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贵族学院的万人嫌(121)
都是过来人,知道没什么学生喜欢听台上的人长篇大论,尽力缩减讲话的篇幅。
撇开了祝福诺伊斯越来越好的客套话,里面还是有些干货,可惜囿于时间限制没有展开,南序埋头在脑子里默记,打算回去了自己搜索把知识点拓展开。
截至目前为止,台上的人已经换过了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建筑师、银行家等等。
诺伊斯为了这次校庆在物上支出了高昂的费用,在人上却没有花费太多的钱。
知名校友实在是太多了。
联邦各行各业总有那么几位杰出人才毕业于诺伊斯,在母校的邀请下,通常会给母校一个薄面,义务帮忙。
凡是大事,必有记录。
现在掌镜记录庆典仪式的就是从诺伊斯走出来,刚获得最佳导演奖的一位新锐导演。
又不是真的在拍电影,比较难有炫技的空间。
导演勤勤恳恳、敬职敬责拍摄着此刻演说席上在致辞前自我介绍叫做齐昀的先生。
一个学校出来的,对方又经常刷脸,导演知道这位是当年走出诺伊斯的特招生代表,联邦目前炙手可热的政客之一。
拍了一会儿,他作为艺术家职业病犯了,由于对政客过敏,令他的心痒痒、手也痒痒。
所有人透过中央巨型清晰的大屏发现镜头不动声色移转了,直视着远方海域上全球闻名的灯塔。
青天白日,苍白肃穆的塔台停止闪烁,一只鹰从塔尖俯冲,羽翼划走太阳锋锐的金光,从浩渺无光的海经向拥有白昼的陆地,在庆典的好天气里遥遥成为一个金色的小点。
漫溢的光线游弋在镜头里,微小的尘埃粒子在空中飘荡,摇摇晃晃落在一片黑压压的人群之上,落在人群中某位同学鸦青色的头发、眼睫上。
千人的礼会,百英寸的大屏,万籁俱寂,默默注视着那位没有察觉的同学。
白衬衫,干净轮廓,蓝色天空,十七岁的少年抬眼回望了镜头。
风一吹,黑发像远处振翅纷飞的鸽群,意气风发。
已经结束讲话的议员回到底下讲台见到大屏,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后半程讲话无人问津。
“这个同学是谁?”他询问身旁诺伊斯的老师。
老师准确说出了名字:“南序。”
“噢。”议员长长“噢”了一声,带着恍然大悟、原来是他的感觉。
旁边的老师听出了对方语气里的熟悉意味,稀奇道:“你也知道他?你都不来学校上课,天天给学生上网课,怎么知道的?”
因为南序才回过他通篇批注的标红文件,留言“谢谢老师”。
诺伊斯知名水课教师齐老师无视了同事对他不负责任的教育工作的揶揄,陷入沉思。
从文字可以窥见一个人灵魂的形象。
南序的言辞简练,客观淡然,偶尔会透出一针见血的锋芒。
齐昀自认看人的眼光不算太差,在南序提交的进步飞快的报告中,他勾勒出南序的形象。
认真努力的好学生,且为人低调。
没想到这个学生……
他想了想,搜索着形容词。
长得这么嚣张。
第47章 成绩
“同学, 我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你天生就是吃艺术这碗饭的!”
仪式一结束, 南序就被刚才记录校庆全程、顺便拍出了人生镜头之一的导演给拦住。
这位兼任了摄影师的导演眼睛黏在了南序身上。
他的设想里, 要通过那一段长镜头的跟随,不断调整景深,从宏观的大景观过渡跳转到具体的人之上,是摄影上经常使用的叙事手法之一,事实证明也非常成功。
导演在诺伊斯上过那么久的学,对于学院的景观了如指掌, 前半段拍得丝滑无比,到了后半程有些忐忑和犹豫, 不知道最后开出来的盲盒人选会落到哪一位学生身上。
镜头好像自己有了重心和引力, 像一片雪花要飘落到南序的掌心。
导演眼睛跟狼一样亮着,蹲守在散场时大家会经过的礼堂门口, 眼睛仿佛和镜头一样会自动聚焦, 抓住了人群中的南序。
现实里亲眼见证的冲击力和屏幕上不相上下。
导演的职业病症状很强烈,在欣赏美时会套入自己的美学公式去分析、去鉴赏,乃至挑剔, 从布局、光影、色调细抠每一个小细节。结果到了南序面前, 看到南序的第一眼, 脑海里的公式扑哧哧飞走,身体留在原地, 就想着和南序多说几句话。
“不吃。”南序吝啬地回复了两个字。
导演的神经元经过长长的反射, 才醒悟过来南序是在回复他开门见山希望南序吃艺术这碗饭的邀请,他努力回想圈子里那些星探的话术,给斩钉截铁的拒绝留下了回旋的余地:“没事, 等你毕业了以后试试吧。”
南序再次摇头:“演不来。”
导演当然知道对方说的是事实。
南序个人的特质太强了,完全饰演不了其他人,就仿佛“南序只会是南序”,大家不会把他当做除了他自己以外的任何人,也想象不出来南序扮演另一个人的模样。
“南序。”
身后有沉稳的声音喊了声南序的姓名,南序闻声望去,从容地走向那人,和他擦肩而过。
导演见到把南序招呼走的齐昀,默默磨牙。
政客不愧是联邦最受人讨厌的职业排行黑榜上前几名。
咬牙切齿地目送两个人的身影消失,一回头,他发现很多同学还在注视着他,看向他的目光透露出不满,类似于一种“你怎么可以纠缠南序”的感觉,和他的目光相撞以后,傲气地抬起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