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884)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但架不住对方所作所为,完全踩在人的雷点上蹦跶,却又没触犯法律的红线,孔华几乎都能预料,若是他报警,会得到怎样的回复,定然是阮秦认真的回复,“我也是不想有人上当受骗啊,这叫自己淋过雨,就想给别人撑把伞。”

明知无用,所以孔华从自始至终没有动过报警的心思,以免吃鸡不成蚀把米,反把自己诓进去。

有心想求和,发去的消息如同石沉大海,孔华的心一寸凉过一寸,对方这是想彻底斩断自己的后路啊。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尽管艰难,但老家父母那边还是传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终于有人愿意想看了,对方是隔壁村的,同样二婚,带着个女娃,听说还有个男娃被男方那边带着,按孔父孔母的话来说,就这样的二婚,在乡下地界还吃香得紧呢,不停催促孔华赶紧回来相看。

孔华当然不想娶个二婚女,不为别的,就为了那点该死的所谓男人自尊心,要是被人知晓私下议论,他哪还有面子可言。

若阮柔得知他的想法,定然会嗤笑出声,就孔华这样的,还要想面子,他的面子早被自己丢到地上践踏过不知多少轮了。

不过,饶是不知道,阮柔也请人将孔华的真实情况告知,就怕女方被媒人和孔家坑骗了去。

熟料,对方也不是个吃素的,谢过她的好意后,还是选择了跟孔华相看。

阮柔回忆起那个女孩模样,依旧忍不住心头酸涩。

那女孩年纪不大,还不到三十,正是年轻的时候,可在乡下地界,早已是一对儿女的妈,读书不多、没有稳定的工作,当婚姻遇挫,她们的生活就全然没有了保障。

王英正是无数乡下女孩中的一个。

第464章 “阮小姐,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可是,我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阮小姐,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可是,我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王英说着,眼中满是真诚。

阮柔心想,如果自己问她为什么,会不会又是另一种形式的何不食肉糜呢,所以她没问。

对面的女孩却仿佛知道她在想什么一般,絮絮叨叨说起了自己的人生。

女孩叫王英,出生于农村一户普普通通的家庭,是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可想而知,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还要养育四个孩子,在小王英的记忆中,家里一直是穷大的。

她作为家中老大,从小带着弟弟妹妹,洗衣做饭、喂鸡喂猪,什么活都干,好在她当时还有一条希望,读书,她的成绩在学校算中等偏上,努把力或许能考上大学,但世界总不会叫人一切顺心。

王英读到高二的时候,家中唯一的弟弟开始进入学习读书,与王家上面几个从小懂事能干的姐姐相比,王家小弟王聪就显得调皮捣蛋,尤其在开始上学后,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做作业,就这样,考试考了16分的王聪,依旧还是王家父母眼中的未来希望,王家姐妹未来的倚仗。

为了唯一的儿子,王家父母决定外出打工赚钱,为儿子攒将来上大学、买房子结婚的钱,于是,原本在校成绩不错、即将参加高考的王英被迫辍学,她对学校的记忆永远停留在了高二那年,再后来,她只在同届同学参加高考的那一天,偷偷去学校看了一眼。

从学校退学后,王英就留在家中照应家中一应大小事,王家爷奶年纪大了,王英不仅要忙着下田种菜,洗衣做饭、还要照顾下面三个弟弟,出身这样家庭的她,彼时甚至连为自己争取都不会,只知道听从家中父母的安排。

再后来,又过了几年,下面的王家二妹年纪大了,她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就读不下去,不想浪费钱,索性自己退了学,跟着帮衬家里大姐。

十八岁的大姑娘,虽然领不了结婚证,但在村里也算是可以结婚的年纪,摆个酒、等怀孕生孩子了,再去补个结婚证,王英就有很多小姐妹是这样的,她记得自己刚考上高中时,就有同学办酒了,她没敢去,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害怕听到这样的消息。

辍学后,被直接安排相亲结婚是王英最害怕的事,幸而,王家事多,劳力少,王家父母不想唯一成年的女儿嫁出去,平白给别人家添一份劳力,硬是等到王英二十二才开始相看。

乡下的相看历来是很快的,几乎都是附近相熟的人家,不存在隐瞒,双方父母看过,一方出得起聘礼,身体没有大毛病,基本就算定下来了,王英从相看到结婚,也不过半年时间。

她结婚的对象是相看的第三任,名字叫张强,王家爷奶和父母看过后,她自己其实也悄悄看了眼,人也是高中毕业的,长得高高大大,在南方小城算得上高个子了,有几分痞帅,性子开朗,爱调侃人,知晓自己总归要嫁人,她也就没有反对。

结婚于王英而言,其实不算一件大喜事,从熟悉的王家,去往陌生的张家,而后继续操劳。

张强不是个老实性子,从婚前她就看出来了,彼时,她只以为这份机灵会为他们的小家带来更多的机会,开始也确实如此,婚后,张强开始摆弄些东西,在镇上摆摊,从小摊位一点点做起,直到后来,在市中心拥有了一家门面。

有一句老话,叫男人有钱就变坏,但王英觉得这句话不对,应该说,男人有钱就有了变坏的物质条件,夫妻俩一起从艰辛的小摊努力,直到有了自己的门面,几年的时间,王英终于怀孕,被送回老家养胎,再后来,发展就可以预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