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预备役男友(6)

作者: 东西耳 阅读记录

这些日子,他几次三番浏览相同的界面,早已将姜满可见的信息熟记于心。虽然也没什么有用信息,粉色炸毛的卡通头像,一句“我要教你热忱。”的个性签名,再没有其他了。

用他的记忆力来记这些消息,未免有些过于大材小用,但闻祈安浑然不觉。目光在那六个字上停留,渐渐地目光涣散,思绪也没有聚焦。

手指本能地再一次落在申请好友的按键上,要不要加?加了说些什么?姜满会不会同意?

边程的手机亮了,但他还在沉睡。

两条信息相继推送,闻祈安无法克制自己的窥探欲,余光瞥着界面,是姜满。

ginger:忙死啦,一直在出车。

ginger:痒说明骨头在愈合,恭喜你啦,快要好了。

ginger:再忍忍,要不先请你吃个开胃小菜?

ginger:你不是喜欢吃甜点吗,我知道一家,等我有空请你吃。

不同于前几日的生疏,短短几天,她的回应变得亲昵又自然。闻祈安终于还是没有按下按键。

边程动了,闻祈安快速收回视线,黑笔在书本上随意划拉了几下。

果然,没过一会儿他就醒了,一手揉搓着眼睛,还没彻底苏醒便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动作流畅,像是一种本能。

看到姜满的回复时,他又露出了带点傻气的笑容,眼睛快眯成了一道缝,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敲击。

闻祈安不再看他,刺眼的笑容,刺眼的内容,还有刺眼的他。

郁闷与烦躁在枯燥的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下更甚,终于等到了下课铃声,他迫不及待地走到室外,修长白皙的手指扯着黑色高领毛衣,冷风灌进毛衣,与肌肤相贴,他打了个冷战,思绪终于清明了一些。

边程杵着拐杖在人群中缓缓前移,这段时间,因为受伤的左腿,他的风头几乎快要越过了闻祈安,就连别的学院也都知道他的倒霉事迹,不过他倒是没太大意见,和谁都能聊上几句。

一次车祸,换来一次心动,谁能说他是个倒霉蛋?

“最近你在忙什么?”循着人流在教室前的走廊,他走在闻祈安的身边问他,“好几天不见你人影了。”

“你还记得我之前和你说的缪斯吗?”闻祈安答非所问。

“当然记得。”

闻祈安就是凭借他的缪斯获得国际摄影奖的。

“你找到她了?”

“嗯。”闻祈安点头,声音很轻,更像是自言自语,“但好像有些晚了,她被人捷足先登了。”

“登成功了吗?”边程还是听清楚了。

“还没,但快了。”

“那有什么关系,”边程无所谓地耸肩,“管他干嘛,这不没登成功呢么,就算成功了又能怎么样?”

“你要知道,世界上没有撬不动的墙角。”

“男小三?”闻祈安解释他的言下之意。

“不要说得这么难听嘛,”边程摆摆手,“总会有名正言顺的办法。”

“……”

“所以你最近就是在找她?”

“差不多。”

“差不多?”

“只是找到她,还没有找她。”闻祈安咬文嚼字,“我还在纠结。”

他不是一个外向善谈的人,尤其种种因素交加,更是让他踌躇不敢上前。

“我的个签,你之前对我说的,你还记得吗?”

闻祈安怔愣了一瞬,他已经不记得当初是在什么情况下对他说的话,可说的内容却清晰记忆——

“去爱吧,别担心这是善是恶!”

但愿你不会后悔,边程。

还有,对不起。

第4章

“快快快,连宇。”

8点35分,居民楼。

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呼救的患者住在六楼,姜满一手提着急救箱,一手扛着心电监护仪,根本不敢放慢脚步。心跳的速度已经接近极限,心脏像要越出喉咙一样,在胸腔剧烈收缩,她张着嘴大口呼吸,冷风灌进喉腔,刺激得原本就有些干涸的喉咙一阵瘙痒。

房门大敞着,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横倒在地,右手揪拧着前胸,眉头紧锁,面目狰狞,口唇是明显的暗紫色。

“我先做个心电图。”

话音才落下,姜满甚至来不及夹上夹子,老奶奶的情况急剧下降,她张着嘴发出又深又长的叹气样呼吸。

叹气样呼吸是无效呼吸,通常是濒死征兆,是判断心跳骤停的重要指征之一。

当机立断,扔下夹子,姜满跪地,双手交握,掌根紧贴胸骨,双臂与地面垂直,带动身体的重量用力下压。

定位准确,深度达标,速度合理,回弹充分,胸外按压的要素齐全。

大约五十分钟前,姜满手机APP上接到了新任务,75岁老人疑似心梗。

等待下班的姜满立刻踏上了救护车,救护车在老旧小区的羊肠小道内穿梭,终于抵达单元楼,这才发现比羊肠小道更为致命的是——没有电梯。

六楼,爬上去至少四分钟,心梗患者的每分每秒都不容浪费。

姜满机械重复动作,大脑运转却并不轻松。从接到任务到现在,大约有一个小时,患者急需院内专业设备、专业人员的救治。可没有电梯,意味着患者至少面临着四分钟的无法抢救期。

四分钟,听上去不多。可对于一个急救患者,尤其是心梗患者,四分钟意味着最佳抢救期,每延迟一分钟,患者的生存率就会下降百分之十。

她不能停止胸外按压,但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运到抢救车上。

除非患者现在恢复规律的心跳。

可事与愿违,心电仪器屏幕上绿色的波形丧失规则,变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

上一篇: 全能大佬她马甲多又多 下一篇: 遥望江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