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托梦教爹当富二代(66)
黎成周便打算等他入了书塾,买个好一些的,也好叫他在同窗面前不至于太跌面子。
现下有了方便面方子的五十两,就更富裕一些了。黎成周与宣蓉已经在商议,是否能去县里寻一处小院住下,也好照顾宣霖。
一家子都去县里,这五十两银子显然是不够的,可他们也还能赚钱,油坊、李同家的茶干、酱肉、方孝全家的腐竹、油条、麻团,也都有他们的一份收益。
他们一家人,总还是在一起,不离不弃。
听宣霖说他只读了一年多点,霍徵不由挑了一下眉,又问道:“三百千可都读了?”
第29章 爹你不开心啊
等宣蓉和黎成周出来说方便面已经出锅的时候,霍徵已经跟宣霖谈了好一会儿了。
——宣霖是不太想被人考学问的,他可知道自己学的不多,哪怕霍徵问的是他学过的内容。可是霍徵是贵人,他怎么好得罪?
之后,他就发现霍徵虽是问他问题,但他回答之后,却又能从霍徵的三言两语之中学到点东西。
这时他也没去想霍徵这是有意点拨或别有用意,他只是抓住了这个可以学习的机会,渐渐地谈话转变为他向霍徵问问题。
然后他就发现,几乎不论他问什么问题,霍徵都能回答。
所以当黎成周他们出来打断的时候,他很是意犹未尽。
但,贵人是来做生意的,能给他回答这么多问题,他该知足了。
霍徵眼见着他话都出口了,却又在黎成周的声音里戛然而止,恢复成了那个沉稳的小孩的模样。
就差添一句“打扰了,郎君”
而此刻的黎淮星,已经在霍徵的怀里半睁半闭着眼睛,显然哪怕有霍徵和宣霖的声音做背景音,哪怕有黎成周的声音打断,他还是抗拒不了周公的召唤。
霍徵不由一笑,这黎家的小孩子,还真有些不同寻常,不论是大的还是小的。
想了想,霍徵对宣霖道:“你虽学的不多,但学的挺扎实的,要继续用功。”
“我如你这般年纪时,读的一些书到还在家中,过些日子,我便叫人送与你。”
在这年头,笔墨纸砚都是贵的吓人,霍徵却开口送书。而且若如他所说是他的旧书,那价值就不仅仅是在书本身了。
就他跟宣霖一问一答之间,就以显露了他的学问的冰山一角。那些有着他注释的书,将会让宣霖受益匪浅。
宣霖自是渴望的。
可这跟后世送小学生练习册可不是一回事,宣霖哪怕渴望,也不好收这样贵重的礼物。
又非亲非故的。
宣霖或许以为自己掩饰的挺好,但在霍徵这样的人面前,他的心思不要太好猜。
霍徵既然是真心给,觉得宣霖是一颗不错的苗子,便不会让他接受的不安心,说道:“你若是觉得书籍珍贵,便好好珍惜。”
“亦或者,那些书便算是我借你的,你用心誊抄一份。”
“他日我的孩子到了启蒙之时,我还留着给他用。”
以霍徵的身份,哪在乎这点书籍的支出?但话说到这里,他又觉得这未必不是一份好礼物。
宣霖听他都这样说了,自是连连道谢,并保证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些书。
“好,若是日后再见,我可要考你学问的。”
宣霖虽有天赋、灵性,但就霍徵目前所见,宣霖却又不到那绝无仅有、让霍徵“见猎心喜”的地步。
所以说到这里,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或者说,这一“借书”,也是霍徵的一份考验,留待他日看结果。
方便面的做法也教完了,黎成周原以为霍徵这边要带人离开了,却见他终于将自己睡着的儿子交给宣蓉。
与他说要再商谈一样事情。
黎成周虽疑惑,但也没什么担忧,毕竟就眼下相处而言,霍徵是个极好的人。
——又或者说,霍徵要是真的想怎么着他,凭他这样的身份,根本不用费这么多事儿。
黎成周没觉得霍徵会害自己,却没想到霍徵竟会是替他想这么多。
堂屋里,霍徵喝了一口清茶润喉,便说道:“我观你那门前的买卖,一日人来人往的,人数很是不少。”
黎成周还想说一句“这与贵人您的生意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却不霍徵下一句就是:“这与你只怕是个不小的麻烦。”
他道:“旁人虽不知你具体的收益,可这人数却是可观的。”
“如此,便只要上报官府来查,你这农籍便是要改商籍了。”
而改了商籍,不但日后的税收不同,这分发的田产也要收回。再就是更重要的,子孙三代内不得科考。
也就意味着,若黎成周是商籍,他的父亲、他的儿子都不得参考,得到他孙子那一代,才有资格读书入仕。
——宣霖虽是生活在他家,但与他不是落在一户的。
黎成周是知道户籍有农籍、商籍这些的,但他们农家人也不可能一点小买卖都不做。
他们家这虽说富裕了些,可也不比那些商贾吧?
他也是跟村长商议过这些事情的,不然村里的油坊怎么做起来的?就因为也有人这般做,但并没有改籍,他们才放心的。
比如长溪村一家卖醋的,还有李同的师父卫木匠。
他话虽是没说出来,但这个“现象”,霍徵却是知道的。
他道:“旁人不论是卖醋也好,卖粮也罢,总是‘一点点’,可你这……”
话虽未说尽,但那“花样太多”的意识,简直不要太明显。
“而且,难免惹人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