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托梦教爹当富二代(95)

作者: 黎因浅墨 阅读记录

沈策心与孟德余像是没有听见,他们虽也不满小皇帝这操作,却也不能跟着咒骂,火上浇油——他们北岚军与北狄拼死拼活、保家卫国,现在不但要握手言和,还要将他们的小将军/小郡主送去和亲?

攥着手心,让自己冷静下来,沈策心开口转移靖王的注意力,道:“元帅,此事还只是有了苗头,咱们的人也不可能让对方真的将这事儿做成。”

“眼下,我们要思索的是,北狄此次翻山越岭潜入的人,到底有多少。”

他们也不是傻子,不会相信北狄只那不到千人的小队,就能占据恒水县。

——哪怕占了一时,孤立无援又何谈后续?不还是做了无用功?

靖王靠在椅背上,闭眼假寐数十息,再睁眼时已恢复了平静。

“和亲之事必不能成。”

“但这口气,本王也不能平白咽下。”

何况,这已经不是小皇帝的第一次“试探”了。

最初是军饷的拖欠,后来有了已成为太后的皇嫂的劝说,只是军饷最后虽是给了,却是量有不足。

且第二年又是如此拖欠、减量。

明显就是想减弱他们北岚军的实力。

小皇帝对他这个皇叔的忌惮是明摆着了,若只是如此,靖王也不在乎,毕竟是他皇兄的儿子,他也愿意向他证明一下自己的心意。

——只为国朝安定,不为皇帝其位。

可这小子却没有容人之量,没有明辨是非的心性。

甚至还意图以太后/皇嫂之死做局,将他召回盛京,囚做困兽。

竟是为了所谓的皇权,不顾这边疆的危险。

眼下,更是在北狄虎视眈眈的情形上,只想着“和亲”“安抚北狄”“和平共处”。

沈策心见说着说着,终究还是绕不过这个话题,不由暗叹一口气。

还是说道:“元帅镇守北疆多年,还是遭了那奸佞的妒恨。”

“竟是宁可与北狄谈和,也要下了元帅的兵权。”

孟德余恨恨道:“北狄杀我同胞无数,每年都要骚扰、劫掠,如何能谈和?”

就看这朝堂上“有心谈和”的所作所为吧,都已经商议到了以郡主和亲了,人家北狄不还是瞅准了机会就饶过了守军,想要打下恒水县?

沈策心却道:“此事还不能上报朝堂。”

孟德余正想说,这正好让朝堂之上的那些家伙们,看看北狄的嘴脸,却听沈策心这么说,他顺势一想,也明白了。

靖王冷哼一声,忽然道:“只怕某些人,还就是打的这个如意算盘。”

若是他有所隐瞒,那往小了说就是瞒报军情,要以军法处置。而往大了说,就是他一家独大、只手遮天,有了不臣之心,是一大罪,要按律法严惩。

若是他如实禀报,那他这个元帅就是失职。北岚军每年耗饷那般多,总说与北狄有多少战役,将北狄拦在北岚军之外,是何等英勇无畏,怎还叫北狄人潜入大虞境内烧杀劫掠?

孟德余叫道:“这,这其中要没那些混账的手笔,老子不信。”

他气的恨不得把一些人的脑袋拧下来!

他们北岚军儿郎用生命筑起的一道防线,却有人在背后使绊子、帮他们潜入,这叫他们的付出都成为了笑话!

沈策心道:“我们没有证据。”

他们能怀疑很多人,毕竟针对王爷的人捋一捋,谁能有这么大的力量,也能推敲个八九不离十。

可是,就如他所说的那样,他们没有证据。

孟德余一时将牙齿咬的咯咯作响,最终没忍住,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枯枝似的牛肉干狠狠地嚼,那神情,说是正在嚼吃人肉的恶鬼也不为过。

沈策心没忍住的撇开脸,这家伙就不能顾忌一下同袍的心情吗?天本来就够冷了,大可不必添这么一股子寒气。

靖王敛目沉思,心中的想法在叫嚣,可皇兄、皇嫂与自己的过往也历历在目。

还有他那温顺和善又不失果决的大侄儿。

可为何偏生好人不长命呢?

靖王不是个摇摆不定的人,毕竟身为主将、战场之上负担几十万人的生死,他从没有迟疑的机会。

但此刻,他是第一次迟疑,可任由这小子闹下去,对皇兄和皇嫂而言,就是好事儿了吗?

他的脑海之中,一遍遍响起年少时皇兄与他说的字字句句。

而远在恒水县的黎淮星,虽是小小年纪,但这纠结也一点不比靖王少。

好在他此前睡了许久,这会儿还能撑着等他爹回来,一见到人就闹着要与爹一起睡。

想的当然是给他爹托梦。

可他爹给他递了一个精致的香囊。

第45章 感激不尽

黎成周说:“这个香囊是霍郎君给你的。”

虽没有明说是补给他“供出去”的那一个,但意思已经很是明显了。

打碎了黎淮星心底最后一丝丝侥幸。

黎淮星虽是伸手接过来,还一副很稀罕的样子翻看这个精致的香囊,可实际上整个人都已经麻了。

没想到贺风仪走了,可霍徵什么都知道,他能不麻吗?

——其实他对此也不是毫无察觉,毕竟霍徵什么身份?这些事情怎么可能瞒着他?只不过心存侥幸,希望自己能快一步罢了。

黎淮星接过香囊的这一刻,脑子里就转的比秋名山飙车的车速还快,借由翻看香囊拖延时间,已经想好了好几个借口。

正迟疑着用哪个,看着他爹满脸的求知欲,都要冲口而出了,结果,黎成周又咽了回去。

对于这一次,黎成周何尝不是满心疑惑,更心有猜测,想要问一问孩子,但最终,他没有开口,只是摸了摸黎淮星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