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954)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这便也罢了,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名字也算道出了事实。

但更过分的是,明明不管从宗族礼法、还是朝廷律例来说,过继都代表着这个人跟原先的家人父母断了关系,只是过继这家的子孙后代。

偏阮承宗不是,一来,对方当时已经有十来岁,记得家里的各种事情,跟家里人的情感割舍不断,二来嘛,自然是因着利益,那户人家好不容易把儿子使劲过继出去,可不得想捞点好处。

反正最后的结果是,阮承宗荒谬地选择了兼祧两房,两边各娶了一个妻子,一个普通的乡下农户,能弄成这样也是稀奇。

如果仅是这样,也就是阮家人憋屈一点,日子还能过的去。

可人心到底是偏的,身在原主家的阮承宗,思考没有考虑,是原主家让他有了这一切,也忘记了曾经在自家时身为家中老二,被父母不待见,被兄弟戏耍捉弄的日子,依旧把亲生父母看得最重,一点点逐渐把原主家的财产挪回去

最开始,是一些家里能看得见的银钱、家具、好物件等,再到后来便是家里的田地,俱都被他挪到了亲生父母家那边,留给阮母和原主的,只有的一所不便转移的空房子。

当年阮父阮母辛苦给女儿攒的嫁妆一点没能保住,最后原主十六岁出嫁时,整副嫁妆加起来还不到十两银子,对于普通的人家来说可能已经不少,但作为阮木匠家的女儿来说,比起阮家的全副身家,可谓憋屈至极点,至于阮母,更是晚年凄凉,不仅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要自己下地喂鸡喂猪,挣自己一年的口粮。

原主婚后的日子不算太复杂,普普通通的农家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时候普通到,原主恍然觉得曾经享受过的种种好日子都是一场梦,自己从不曾拥有过一般。

经历了前后如此强烈的对比,原主才会滋生足以召唤她前来的怨气。

阮惠娘的心愿是什么呢,她临终的那一刻只想着,自己再也不要选择让别人过继到自家,当自己和娘亲的主,她不仅要立女户当家做主,还要活得很好很好,让娘亲能安享晚年,不必再吃苦,让阮氏族里的人,尤其阮承宗一家,继续过他们本就该平凡到没有出头之日的日子。

前者,她正在努力,后者,就以她这段时间的了解来看,甚至她什么都不用工作,以阮承宗家如今八口人四亩地、几个兄弟俱是偷奸耍滑的性子,阮柔就敢断言,除非天上掉馅饼,否则,一辈子种田的命。

“我会完成你的心愿的。”随着她低喃出声,那股子因回忆而涌上来的强烈不甘与愤懑终于沉寂下去。

阮柔心想,她最好趁早找到要找的人,那样,才好继续接下来的计划,当然,是以入赘的形式,毕竟她是女户。

要找人,就得出门,于是,安生没几日的阮家,阮柔再次折腾起出门,去的也不远,就是镇上,以过往的经验来看,如果能到同一个世界,基本距离不会太远。

第511章 依旧是熟悉的牛车,只是这一回前面赶车的人换成了金小妹,她动作还……

依旧是熟悉的牛车,只是这一回前面赶车的人换成了金小妹,她动作还有些生疏,抚摸牛的动作却很温柔,“惠娘,我家以后可以来借你家的牛车吗?”

牛在乡下是金贵的物件儿,大部分没有牛的人家耕种收获全靠人力,牺牲的不仅时间,还有劳动人的体力与健康。

阮柔想了想,道,“可以,不过,要在我家的佃户们用完之后,而且,你家要是借了牛,也得分担放牛吃草、还有牛棚的打扫。”

“这没问题。”金小妹欣喜道,对比耕牛能提供的帮助,这些小活不值一提,她七岁的小侄子都能做,她真诚地感谢,“惠娘,你可真好。”

自从来到阮家做帮工后,虽然还没领到工钱,但是她在家里的地位已经得到显著提升,兄嫂们再也不会动不动就阴阳怪气,爹娘也不至于长吁短叹地替自己忧愁未来,从前所发愁的那些事,如今浑然不用担心,她只觉得未来满是希望。

“不用谢。”阮柔回。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她接纳村里非阮氏宗族的人,等于变相用人跟宗族抗衡,若长久只有一个选择,指不定那些族人就敢打蛇随棍上,以为她非他们不可呢,只是这些就不用跟对方解释了。

铜湖村距离镇上不远,约莫两刻钟,两人就到达镇上。

没有想象中的所谓城墙和守卫,只是从两边荒草遍地的野外,来到了一片明显被夯实过的平整土地,道路两边的房子也基本是用石头筑造的,比乡下的泥土房要好多了。

阮柔这回来镇上,一是为了了解镇上的环境,看有没有自己能做的生意,二来,她想看看自家在镇上的铺面,按阮母所说,之前这家铺面多是出租出去,也不求租金多少,偶尔租不出去也不着急,全当随缘,但阮柔总觉得东西放在那总是可惜了,若能自己开间铺子,总比租出去强。

出乎意料的是,铺面的位置居然还不错,在镇中心街道的拐角处,令人诧异的是,明明阮母说上一位租户半年前租约到期就没租了,但此刻店铺分明还开着。

微微蹙眉,阮柔心知有不对劲,特意让金小妹把牛车停在百米开外,栓好牛车,两人步行过来,抬头,一张“刘氏布庄”的牌匾引入眼帘。

阮母没跟她说先前的租户叫什么,故而此刻阮柔也不知道,但她直觉是上一家租户作怪,便想着先进去看看,若有问题,下次带房契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