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她碾压全场[快穿](85)
当然,这个不能给她们说。
她又不想当个算命仙人。
“不需要多精通,但是多了解一点没有坏处。我给你们的那些书,你们彼此交换看过吗?余师傅能教你们的也不只是武艺,机会我提供给你们,想学多少、能学多少,最终却需要你们自己去把握。”
连枝三人热泪盈眶。
她们都不是那种缺乏行动力的性格,明珠已经说得这样清楚,她们如果再无动于衷,连她们自己都无法释怀。
三人出去后,明珠想起另外一件事。
提笔给监察院陈大夫和大理寺卿各写了一封信。
她说的要找大理寺卿好好聊聊,自然不是口头上吓唬陆寻的。
她记得大理寺卿与陆家不和许久,她将陆家把柄送到他手上,该怎么用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就算他们选择利益交换、私下和解,明珠也不会因此困扰。
陈大夫性情最是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沙。明珠还记得有段时间,陈大夫追在原主屁股后面将原主从头到脚参了一遍,即使皇帝暗示他适可而止了,他也不肯停止,还因此被罚了俸禄。当然,被罚俸禄当日,陈大夫就上奏折痛斥皇帝溺子如杀子。
连皇帝够敢骂,何况一个大理寺丞!
陆寻昨天无故外出,至少一个玩忽职守的罪名跑不了。
如果大理寺卿选择用这个把柄来和陆家进行利益交换,相信刚正不阿的陈大夫会让他们长个记性的。
作为被皇帝放在心尖上的公主,其实明珠跑去皇帝面前哭闹一遭,效果更好。
不过那是公主的做法,依赖的是上位者的宠爱。
她既然想参与皇位争夺,就得用朝堂上的方法,哪怕要迂回费力些。
明珠想着那些有的没的,下笔却迅疾,一点犹豫都没有。
很快,两封书信便写好了。
明珠吹干纸上的墨迹,装入信封。
她忍不住摇摇头,如果她朝中有自己的势力,参一个犯了错的小官,哪里用得着这么拐弯抹角。
唉,还是手里太缺人了!
连参一个八品小官还得自己亲自来!
第53章
明珠求贤若渴,忍不住再次惦记起自己看
上的好苗子,琢磨着怎么才能把人搞到手。
预备打工役中,资质最优秀的当然是原主在上书房的那些同窗,要才能有才能、要世故也知世故,关键是他们年纪小,尚未经历过官场压榨,还怀着济世救民的热忱。
——简单来说,就是好骗啊!
明珠有意和他们拉进关系,经过她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地升级成为了……能和容蕴华交换信件的笔友。
明珠幽幽叹气。
其实这不能怪她进度缓慢。
容蕴华几人早就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小团体,如果她冒冒失失插入进去,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只能选择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道阻且难啊!
就算明珠成功和他们打成一片,也不代表就能将他们收为己用。
非皇子公主、却能去上书房开蒙的孩子,全京城也不过寥寥数人,是大雍最显赫顶尖的一批人。
他们出身显赫享尽富贵,自然也要担起兴盛家族的义务。
押宝下一任皇帝事关重大,他们的选择往往代表整个家族,而不是自己的意愿。
而明珠不用想也知道,那些世家大族只要不是脑子坏了,怎么会放弃皇子,选择站队一个公主?
难啊……
未来的爱卿虽好,但是还需要从长计议。
而眼下缺人的燃眉之急也必须及时解决。
明珠退而求其次,抽出另外一张干净宣纸铺开,雪白纸张上写下几个名字。
都是些成分相对“干净”的。
没有家世依靠,自己苦读、科考出身,入朝后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依附上世家权贵,最终沦为官场边缘人。
每年都会有大量这样的官员向各大世家权贵投行卷,希望依附他们换取庇佑。
行卷犹如过江之鲫,可是成功者却寥寥,但极低的成功率不足以抵挡不住寂寂无名的小官员们飞蛾扑火的热情。
不过以往这样的事,是轮不到福宁公主的。
读书人总是在某些不重要的方面,讲究一些莫名的矜持。原主之前的名声不好,即使是寻求权贵庇佑的官员,大多人也还是讲究人,对于福宁公主的态度是能避则避。
关键的是,原主脑子里根本没培养党羽这根弦。
前几年有初出茅庐的小官将行卷递到了福宁公主府,原主看都没看就让人丢在一边,至今仍在不知道哪个库房角落积灰。
这样一来,即使是那些不嫌弃原主名声不佳的文人,也不往公主府浪费时间了。
不过或许是那日春日宴上,明珠的表现给了他们信心。
最近一个月,明珠陆陆续续收到十几份行卷。
她自然不可能一股脑全答应,让人暗地里观察了一段时间,挑出了几个品行能力都还过得去的,就是她写在纸上的那几个名字。
还能怎么办?
将就先用着吧。
“素鸦,叫钟管家过来书房一趟。”
已逝的皇后出身大将军府,钟管家原是大将军府的管家。后来将军府男丁先后战死,将军府落败之后,钟管家就带着将军府剩下的十几个老弱裨将,来给将军府最后的血脉——福宁公主看家护院了。
原主和几个侍女都是一般年纪,刚出宫建府那会儿没有经验,手忙脚乱,多亏有钟管家救急,接手过去了一段时间。
只是他年纪和原主的外祖父差不多大,原主不愿意他过度操劳,连枝能独当一面之后,公主府里里外外的事还是连枝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