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不管是进还是出,必定要经过码头装卸,不管是谁,怎么操作,最后都要落进码头,落到一船一船的货物上。再说,从下往上,也比从上往下更为稳妥。”黄显周想了想道。
“嗯,那就照你所想,我给你个机会,你去试试吧。”顾砚站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吩咐,“送他回去。”
………………………………
第二天傍晚,李银珠又到了采莲巷。
李银珠还是昨天的一身衣裳,空着手,跟来的还是昨天那个婆子,婆子两只手里各提了一只提盒,送进了院子,就垂手退出,先回去了。
李小囡伸头过去,仔细看李银珠的气色。
“我没事,又不是没挨过大阿姐的教训。”李银珠还是有几分垂头丧气。
“大阿姐是为了你好。”李小囡一脸笑。
“我知道,你也是为了我好。”李银珠在李小囡后背上狠拍了两巴掌。
“三姐儿这回得在家吃饭了吧?”梅姐问了句。
“这回就这些,照着他们洪家的规矩,一根线都没多拿。”李银珠点着两只提盒。
“是你们洪家。”梅姐纠正了句。
“好!我们洪家!”李银珠唉了一声。
“梅姐多炒几个菜,杀只鸡!”李小囡愉快的吩咐。
“大阿姐嘱咐过,母鸡都留着下蛋,不能杀,小鸡太小,过两个月再吃。多炒个鸡蛋吧。”梅姐驳回了李小囡的建议。
“明天你过来,我给你杀鸡吃,中午就我一个人吃饭,你二哥不在家吃。”李银珠和李小囡嘀咕道。
“我明天中午有事儿,生意上的事儿,回头再跟你讲。哥哥回来了!”最后一句,李小囡声音扬起来。
“三阿姐回来啦。”李学栋仔细看了看李银珠,长长舒了口气,“你看起来还好。
“洪二哥跟我抱怨了一整天,说你昨天回去哭了半宿,说大阿姐太过份了,还说要过来找大阿姐讲讲理,放学的时候我让他过来,他又说没空。”
“我没哭半宿,你别听他瞎讲。他回家了?”李银珠问道。
“他说去二翁翁家,说你今天要过来,肯定不会早回去了。”李学栋说着,伸头到处看。
“就俩提盒。”李小囡示意李学栋。
“昨天是太多了。”李学栋一句话没说完,迎着李银珠斜横过去的目光,急忙陪笑道:“我去看看梅姐做什么好吃的。”
“你生意做起来了?”李银珠看着李学栋出了门,立刻抓着李小囡问道。
“嘘!回头再说,大阿姐回来了!”李小囡刚要开口,就看到李金珠和李玉珠一前一后进了院门,急忙住嘴。
第122章 石滚的抱怨
自从去年睿亲王府世子爷住进城外王府别业,平江府刘府尹这颗心就高高吊在了嗓子眼。
他中举后就到京城候考,到中了进士再到外放,在京城住了十三四年,对这位世子爷的作派不说一清二楚,至少知道个八八九九。
他半点没敢指望过能得这位世子爷的青眼,只求着别出事,那就是上上签菩萨保佑。
世子爷一住小半年,安安稳稳清清静静,等到世子爷回去京城再回来,刘府尹这心放下又提起,这一回也就是微微提起,和平时差不多安定从容了。
唉,没想到,这祸事还是没能避过去!
刘府尹灰着张脸,愁眉苦脸,背着手,直奔心腹幕僚曹先生那间小屋。
“东翁怎么来了?”曹先生正在回复公文,见刘府尹掀帘进来,急忙放下笔。
“出事儿了!”刘府尹坐到曹先生对面,一声长叹。
“出什么事儿了?”曹先生吓了一跳。
“刚刚,石滚过来了。”刘府尹压着声音。
曹先生眼睛瞪大了。
是那位世子爷的事!这可真是出事儿了,好在,府尊没说出大事儿了,出事儿,和出大事儿,大不一样!
“说了什么?”曹先生伸头往前,一脸紧张。
“抱怨!说是回回经过昆山县,都惹一肚子闲气,说路不平,说看什么没什么,想看看蚕桑,连蚕都是个黑点儿。”
曹先生猛咳了一声。
这会儿正是孵蚕的时候,那蚕,可不就是一个个的黑点儿!
“说教化不到,民风不好,说了一刻多钟,全是昆山县的不好,连片树叶儿都不好,不够绿!”刘府尹说到不够绿,曲指在桌子上用力敲了两下。
“专程过来抱怨的?”曹先生屏气问道。
“说是顺路,可这个顺路,嘿,他有什么事,能顺到咱们这府衙?”
“那,石滚石爷这是自己个儿过来抱怨,还是领了吩咐?”曹先生接着问了句。
“他没说,唉,要是自己个儿过来,他敢这么抱怨,那肯定是听他家世子爷抱怨的更多,过来这一趟,递个话,把惹他家世子爷不高兴的人啊事啊东西啊,挪走搬开,一来讨好了他们世子爷,二来,他们世子爷高兴了,他这差使也就好当了不是。”
刘府尹没敢想石滚过来抱怨,是给他透话,他跟石滚没那份交情。
“东翁这话极是!”曹先生捋着胡须表示赞同。
“要是领了吩咐……”刘府尹看着曹先生,后面的话没说下去。
“石爷要是领了吩咐来的,那他这一趟,就不是来抱怨,而是来吩咐了!”曹先生一脸惊悚。
“可不是!”刘府尹猛一拍桌子。
“昆山县怎么惹着世子爷了?黄县令多和气的人,又周到,也能变通,因为那个小妮儿?那小妮儿家是昆山县的,可那小妮儿早就住到平江城了。”曹先生拧着眉,困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