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966)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之前她们都是从后门进,如今既然打算开张,就干脆直接从正门进,从外表看,粮铺整个都是灰扑扑的模样,毕竟建筑有些年头了,倒是因为维护得好,墙体表面都是干净整洁的,没有过多的杂草浮尘。

原先的屋主已经搬走,此时铺子内只余下些许柜子桌椅。

宋氏欢喜,“正好,这下面有柜子可以放粮食,上面摆些样品。”

阮母一看,还真是,几人遂当即从后院找了木盆抹布开始打扫,直将整个铺子上至柜子、下至地面都清洁得锃光瓦亮。

阮柔放下手中的抹布,巡视一圈,十分满意,“很好,柜子晾上半日,等下午可以先把后院的粮食搬出来些。”

铺面暂时算打扫结束,四人又来到了铺子的前方,恰好处于拐角的铺子可能需要一面比较亮眼的旗帜,阮柔想着想着,突然反应过来,自家粮铺还没起好名字呢,明天可就要开张了。

还真不巧,在场四个家伙,没一个人记得这件事,阮柔一提,阮母、宋氏和金小妹又急又兴奋,齐齐看向阮柔,“惠娘,你赶紧取个名字。”

阮柔只得露出一个乖巧无辜的笑,试探问,“要不,就叫阮氏粮铺?”

阮母有些不满意,可也想不出更好的来,阮氏粮铺起码简单易记,带有非常明显的阮家特色,便只得不情不愿同意了。

临时做匾额是来不及了,好在铺子里有一张小木板是用来在门口贴些简单的告示或者说广告的,如今正好物尽其用,阮柔在上面写上“阮氏粮铺”四个大字,放在铺子左侧方,又在下面用小字写了店内售卖粮食的价格,担心有人不认得字,还特意配上了十分简笔画的图片。

做完一切,阮柔稍微走得远些看了看,确认没什么问题,只要有人上门就能认出这是一家粮铺后,颇为满意地收工。

忙碌间,一个上午过去,很快到了午饭的时间,后院还没条件开会,阮柔便建议去镇上的小饭馆吃一顿,阮母没有拒绝。

镇上总共有三家正经吃饭的地方,一间名为福满楼的酒楼,听说在省城各个地方开的,味道好,价格自然也极贵,还有一家是镇上本地人开的两层小酒楼,味道比不上前者,价格也友好很多。

阮柔一行两家都没选择,无他,于阮家而言消费水平都太高,她选择的是剩下一间小饭馆,夫妻店,只做些简单的小菜饭食,物美价廉,是想要外出打个牙祭、又不至于耗费大笔银钱的不二选择。

至于其他的,还有些诸如包子铺、馄饨铺、面馆等等,多是做早上的生意,中午也开,但不适合阮家正经吃饭的要求。

小饭馆人不多,店主夫妻俩一个在后面灶房热火朝天地翻炒着两口大锅,一个在前面热情招揽客人,收拾餐桌兼带上菜,显得很是繁忙。

四个人,阮柔干脆点了五菜一汤,拢共花了不到六十文,在镇上颇为便宜的价格,在宋氏看来其实还有些浪费,她在阮家惯常做饭,一眼看出这一顿饭店家起码能挣一半的钱,但她看着开心的另外三人,心中有数,没破坏此时欢快的氛围。

事实上,这顿饭也没白吃,好饭菜下肚,等到下午收拾后院的时候,明显几人更有劲儿了。

后院除去一口井外带十几平米的露天过道外,还有四五间小房间,其中一间已被她当做了暂时的粮仓,一间做厨房,还有三间,阮柔跟阮母商量过后改成供人居住的屋子。

一日结束,前铺连带后院都收拾齐整,四人圆满完成任务,乘着夕阳,坐上牛车踏上归途。

第521章 第二天,阮氏粮铺在悄无声息中正式开张,既没有放鞭炮烟花,更没有……

第二天,阮氏粮铺在悄无声息中正式开张,既没有放鞭炮烟花,更没有请舞龙舞狮队,就连相邻铺子有的都在视线不经历掠过时,方才恍然,哎怎么隔壁的铺子开张了。

总之,阮柔端坐在铺子柜面前,阮母和宋氏在后院,金小妹紧张兮兮一会在铺子里巡视,生怕哪里多落了一粒灰,一会又悄悄探头朝外张望,期待第一位客人的光临。

结果嘛,客人当然没等来,倒是等来了刘一帆主仆二人。

“你怎么来了?”阮柔问。

“第一天开张,我来捧个场。”说话间,刘一帆大概瞥了一眼铺子里摆放出来的粮食,肉眼可见的,种类少、数量少,质量也一般,起码比他从省城特意带过来的碧梗米要差很多。

但他什么都没有说,而是朝着一旁跟着的顾华吩咐,“每样粮食装上一斤吧,不用太多。”不是买不起,而是他都买了,铺子就没东西卖了。

顾华早前就知道自家少爷今儿是来做什么的,当下动作利索,取出随身带来的布袋子,果真每样粮食取了一小把,将将一斤,照着价格付了钱。

收钱的时候,金小妹还有点紧张,一来是从来没经手过这么多铜板,担心收错钱给阮家带来损失,二来,碍于双方的关系,她悄悄抬眼看向自家小姐,见对方肯定地朝自己点头,这才敢收钱。

其实拢共也就八斤粮食,精米粗粮杂粮都有,加起来才不过三十二文,着实算不得什么,就如刘一帆说的,就当开门红了。

第一笔生意开张,阮柔的心情不错,索性店内没客人,干脆直接带人去了后院,阮母此刻正带着刘一帆挑拣粮食,收来的粮食多且杂,尤其其中还有不少夹杂着小颗粒的石子沙尘,可能是收拾的人不精心,也可能就是故意混进去的,但只要不过分,阮柔收粮的时候都没跟人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