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809)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你不歇会儿?”阮母听他话音,诧异问。

“上午没下地,下午总要去的。”

如今还是公分制,虽说有钱就可以买粮食,也未必差种田这点公分和粮食,可能多挣点儿总是好的,话毕,他提着锄头再次出门。

阮母想拦,犹豫片刻的功夫,阮父已经不见了身影,她只得留下一道长长的叹息。

到底是欢喜的,回到屋里,阮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愣是高兴地睡不着,最后也不知时间过去多久,才终于闭上眼睛陷入梦乡。

直到傍晚,阮父从田里回来,开门的声音惊醒了阮柔,她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下山,随即起身,阮父阮母正在院子里择菜。

“爸妈。”阮柔招呼。

“哎,卉卉起来了,饿了吗,我马上开始做饭。”阮母手中不停,口中还在关心着。

“不饿。”阮柔摸摸肚子,这是真的,中午那一顿吃得实在,这会儿肚子里还饱着呢。

阮母便笑笑,忍不住回忆起中午那一顿,就是有些费钱了。

“没事,燕燕回来还有段时间,等她回来就估摸差不多了。”

这倒也是,阮柔点头,想起今日买回来的东西,便赶忙去收拾,“爸妈,这东西你们怎么没收拾啊。”

“你买的,你先看看,要我收起来的就给我。”家里的粮食一向由阮母保管,阮柔压根没想那么多,但家里用的,跟做生意要用的,区分开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这样算账才能算清楚。

其实阮柔不止买了摆摊需要的糖、鸡蛋和面粉,还额外买了一些点心零食,以及从餐馆买来的两斤肉。

一家子之前的日子都不好过,阮父阮母都劳累过度,阮父或许是底子好,如今还不显,阮母是切实被医生诊断营养不良,会影响寿数,以后肯定都要好吃好喝养着。

至于原主和阮小妹倒是还好些,可阮小妹正读高中,眼看着就要考大学,更不提还欠着孟伟的钱了。

事实上,若不是数着自己五百多的存款,阮柔都险些忘记孟家这一档子事了。

婚是肯定要退的,阮柔可不想为此损害了自己的名声,所以得找孟伟结扎的证据,请人办事,总要花钱,总而言之,依旧是桩桩件件都要钱。

不过,好在有摆摊卖鸡蛋糕的生意在,缺钱的问题很快都不是问题。

将东西分成两堆,阮柔从原主读书时候的一堆书里,找出一本草稿纸和一枝笔,开始了记账。

今天摆摊的材料是用的家里的,阮柔今天买的已经补上了,所以,最大的支出就是今儿买材料的钱,还有买煤炉的四十块钱,包括今天吃饭的钱,都算在来到成本里。

简单记了几笔账,阮柔换了一页,开始写接下来的计划。

第一步,阮柔希望能攒钱先买一辆自家的板车,如今这辆是花了两个鸡蛋借来的,暂时只借了几天,最好等到还的时候家里就能有板车,板车其他的倒容易,就是两个橡胶轮胎不好买,恐怕还得去镇上找找门路。除此外,若能买头驴就最好了,毕竟拖着板车去镇上,着实费体力,阮父年纪大了,总不好一直让他拉车。

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买辆自行车,但自行车金贵,还要专门的自行车票,非费些心思寻摸,暂时不用着急。

第二步,就是去镇上,找人打听孟家的事,婚期距离不远,还是趁早解决比较好。

第三步,阮家的房子有些老旧,最好能翻修或者干脆推倒重建,阮家四口人,起码得修四间屋,另外的灶房库房柴房,最少的预算也得七八百,怎么都要过几个月再说了。

......

将自己需要做的都列支清楚,阮柔来到灶房,阮母正在做晚饭,看她气色不错,阮柔也就没有上前帮忙,而是到另一边准备明日摆摊的材料。

面粉、鸡蛋、白糖,昨天做了两轮,今天手熟,做起来快了不少,就是臂力不够,最后还是阮父来做的体力活。

等阮母饭菜做好,阮柔的材料初步处理妥当,先放在一旁,等晚上再处理,正巧,阮小妹趁着夜色归来。

“爸妈,姐,我回来了。”阮燕燕清脆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哎,快进来,洗洗手可以吃饭了。”阮母招呼着。

等阮燕燕来到餐桌旁,霎时眼睛一亮,今天的伙食可真不错啊,中午那一顿餐馆的好饭菜就不说了,晚上一道辣椒炒肉,闻着就有一股肉香伴着呛人的辣味,引得人胃口大开,还有一道鸡蛋羹,配上一道青菜,对比起以往的伙食,算是绝对的高标准了。

“姐,今天挣到多少钱了啊?”阮小妹美滋滋吃着辣椒炒肉,忍不住好奇起来,肯定得挣钱了,家里才能吃这么好啊。

“你个小孩子家家,吃你的饭,读你的书,问那么多干嘛?”阮母见她问,连忙打断。

阮家一共两姐妹,与早熟的原主不同,阮小妹就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心性,阮母压根没把人当大人看待,还担心她嘴不严,对外说了出去。

阮燕燕瘪了瘪嘴,委屈巴巴看向阮柔。

阮柔失笑,给小妹夹了一筷子菜,“多吃点,读书费脑子,至于摆摊嘛,肯定是挣钱了,但挣多少,你就不用知道了。”

阮燕燕知道自己人小没发言权,索性不再好奇,继续开心地大快朵颐。

一家子饭毕,阮母去收拾碗筷,阮父继续去揉面,阮柔刚坐一会儿,就见阮燕燕一蹭一蹭地靠过来,“姐,你真的准备去退婚啊?”

“嗯,退了不好嘛。”

阮燕燕想了下,答,“退婚是好,可对你的名声会不会不好啊,唉,你这婚就是定的太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