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怎么才出现(12)+番外

作者: 白北忆 阅读记录

孟霜晚腹诽:你这话说的,这还让我怎么推诿……

散会后孟霜晚刚想去找主任再糊弄糊弄,就见宿舍楼的邻居老教授,也就是她的带教教师招呼她:“小孟,你过来。”

不会再有转机了。看到这架势,孟霜晚绝望地想着。

“小孟啊,我看你本科的毕业作业就是坦桑尼亚的人口拐。卖事件,这个新闻做得很好啊,选题直指尖锐的拐。卖问题,稿子文笔犀利但又不失温情的人文关怀,而且对春秋笔法你运用自如,这样的成果哪怕是放在博士毕业作品中都可以评为优秀,这说明你的实践能力不俗。这是我当时为什么愿意做你的带教老师的原因。”

孟霜晚谦逊地弯腰:“教授您谬赞,这个作品我不过就是跟在我导背后打打杂,最后写了篇新闻稿而已,承蒙他关爱才给我报了个名字。”

“不用谦虚,你的实力我看那些论文我就知道了,10月份交的论文研究角度很好,学术上这么出色,”教授拍了拍她的肩膀,“而且我看你本科后再也没有做过实践性的项目,不想再去挑战一下精彩的实践生活吗?”

对不起我不想,我只想当个佛系的咸鱼。

孟霜晚暗忖。

没等她回答,教授接着说:“这是我们学校近三年第一次和电视台合作,代表的是我们新闻院的脸面。这个机会本来主任是要给那几个待了四五年的年轻人的,不怕别人笑话,最后是我给你争取到的这个好机会。”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她只能讪笑着接:“嗯,对,多谢教授您的厚爱。”

教授高兴地竖着大拇指:“年轻人,就该这样有闯劲。”

——

跟主任说明后,孟霜晚就接过来一大堆任务,并且一下子学校的新闻企划中心都划给她做指导老师。

主任的原话是任她差遣。

本来想跟沈乔嘉发牢骚的,邮件都写好了,不过后来因为怕掉马甲遂放弃,只能存到草稿箱。

于是她跟许尤吐槽,官一下虚升得这么高,实在不适应。

许尤听完了来龙去脉,叮嘱她现在要谨言慎行,以免那些资历高却没拿到这个香饽饽的人眼红挖坑。

孟霜晚明白。

——

第一期的预备工作很快开始。

第一次见到电视台的制片人,孟霜晚觉以为她是个风风火火干练的女强人形象。

一场会议下来,才发现外表真的会骗人,这种温婉娴淑的上司真是难得一遇。

结果一休议,这位知性妇女就走到她身边:“小孟啊,你有对象没?我有个弟弟一表人才,在研究所上班。”

孟霜晚哭笑不得:“李制片,我们这主题还没讨论出来呢。”

大家的思维很活泛,但提出的主题都比较常见。

可是第一期节目希望能够收获开门红,所以目前的选题还无法确定下来。

不过,听完李制片的话,孟霜晚灵光一闪:“我们做相亲角怎么样?”

李制片听到这个主题也不着急介绍对象了,饶有兴趣地坐下来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虽然相亲类节目有很多,但是目前市面上并没有一档录制相亲公园的节目。南榆的相亲公园一直都是全国的一道风景线,我们可以借此契机将南榆以及我们节目的话题度打开。”

导演赞赏地点头:“很新颖的想法。很多年轻人虽然对相亲排斥,但是没尝试过的人对具体的相亲内幕很感兴趣。而且相亲角的父母们挑挑拣拣这个话题本来就有热度,可以实践。”

决定好选题后,孟霜晚提出:“希望我们的节目遵循事实,不为所谓的卖点违背新闻人的底线,不恶意剪辑,不故意制造矛盾,不营销苦难。”

李制片心领神会:“我们这是要作为宣传片的,不是焦点综艺。”

——

万事俱备后,第一期节目开始录制了。

虽说是南榆闻名全国的一大特色,但平时都是路过,这还是孟霜晚第一次要进相亲角。

尽管是一些退休的大爷大妈们在站第一班岗,但周末的公园好像确实比平时热闹一些。

站在门口等待汇合的时候,她已然见识到内里的一片人声鼎沸。

没一会儿人到齐了,一路浩浩荡荡地进军。

之前导演在电视台里找了几位条件不同的单身青年,让他们身先士卒。

庞大的新鲜血液很快吸引了大爷大妈的目光,他们热情地围上来。

“小伙子你是本地人吗?在哪里工作?家里有房吗?”

“小姑娘你是本地人吗?什么学历啊?几岁了?”

孟霜晚本来在一边看热闹,欣赏几位小年轻被围在中央局促地回答着大爷大妈们查户口般的提问。

可能是她狂笑的样子太过猖狂,闪到拍摄效果不如意的李制片,李女士一下子把她推出去:“这里还有一个小姑娘。”

然后她马上被刚刚挤不进去的另一群长辈围住了。

“小姑娘你是本地户口吗?”

“啊是啊。”

就在她努力想要挤出去的时候,站在导演旁边的场记拿着一块板,上面写着:拍摄效果很好,继续回答。

她无语,想着这也算是自己的节目,只好继续周旋。

“你是什么学历啊?是海归吗?在做什么工作?”

“嗯博士,留过学,大学老师。”

“名下有几套房?”

“几套我不太记得了。”

听到这些,周围有些大爷大妈们围过来:“来来来,小姑娘加个微信吧。”

“我拉你进我们1群,这可是条件最好的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