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975)
菊花降火,正配老爷,金妈妈心内暗笑,面上带着一丝浓浓的忧愁,去灶房吩咐。
等刘一帆的信到来,局势却又是一变。
第528章 且说小镇这边,阮柔回去跟阮母一说,阮母自然十分欢喜,虽说自从去……
且说小镇这边,阮柔回去跟阮母一说,阮母自然十分欢喜,虽说自从去衙门把手续办了之后,她的心就安定下来,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期盼和稳定感,但消息没有对外透露之前,她有总有一种秘而不宣、发财后不能衣锦还乡的憋闷感,
闻言,她立即拽着女儿的衣袖问道,“他真的愿意后日就去,那咱们东西可得准备起来,还有不少手续要办呢,就是不知族里那边会不会故意刁难。”
阮柔冷哼一声,“如今可不是我们怕他们的时候了。”
阮母便又露出喜滋滋的笑容来,“你说的也是,一帆的家世那般好,还是个读书人,以后肯定有出息,说不得咱家能比你爹在世时还风光呢。”
阮柔默默回忆了一下,似乎阮父在的时候,阮家也没有多风光,相反,因为阮父是一个实在性子,对上同宗同族的族人和族老们时也时长退让为主,并不敢直接得罪,兼之古代宗族男人的一些固有观念,虽然没有选择过继族人到膝下,却也没有直接确定让原主选择入女户,否则也不会在其猝然离世后给阮家母女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
而今换成了刘一帆,他可不是个好性子,别看表面甚是温和,若真得罪了他,且有的麻烦呢。
阮夫如今已经不在,探讨过去的对错毫无意义,故而阮柔也没顶嘴的心,只默默转移了话题问道,“娘,你知道都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吗,咱们赶紧去置办,后天一早可就得回村里了。”
阮母开始沉思,她活了几十年,还真没有亲眼见过谁家入赘的流程和手续,连带要置办什么节礼、操办什么手续俱不清楚,好在略听说过一些,如今仔细思索应该能回忆个两三分来,毕竟入赘之事不常见,但凡有一例便流传得尤其广,至于更多,倒也不必完全一样,毕竟在乡下,就连正经成婚礼也会因各家条件、银钱多寡而有所取舍,并不完全一致。
迎上女儿殷切期待的小眼神,阮母顿时打了包票,“这事就交给我,你且忙你的,我跟你宋姨马上出门。”
阮柔见此,顿时放松,“娘,那你身上有钱吗,我这儿还有几十两,应当够用了。”
为了买铺子,阮家存银被她花去不少,如今铺子刚走上正轨,等回本且还有一段时日。
阮母挥挥手,“我手头还有,用不着你的,你不用多管。”阮母说的还有,其实是她的私房钱,不多,也就是二三十两,在乡下置办一份合格的宴席绝对足够,总归她也不会大鱼大肉伺候那些族人。
阮母说完,不等女儿再问,急匆匆几步找到宋氏,两人凑在一起小声议论,煞是有模有样,阮柔便放下心来。
事情交给了阮母,阮柔还有自己的事要做,既是准备回村办入赘的流程,不拘是同族宗族、入宗祠,乃至喜宴请吃饭,桩桩件件都涉及到人,尤其还是有可能产生矛盾的事,她此时计划起来,更是小心翼翼,力求准备齐全。
首先,几个护卫是必须要带回去的,她这边的孙秋香,刘一帆那边两人,主要是以防阮氏族人狗急跳墙,真做出什么谋财害命的事来,毕竟阮佳少说有个千两银的身家,若届时没有个外人围观作证,母女俩恐怕死都白死。
二来,则是要请的人,阮氏族人是必须要请的,阮母的娘家那边她还在犹豫,断了许多年不走动的亲戚,本身也不是什么好人,她就不想重新车上关系,暂且不算,再就是一些以往走得近的村人,诸如金小妹她家,以及一些同村的佃农,加起来人肯定不少。
第三,就是婚宴的菜品、喜封,入宗祠的贡品之类的,暂且交由阮母那边准备,若有不齐全的,她再行添置。
一个决定,阮柔、阮母和刘一帆那边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顿时所有人都忙碌起来。
一天半的时间匆匆而过,时间来到第三天的清晨,几乎是天边刚露出一丝日光,睡在床上的阮柔就被叫起,“惠娘,快点起来,今日可有不少正事要办。”
阮柔只得睡眼惺忪地爬起来,简单洗漱过后,四人连带牛车拉着满满一车的东西往回赶,出发的时候天刚蒙蒙亮,等到村子已完全露出的曙光。
下田劳作的人们向来起早贪黑,此时已经能瞧见不少人在田地间穿梭忙活,也有老人孩子聚在村口,或摘菜、或做些针线活的,瞧见阮柔一行回来都有些纳罕。
便由那熟悉的妇人抬高声音问,“阮木匠家的,你们怎么大包小包回来了,可是镇上的生意不好过?”
也有人在一旁小声嘀咕,“别不是在镇上赚大钱了吧。”
那妇人本只是随口一说,此时被反驳,顿时不服起来,“你以为镇上的日子有那么好过,我娘家嫂子大舅家的外甥女就嫁到了镇上,本以为是高嫁,谁料还不如地里刨食呢,连口新鲜的菜都贪。”
一群人各有各的想法,叽叽喳喳的议论争吵犹如响在耳边,阮母一瞬间蹙紧了眉,微露出些不悦来,说起来,从嫁至阮家头几年外,往后十几年的时间,各种非议指责的话她不知听了多少,之前也明明习惯,在镇上清静几日再听,怎么想怎么不高兴。
阮柔见状,同样故意放大声音,一副喜滋滋的模样道,“婶子,我娘帮我找到入赘的女婿了,正高兴呢,你可别说丧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