了门走出去。

一行三人重新回到大厅内,韩父叫了妻子女儿出来,既然吵,就干脆吵个明白,他方才也看出来了,儿子未必真有什么心思,还是娶的儿媳闹腾。

有道是娶妻不贤祸三代,这次不压下去,恐怕以后也没个消停,这么一向,韩秀才便打听主意要好好教训这个儿媳一顿。

偏他自觉自己作为公公,不好直接训斥,便想着拉上韩张氏一起。

韩张氏本是得意了,可瞧间对面人那冷静的双眸,忽而有一些不确定起来,到底最近闹的这些是为了什么,说到底不过小事,还是有更大的图谋,尤其记起自己前阵子察觉的不对劲,缓缓的,一个猜测逐渐在心里成型。

可不应该啊,几乎是刚浮现的那一刻,韩张氏又将其压下,毕竟,离了韩家,女子二嫁又能选什么好人家呢。

到底有了顾忌,韩张氏面对韩父的示意丝毫没动,反而率先道歉,“嘉儿,嘉儿媳妇,今晚热水的事,是小梅不对,我已经教训她了,我跟你们保证,以后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态度诚恳,语言真切,且做出了保证,诚意满满,看在自觉长辈权威受到挑战的韩父眼中,却愈发火大。

“韩嘉,你来说说你们吵什么?”韩父点名。

而韩嘉当然不能说,气氛一时陷入沉默,韩父却更加生气,几乎是指着韩嘉鼻子骂,“我是怎么教你的,一家人就要互相体谅,一点小事就闹得鸡飞狗跳,这日子还能够吗,如今还是我供着你读书,没到求你的时候呢。”

韩嘉摸摸鼻子,“爹,您说哪里的话,我没这意思。”

“哼,可我看有人这意思。”韩父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不住瞥向一旁的阮柔,指桑骂槐之意明显。

阮柔哪里受得住,当即冷哼一声,“爹,你不用这样含沙射影,我自认我有私心,可我也是为了小家好,您要是看不惯,直说就是。”

韩父一介读书人,向来说话斯文,不拘是在家中作为一家之长,还是在书院作为夫子,在家人、学生面前,一贯维持温和有礼的模样,此刻看着顶撞自己的便宜儿媳,却压根抑制不住自己的怒火。

他冷眼看韩嘉,“你就是这么管你媳妇的?”

眼见韩父生气,韩嘉心中一跳,连忙拉住阮柔,“好了,爹说的你听着就是,有什么话我们回房去说。”

“还有什么好说的,索性我在你们家谁也看不惯,我看这日子是过不下去了。”

话一出,全场安静,各人脸色变幻,异常难看。

第392章 四下皆静,时下大环境对女子虽不算极为严苛,可却也并不宽松,阮柔……

四下皆静,时下大环境对女子虽不算极为严苛,可却也并不宽松,阮柔能说出这样的话,众人只当她是一时冲动,毕竟,韩家的条件其实很不错了。

就连韩张氏开始都有些怀疑,但女人敏锐的第六感提醒她,有什么东西不大对劲。

出于种种顾虑,她第一个站出来道歉,诚意满满,“嘉儿媳妇,我知道你这段时间在家受了委屈,小梅这孩子不懂事,但你们夫妻俩能走到一起也是缘分,可千万不要说这些话,嘉儿,快哄哄你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