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960)
看着女儿鲜活的眉眼,那是自阮父走后未有过的灵动,阮母纵有千言万语,此刻都无法说出口。
第516章 当晚,阮母未再提起那知府家少爷所谓入赘的事,既没能如女儿般坦然……
当晚,阮母未再提起那知府家少爷所谓入赘的事,既没能如女儿般坦然接受,也没立即打破女儿的幻想,且等一阵子,女儿自然会清醒过来,明白他们中横亘的天堑。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阮柔的日常便是随着金小妹去镇上,且一去就是大半天,早出晚归的,若不是知道她去做什么,阮母说不得还真以为女儿在镇上干什么大事呢。
事实上,阮柔也没阮母想的那么色令智昏,她来镇上,一大原因是跟刘一帆多些相处的机会,二嘛,也是想着自己的出路。
身为女子,如朝为官什么的就别想了,她所能筹谋的,不过为商为农,农人辛苦,她便知想着从商。
商人是个有讲究的行当,不是谁都能当起来的,不过嘛,阮柔自己有多世的经验,自是驾轻就熟,此时所思考的,无非是从事哪个行业。
布庄外,人来人往来,小二热情招呼着个人,内院,阮柔手撑下巴,将一个个行业在心内转悠了个遍,最后方才道,“要不,我就做粮商吧。”
粮商,顾名思义,专门从事粮食交易的商人,有道是民以实为天,不拘什么时代,吃在人们心中都当属第一位,尤其身处古代,生产力低下,天下大多数百姓都还面临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故而,倒腾粮食是一项十分有意义且有赚头的生意。
“行,那就粮商!”见阮柔自己拿定了主意,一旁默默温书兼看小姑娘发愁几日的刘一帆终于松了口气,可算决定了。
商人做的就是低买高卖、囤积居奇的生意,阮柔本钱有限,便想着从小生意做起,而排在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她连个铺子仓库都没有。
“所以,还是得先买铺子。”阮柔想起跟阮母提过的买铺子,果然,赚钱的第一步是花钱。
她从刘一帆所用的笔墨中抽出一张纸来,细细罗列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以及当前所拥有的资源。
首先,她自己名下就有几十亩田地,以前,这些田地的产出大多是卖给了附近来收粮的小粮商,价格自然比卖价要低上不少,如今她自己干,家里的粮食当然要自己卖,不过那都得等秋收后,眼下,秋收之前还是得收粮。
另外,她手头的现银不算多,满打满算,两百五十两现银,如果实在紧缺,家中的金银首饰勉强还可以凑出小五十两来,也就是说,基本不超过两百五十两,不仅要在镇上置办一处位置尚可且带仓库后院的铺面,且还得收拢些粮食回来,怎么算都紧巴巴。
至于收粮的途径,最朴素的办法就是走街串巷,从一户户农家手上直接收粮,这样收购价格便宜,就是累了点,好在前期只要供起一家小粮铺,需求量不会太大。
碍于手头拮据,阮柔决定人也暂时不用请了,大不了她自己上,还能捞上金小妹,多开一份工钱,想必爱钱的金小妹多半会答应。
写写画画半晌,宣纸上记满了笔记,阮柔最终还不时嘀咕几句,于是,刘一帆的书本彻底看不下去了,“要不我给你看看?”
阮柔遂递出自己的计划书,刘一帆大概扫过,第一个问题便是,“你商铺有看好的吗?”
“看中一家,我想过,粮铺的位置不需要太好,隔壁街有一家铺面正巧出售,面积比布庄还大,就是要价有点高,我想着杀杀价,最好能一百八十两拿下,我还能留点银子收粮。”阮柔回答。
刘一帆继续问,“行,要是钱不够,可以找我,我如今手头宽裕着呢,对了,收粮的事有盘算吗?”
“我打算自己上。”阮柔回。
闻言,刘一帆蹙眉,有些不赞同,“太危险了。”
都说古代民心淳朴,可这话在刘一帆看来,颇有些以偏概全,任何时候都有好人和坏人,好人再多,只要遇到一个坏人,一条命也不够折腾的,尤其阮柔一个女子,外出收粮必定要带着钱,指不定在歹人眼中,就跟小儿抱金砖一样惹人眼。
“可我既然立了女户,以后还多的是在外行走的时候,总不能因为害怕位置的危险,就永远龟缩不出吧。”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彼此互相说服不了对方,阮柔也不是轻易妥协的人,这个问题只得暂且搁置。
“还有,粮食的买价卖价,得先定个章程,其中还有粮食贮存、铺面支出,人员成本,以及未知的风险,都得提前考虑好。”虽说不图赚多少钱,可做生意总不能朝着亏本去吧。
阮柔点头,“我过几日就摸排一下镇上粮铺和杂货铺的价钱,再去周边几个村子打听一下粮食的收购价,之后再算一笔账,肯定不会亏的。”
这些后面都可以慢慢盘算,刘一帆便没有再说什么。
还有些其他的小问题,等两人商议完,时辰已经到了半下去,又是该回村的时候,阮柔收敛了计划书,打算拿回去给阮母看看,毕竟家里的钱都在阮母那儿,总得强有力地说服她才好继续下一步。
临走时,刘一帆起身相送,为了不引人注意,阮柔如今都是从后门走,两人一个门内一个门外,刘一帆却忽然拽住她的袖子,“惠娘,你且等等,我给你寻一个厉害些的护卫来,你再外出也安全几分。”
阮柔不料他还惦记着,心中有些感动,自然连连答应,“好,麻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