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830)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没有。”阮小妹摇头。

阮柔翻了个身,又打了个哈欠,“这不就成了,不犯法,也没伤害被人,靠自己的能力挣钱,让咱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这不是好事么。”

阮小妹点头,又问,“姐,咱家有钱了,你还想要考大学吗?”她记得之前大姐是很想考大学的,就是被阮母的病耽误了,这会子人忙得昏天黑地,再也没提,可她每每在教室里读书的时候,总会想起来,爱学习的大姐辍学摆摊养活家里,而仅小了两岁的她,甚至都不如大姐那样会学习,却还呆在课堂上,这让她心理总有种浓烈的愧疚感。

“不了,我现在靠摆摊也能挣钱,而且,学习也不只是在课堂上,我现在虽然忙,可也在成长,若想读,以后再想办法继续读书就是了。”

话刚落,阮小妹还想再问什么,却听见一阵均匀的呼吸声,她侧头去看,果真,大姐已经睡着了,想来是太累了。

不过,好在短短的谈话,却轻松打消了她心中的复杂心绪,自母亲病重,大姐辍学照顾家中,甚至打算卖了自己给阮母治病,那时,她每天上学都听不进去课,再到后来,峰回路转,婚退了、大姐摆摊做得风生水起,她依旧愧疚,而今,这股子内疚感终于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满满的期待,她会很快长大,届时,就可以跟姐姐一样,肩负起养家的重担。

熟睡的阮柔可丝毫不知道阮小妹的复杂思绪,等她循着熟悉的生物钟醒来,天还漆黑一片,来到灶房,看到阮父阮母的身影,她也不再诧异,很快融入其中。

等到了时间,准备得差不多,阮柔回房喊醒阮小妹赶紧洗漱,一家人正要出门,阮母一个回身,取了灶房的一口大锅,两个木盆和两块破抹布,甚至还装了两捆柴火、两把菜和一小布袋米,而后,依旧是阮父推着板车,往镇上去。

来到镇上,阮母难得在摆摊时表现出急不可耐,等到十点,摊子前的人散得七七八八,眼见没什么人过来,阮母第一次在东西没卖完前,催促着收了摊子,往新家的方向去。

昨天只是来简单参观了下,今日房子已经确认在女儿名下,是板上钉钉的自家房子,阮母才敢来打扫,这不,需要的物什儿早上都带过来了。

“今天先收拾一遍,看有什么要添置的,若可以,明天摆摊跟老顾客们说一声,以后就固定在铺子里摆摊了。”阮柔有自己的打算,桌椅这些暂时没有的,也不太好寻摸,干脆等以后慢慢添置,先把位置固定下来再说,也省得来回跑的劳累。

“行嘞,房子我看还挺干净的,屋主是个讲究人呢。”阮母道,忍不住想起那日卖房的老太太和其孙女。

一家三口齐上阵,很快将前面的铺子打扫干净,在门口的位置,阮父将两口煤炉摆上,上面是堆了几层的蒸笼,还有,至于那口大锅,则架在灶房,当场点火烧起了热水。

“后面屋子还有的收拾,咱们中午就在家里吃吧,正好有米有菜的。”阮母开口。

阮柔第一个不同意,“要不出去吃吧,这可是搬家乔迁的第一顿,咱家不请人来暖屋,好歹吃好一点,图个好兆头。”

阮母一向多少有些信这些神叨叨的,闻言,看先阮父征询他的意见。

阮父自然是同意,“这些菜先放着吧,就如闺女说的,第一顿,等会把小妹带上,咱们一起吃顿好的,以后啊,继续好好干,也不差这一顿。”

听完,阮母恋恋不舍放下手中的菜,她其实也知道自家做不大现实来着,可这不是比在外面吃要来的便宜嘛。

正说着,阮柔想起来什么,从一个灰扑扑的布袋子里掏出一个小兜,“爸妈,我把你们的存款一起捎上了,等会去储蓄所存起来吧。”

“对对对,是要存起来。”阮母连乡下的安全都不大放心,更别提人来人往的镇上。

约定完,等到了中午,阮小妹下了学,今天没带饭的她径直朝昨天刚知道的新家位置过来,一家人聚齐,存完钱回来的阮柔回来,分别递给阮父和阮母一张小存折,“喏,钱多少上面都有写,不管是往里存还是往外取。”

“咱家现在不缺钱,暂时只有存的份。”阮母捧着存着,她不认得几个字,可上面的数字还是认得的,看着几百的存款,忍不住乐得眉开眼笑。

阮小妹回来,正巧撞见这一幕,好奇凑过来,“妈,你看什么呢,这么高兴。”

“没什么,大人的事,小孩子少管。”阮母利索收起存折,而阮小妹已经懒得争执,大自己两岁的大姐已经能当家做主,而自己在爸妈眼中还是一个孩子的事实。

“今儿中午出去吃顿好的,小妹,你上课时间来得及吧。”阮父问。

一听有好吃的,阮小妹双眼放光,虽然家里的伙食改善不少,可论起味道,还是不如镇上这些开门做生意的餐馆的。

第429章 关上门,头一次阮父不用拉着板车,而是跟在家人身后,脚步……

关上门,头一次阮父不用拉着板车,而是跟在家人身后,脚步轻松在镇子上闲逛。

阮柔依旧选择了第一次来镇上吃饭的那家餐馆,味道好,价格实惠,在镇上几家餐馆中算是性价比最高的一家。

餐馆的分量不少,不过这次阮家一共四个人,阮柔主动去点餐,一共点了四菜一汤,三荤一素。

今天的客人不多,点菜没过多久,服务员就端着饭菜过来。

“爸妈,小妹,吃饭吧。”阮柔抽出四双筷子,分别递过去,最近格外嘴甜的阮小妹又是好一顿夸,四人方才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