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827)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一只鸡最贵不过三四块钱,如今阮母光是自己一天的工钱就不止这么点,当然不会如先前那般抠搜,当即道,“好,明天我给你们买。”这意思就是用她私房买的意思了,阮柔听了只是欢喜,钱不多,也就随阮母高兴。

第二天,上午十点,准备的东西都卖完了,收拾好板车,将其托到一户熟悉的人家请人帮忙照看,而后,一家三口开始在镇上的街道四处搜寻。

街道上,除去国营的商店外,如今早已出现了不少私人的店铺,阮柔大眼一瞧,就能瞧见布料店、成衣铺,包子、杂货铺等等,可见,任何时代,都有先知先觉、善于把握住际遇的人。

只是,做生意的人多了,临近街面的铺子就紧俏起来,他们走了一条街过来,问了几家对外出租的,价格都不低,最低的一家,面积不大,看着也就二三十平方,估摸摆上家伙事,人转身的功夫都没有,更遑论准备桌椅让客人们在店里用餐了,阮父阮母倒是心动,毕竟价格是最低的,只要一个月三十五,阮柔却是径直将他们拉走,“还是再看看吧。”

结果,这一看,愣是走了两条街道,也没有找到一家合适的,不是价格太贵、就是面积太小,要不就是房子太久需要大功夫收拾,总之,总有哪哪不合适的。

“镇上位置最好的就这两条街,再找位置可就偏了。”阮父瞅了一眼女儿,提醒道。

阮柔蹙眉,做吃食生意尤其早餐,最重要的就是路段好,人流量高,毕竟大早上的,不比中午和晚上,大家还愿意为了吃顿好的跑远点的距离,所以,这铺子的位置就得好。

只是,方才那些对外出租的铺子她着实没看上,正苦恼着,转过街角,眼角余光看见什么,还没反应过来,人已经过去了。

她一左一右分别是阮父阮母,她脚步一停,阮父阮母的眼神就看了过来。

阮柔倒退几步,再次紧盯一户门上贴的告示。

【房屋转让,临界铺面外带宽阔后院,房屋状况良好,房主诚心出售,一口价,两千元整。有意者可至寻芳街54号洽谈,交钱后可办理过户手续。】

来回将告示看了两遍,阮柔的眼睛霎时亮了。

见女儿如此,阮母心中顿生不好的预感,她闺女如今,不会不想着租房,而是直接买房吧,她不认识几个字,便戳戳阮父的胳膊,问他,“这上面说什么呢。”

阮父其实也不全认识,但大概看得懂,便大概念了出来给阮母听,“这间铺面要出租,要两千块钱装让费。”

“两千!”阮母惊呼,她悄声问,“咱家这阵子赚的钱有两千吗?”

“肯定有。”阮父笃定道,毕竟如今一天就能净赚一百多,除去给自己二人的,女儿手中恐怕都不止两千。

“可花两千买个不当吃不当用的,多可惜啊。”

阮母这纯粹是思想没转变过来,阮柔听见两人对话,心神终于从告示上离开,跟两人商议,“其实两千已经算很便宜了,这铺子正好在路口,能招揽的客人肯定不少,而且,它自带院子,以后咱家都能在镇上住,省了来回跑的功夫,在这,别看要两千的转让费,可要换成租的,少说一个月租金就得四十,保不齐以后还会涨价,就算不涨,也就是四五年的租金,能换一套属于自己的铺子,妈,你说划不划算。”

女儿这一下,彻底给阮母说懵了,她仔细一盘算,嘿,还真是这个道理,租金一时看下来是便宜,可给出去就是没了,买铺子虽然一次没了两千块钱,可起码收获了一处镇上的房屋,再不济以后缺钱了还能卖掉换钱,总归是不亏的。

母女两人讨论的时候,阮父也皱眉思索,只是,从没处理过这么大的钱财问题,往日清明的头脑,此刻却怎么都不大通畅,他忍不住问,“卉卉,这真的划算?”

“那当然了,以后镇上的房子肯定会越来越值钱的,咱现在买,还是赚的。”

“行!”阮父一咬牙,“那就听你的买,我和你妈手头上也攒了有几百,到时候都拿给你。”

“不用,我这里的钱绰绰有余,你们的钱自己收好就行。”阮柔挥挥手,不打算拿阮父阮母的钱。

阮母却是劝道,“家里的生意都要你操持,你手上可少不了钱,这钱反正我和你爸拿着也没有,放在家里还担心被人偷了去呢。”

这是真心话,毕竟阮家以前从没有这么多钱,家里没钱小偷都不会上门,如今摆摊做生意,虽然他们对外说没挣几个钱,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们一家的精神面貌和吃食上的改变,自从身上的钱超过一百后,她就老担心有小偷小摸上门,夜里睡觉都不如以前安生了。

阮柔闻言,却是一噎,好笑道,“你要担心早说啊,镇上不是有储蓄所吗,明儿把钱带过来,以后满一百就来镇上村了,反正天天都要来。”

“还可以这样?”阮母惊奇,然后大为心动,“那敢情好,储蓄所总不会丢了钱。”

存钱只是其中的小插曲,最后,阮柔到底说服了阮父阮母,于是她揭下告示,一来,好顺着告示的地址去找房屋的主人,二来,先下手为强,免得同时有其他人看上,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手捏告示,她对阮父阮母道,“爸妈,走吧,咱们去找人。”

比起铺子所在街道的繁华热闹,告示里的寻芳街54号就颇为偏僻了,饶是对镇上挺熟悉,一路也是问了两拨人,才找到具体的位置。

“笃笃笃。”阮柔上前敲门,阮父阮母很自然地在她后面,也不知从何时起,一家的相处模式就成了这般,对外的大事上,都是女儿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