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奶奶。”秦家栋也学着姐姐的话。不过,“和弟弟一样壮吗?”
顿时,秦母笑了:“对,和弟弟一样壮。”不过,她并没有和孩子们说不用谢,在她看来,这是一种礼貌,而不是疏远客气。
和谐的晚饭结束后,秦瞬被秦父叫去了书房谈事情,而秦母和张晚娘则带着孩子活动了一下,就给他们洗澡了。
秦母带着秦文静洗澡的时候,就问起了秦他们在县城那边的事情:“文静,你们之前一直住在你们外婆家那边,奶奶没陪在你们身边,对你们也不了解,你愿意和奶奶说说你们那边的事情吗?奶奶想了解文静和家栋。
比如文静和家栋平时最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或者你们吃过什么东西之类的。”
秦母问的很有水平,在秦文静这个小姑娘听来,奶奶是关心他们,她当然高兴了。一开始她说的还挺小心的,但
后来渐渐地打开了话匣子,就对秦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起来。
而秦母也顺利的了解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包括李月兰平时是怎么对他们的,他们在县城是过的什么样的日子。
等孩子们都洗好澡,秦瞬和秦父的谈话还没结束,秦文静带着弟弟回他们的房间睡觉了。秦母跟上去看了一下,见秦文静带弟弟很熟练,她也放心回了自己的房间。
房间里,冬冬拿着爸爸的照片睡着了。
秦母把秦瞻的照片从冬冬的手里拿了出来,放到一边,她没有睡,而是等着秦父回来。她回想洗澡时从孙女口中听到的事情,心里是一肚子的火。
孙子孙女吃穿不好也就算了,可他们到了上学的年级了,竟然还没有上学。秦瞬一个大人了是死的吗?就是平时再忙,这些事情难道都不知道吗?
越是想,秦母的火气就越大,等到秦父回来,她那些再也藏不住的火就朝着秦父发了。
秦父也没有想到秦瞬竟然这么不靠谱,于是第二天就给公安局那边打了招呼,给秦瞬指派最累最辛苦的活。
而忙的找不着北的秦瞬还不知道原因。
现在虽然是十月份了,但第一学期才开学不久,于是秦母请了一天的假,把秦文静和秦家栋塞进了学校里。秦文静是机关子弟小学,而秦家栋则是大院的育儿所,也叫托儿所或者幼儿园。
育儿所的孩子需要满三周岁才能进去,才两周岁的冬冬还没有这个资格,这让冬冬羡慕坏了,他每天骑着儿童三轮车把秦家栋送到育儿所门口,并在饭点的时候去接秦家栋回来。这让秦家栋成了育儿所的小朋友羡慕的对象,大家都羡慕他有一个好弟弟。
在众人的羡慕中,冬冬终于满三周岁了,可以和哥哥一起去育儿所了。
1963年,XXX部队。
“秦副团,电话,您母亲打来的。”门口守卫气喘吁吁的跑到训练场地。
第22章 冬冬的大招(三合一)……
“我妈?”秦瞻那汗水淋漓的脸上出现片刻的意外,英挺的五官难得生动了起来。他从小到大性格比较沉闷,按照他妈的说法,他的性格像早逝大舅。
他大舅早在建国前就去世了,为了给前线送物资,死在了敌人的战火中。外祖父家虽然心情沉痛,但是虽死犹荣。
杨家虽然是书香门第之家,但资产非常的雄厚。古代有句话叫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杨家就是古代的世家盘踞下来的。
其实这样盘踞下来的世家很多。那些世家的嫡系一脉可能在战火纷飞中消失了,但并不怎么引人注目的旁支却早早收起了锋芒,一代一代的生存了下来。
可他们虽然是旁支,放到现在,那也是一般人家无法想象的。
不过杨家的资产在那几年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他外祖父曾凭一己之力养活了一个军队,他爸爸和他妈妈也是因此结缘的。
他爸经常说,他妈是巾帼不让须眉。当年她一身劲装带着物资来到他们的军队,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而他是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讨得他妈的芳心的。
关于他爸的追妻史并不是秦瞻爱听的,而是小时候他爸逼他听的。他爸先是给大哥说,再是给二哥说,然后又给大姐说,最后他们一听他爸提起这个就跑,留下年纪小的他短腿跑不快,就被他爸逼着听了。
只是,他妈从来没有主动打电话给他过,这次怎么?
今天是两个队的比赛,秦瞻作为评委来参加的,但他妈竟然打电话过来了,肯定有急事,秦瞻对一边的副团打了招呼,说了一下情况,就离开了。
另一边
秦母看了一下手表,过去十分钟了,她和守卫约过,过十分钟再打电话过去。其实她最开始打的是秦瞻的办公室电话,但办公室电话没人接,她才打了保卫室的电话,还以为儿子出任务去了。
秦母拨了电话过去,那边很快就接了:“喂,我是秦瞻。”
听到是儿子熟悉的声音,秦母道开口:“是我,瞻瞻,你什么时候回来一趟?你上次回来已经是三年前了,这三年没回来过,你的假期应该能批吧?”
秦母虽然不是这个体系的,但是家里男人儿子都是军部的,她对军部可是比一般的家属要了解一下。
秦瞻想到自己上一次回首都还是送季家人过去,距离现在已经整整三年了。一时之间心生愧疚。“嗯,可以批。冬冬这些年还好吗?”
“你还记得你有个儿子啊?”秦母没好气的反问。
秦瞻:“……”当初收养季冬是迫不得已,季家那样的情况,他是有责任的。只是后来他回了部队,除了每个月会寄两罐奶粉回去,好像也渐渐把季冬的责任转交给了他妈。“是我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