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95)
再不好的铺子,那也都是府城的,不拘做生意还是出租,总能有点进项。
况且,早点分,省去多少麻烦、少受多少气。
“那我可得努力了。”阮柔笑。
“行,将来问舟能不能撑起第二个陈家,我看啊,就靠你了。”
阮柔顿时压力大增,忍不住又跑进制香间继续研究,也不止为了铺子,香多了她自己赚的也多嘛。
曹娘子在后面直笑话,笑过之后倒有些意味深长的叹息。
陈问舟却没空去思考是亏是赚的问题,他如今手底下没人,倒也没想着一次性把产业全部接管过来,只是将所有铺子、田庄、宅院一一清点账目,做到心中有数,若发现哪个不老实的,再动手不迟。
他如今急着的是霍氏那边,前几日曹娘子的信送了过去,霍家回信说是要来人过来商议,可他等了许多天,不仅没等来霍家人,反而等来了京城市舶司的苏大人。
苏大人来访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关于青州府三年一度的海上贸易份额分配的问题。
海上贸易利润之大、范围之广,可谓囊括了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可以说,送出的都是大夏朝有名有目的好东西,当然换回来的银子也不菲,占了大夏朝国库的泰半收入。
这等大的贸易,自然不是空口定下,而是由市舶司每三年一调整,哪家的货好需要加大,哪家的东西不行取消名额,诸如此类,都要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商讨完毕,苏大人负责的就是青州府当地的商户。
期间攀关系、送礼的自然不少,苏大人来者不拒,但他是出了名的拿了钱不一定办事,所以,送钱上门最多也就图个眼熟,不然也不至于陈、田两家希冀获得更多份额还要联手。
陈问舟如今从陈家分出来,论理没有参加海上贸易的资格,所以他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霍家身上。
霍氏商行在大夏朝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只要霍家愿意切开一条小口子,他的东西出去,就能带回成百上千的银子。错过这次机会,再等下次又是三年,届时局势如何变幻,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时间一日日过去,苏大人的府邸每日里人来人往,热闹至极,有的人出来眉开眼笑,亦有人愁眉苦脸,众生百态不一而足。
他眼看着要从陈家彻底搬离,霍家那边却还毫无讯息,他几乎要以为高估了自己,一切不过他痴心妄想,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
苏大人来青州府的第十五日,霍家终于派人送来消息,他们来人了,且是霍家大老爷亲至。
那一瞬间,陈问舟心跳如擂鼓。
机会,来了。
而能不能抓住,就得看他这次的表现,成了,搭上霍氏商行,他的春林香斋不要说小小青州府,就是整个大夏朝、乃至海上贸易,皆可打开商路,而若是谈输了,还得回去老老实实开分店,一点点攒资本,届时,赢过陈家的雄心壮志不知又得何年。
虽说他对自己有信心,可有捷径,谁不想走呢。
嘴角扬起一个恰到好处的弧度,他整理衣衫,大踏步走出,从马厩牵了他的弄雪,径自飞驰往码头,迎人。
身后,曹娘子和阮柔互相给彼此打气,这一次,她们应当可以的吧。
第37章 陈问舟走后,阮柔和曹娘子便准备起身去知味观,定下包厢,点好酒楼最出名的招牌菜。 茶水点心自病
陈问舟走后,阮柔和曹娘子便准备起身去知味观,定下包厢,点好酒楼最出名的招牌菜。
茶水点心自不必说,两人还贴心地准备了先前制成的几套成品,店里接下来的规划、账簿等等,总之,展示了他们最大的诚意。
霍老爷在青州府也有自己的宅子,此番下船却并未回去,而是跟着前来给他接风的陈家小子,去了府城最大的酒楼知味观。
陈问舟先前焦急万分,待真见到人,反而镇定下来,有理有节地招待。
上了二楼,两方人见过礼,一边是阮柔三人,另一边则由霍老爷带着孙子,看来是有意带在身边培养。
人刚至,菜就上来,几人也不拘束,一边吃一边聊。
知味观的手艺自不必多说,珍馐美食、美酒佳酿,陈问舟这才说起自己一方的想法。
霍老爷听得眼睛连连发亮,其实这香料器具并不罕见,像是他家的木床,就是用带有异香的木料做成,有益睡眠,只是成规模成体制的特意打造,却是第一遭,这也是他亲自过来的原因,机遇,对抓住的人才是机遇。
酒过三旬,二人谈兴愈浓,觥筹交错、好不快活。
眼见得时机正好,曹娘子将提前准备好的成品拿出,供其一一把玩。
霍老爷接过细瞧,肉眼可见,东西材质算不得稀奇,可胜在一个巧趣,试想一下,毛笔本身就书香四溢,墨水飘散桂香,岂不乐哉。
“好,好,好。”霍老爷连赞三声好,抚掌大笑,“只不知是哪位的巧思?”
虽是这么问,可他的眼神明显落在有过一面之缘的阮娘子身上,上次的芝兰香,就是其调制所得。
果不其然,陈问舟再次引见,“正是我们铺子里的阮制香师,上次调香大赛忝居第二。”
“果真巾帼不让须眉,”霍姥爷真心夸赞,即使在京城,如此能干的女子也不多,他暗自揣测,其必有过人之处,世上能人异士甚多,他见的多了,仍难免嗟叹。
阮柔起身行礼,她今日特意着了妆扮了一番,身上着杏色裙衫,头上梳的流苏髻,以珠翠饰之,甚是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