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害死全家,重生归来棒杀她(52)
人家女儿还没娶到手,准岳父的话,那不得比圣旨都要管用。
去不成,不去也不成。
陈七都替自家世子爷头疼了。
谢归墨揉了好一会儿眉心,不知想到什么,然后就起了身。
屋内,沈棠在窗户旁站了好一会儿,确定陈山不在,这才转身坐下。
银杏给沈棠倒茶,说起她去端王府给柔嘉郡主送药方的事,“柔嘉郡主很高兴,让奴婢代她向姑娘道谢,还赏了奴婢几粒银瓜子。”
沈棠让银杏去送药方,就是为了带秋桐去姜家,一切都如她所料的那般,老夫人罚了二太太,把秋桐叫去问话。
内屋,老夫人跪在地上诵经祈福,秋桐没敢上前打扰,等王妈妈将老夫人扶起来,秋桐才上前。
老夫人问道,“补品到底怎么回事?”
沈绥把补品带给老夫人,但并没有多说话,只说了一句,“母亲让人准备这样的补品让棠儿带去姜家,是要将儿子置于何地?”
沈绥知道是二太太擅自揣测老夫人的用意做的安排,只是他是大伯,不好越过老夫人和二老爷直接处置二太太,只能把这事交给老夫人处置了。
沈绥满面怒容的说完这句话就走了。
老夫人把东西拆开,就知道二太太给姜家准备的补品有多差了,这是二太太第二次连累老夫人挨沈绥的数落了,上回训斥没长记性,老夫人一气之下就把二太太罚去跪佛堂了。
但具体怎么回事,老夫人并不清楚,怕沈绥误会她训斥沈棠不该告状,知道今天跟沈棠出府的是秋桐,就直接找秋桐问话了。
秋桐回道,“二姑娘带奴婢去姜家,可能是不放心,就让奴婢把二太太准备的补品打开看了一眼,气的当时就调头回府,准备找老夫人您告状。
怕惹老夫人您生气,不让她去姜家,就去找侯爷借了一百两,去珍宝阁重新买了这几样补品,二太太给准备的这些补品,二姑娘气的扔给了珍宝阁外的乞丐婆子,没想到侯爷见二姑娘情绪低落,派人跟去看看,又把这些补品给捡了回来……”
老夫人皱眉,“二姑娘没和侯爷告状?”
就二太太背地里耍的手段,沈棠告状也很正常,但老夫人诧异的是沈棠竟然没有。
秋桐摇头,“没有,侯爷要给二姑娘一千两,二姑娘都没要,在姜家也只说这些补品是老夫人您让带去的。”
老夫人没想到沈棠小小年纪竟有这份忍耐,和沈棠一比,二太太做的事就太上不得台面了。
“去佛堂传话,让二太太抄够三百篇家规,一篇都不能少。”
第45章
喜好
秋桐回禀了老夫人后,就回清漪苑了。
屋内,沈棠在喝茶,氤氲茶气遮掩下,也能看得出来她有些心不在焉,连银杏和她说话都没听见。
银杏喊了两声,沈棠才回过神来,看向秋桐。
秋桐走上前,不等沈棠询问,她先道,“老夫人找奴婢去是问二太太准备的让姑娘带去姜家礼品的事,奴婢就如实告诉老夫人了,老夫人很生气,罚二太太抄三百篇家规。”
这些事没什么不能告诉老夫人的,沈棠担心的是,“那其他事……”
秋桐噗通跪下道,“姑娘放心,奴婢知道做下人的最忌讳一仆二主,老夫人既然将奴婢给了姑娘,以后奴婢就只有姑娘一个主子。”
二姑娘不是没分寸的人,何况这事侯爷已经知道了,并不需要老夫人跟着操心。
沈棠没想到秋桐会跪下,忙将茶盏放下,扶秋桐起来,“以后你和银杏,还有周妈妈就是我身边最信任的人了。”
佛堂。
二太太坐在那里喝茶。
老夫人罚她来佛堂跪着反省,二太太人是来了,但她不会跪,更不会跪着反省。
她掌中馈十几年,侯府内外院没人敢不给她面子,去和老夫人告状。
即便知道老夫人派红袖来,二太太也不打算装一下样子。
那端茶轻啜的样子,不像是来反省的,倒更像是来躲清净的。
红袖也确实不敢对二太太不敬,当没看见似的上前行礼,二太太掀开眼皮看向红袖,眸光却落在跟在红袖身后丫鬟手里端着的笔墨纸砚上。
二太太眉头皱紧,“这是……?”
红袖道,“这是老夫人命奴婢送来的,让二太太您在佛堂抄家规三百篇,什么时候抄好什么时候回去。”
几乎是瞬间,二太太脸色就铁青了。
红袖传完话,福身告退,丫鬟将笔墨纸砚放下,跟出去。
两人前脚出门,后脚砸茶盏的声音就传来了,两丫鬟头也不回的赶紧走了。
二太太气的嘴皮都哆嗦,老夫人让她来佛堂反省,她以为最多待个两三天就能回去,就当换个地方住了,结果罚她来佛堂还不够,还要她抄家规,三百篇家规就是没日没夜的抄也要五六日!
姜家照看不周,弄丢了他们平远侯府世子,让侯爷膝下无子,老夫人不是最厌恶姜家的吗,她膈应姜家,不正中老夫人下怀吗?!
二太太云袖下指甲掐进肉里,后槽牙都快咬松动了。
她当真是小瞧二姑娘了!
竟然对她防备心这么重,不放心她准备的带去姜家的补品,会打开看。
不!
不止是打开看,而是翻开看!
那些补品看上去没有半点问题,哪怕不放心打开看一眼也能蒙混过去,送给姜家,姜家心底膈应,也不敢让沈棠知道。
可千算万算没想到沈棠会防备她,还捅给侯爷知道,逼得老夫人不得不严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