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一个冬天(231)

作者: 陈年明月 阅读记录

她对着镜子整理了下衣领,双手按住桌面,让自己保持冷静,随即拎起

包,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林星澈走出电梯,快速穿过小区花园。才下楼,正好路景华的车也到了,她拉开后车门,才发现宋局长已经端坐在后排,平日里总是带着笑意的脸现在异常严肃。

“宋局,您也来了。”林星澈有些意外,坐进车内,将包放在膝上。

宋局长简短地点了点头:“情况紧急,亲自来一趟比较好。”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给沈局打电话了,他那边会照看沈放。”

“放心吧,林姐。”坐在副驾驶的常诚回头,嘴角勾起一点安慰的笑意,“市局的周队之前跟沈队关系不错,不会为难他。”

这不是巧合,警方的行动也远比她想象的更迅速果决,林星澈很清楚,沈放在警队的口碑和过往的成绩,足以让他的同僚对他多几分信任。

但在涉及命案的时候,任何信任都要让位于证据和事实。如果市局的人连夜带走沈放,说明他们至少有一定程度的证据支撑自己的判断。

可是,沈放真的有嫌疑吗?

不可能,林星澈闭了闭眼,呼吸有些沉,她突然想起沈放被带走前,看她的那一眼,冷静,甚至……带着点叮嘱。

她的指尖微微发紧,心里有种直觉,沈放知道他会被带走,甚至,他知道赵勇想说什么。

只是,他没说,为什么?

林星澈猛地睁开眼,“沈放不会杀人的。”她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如果赵勇真的要告诉他什么,那他才是那个被陷害的人。”

宋局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语气平稳:“我们会查清楚的。”

林星澈深吸了一口气,抬头看向车外,市局的大楼,已经近在眼前。

市局会议室,桌上只有一杯温水,四周的墙壁泛着淡淡的冷色调,唯一的光源是头顶的吊灯,打在桌面上,将沈放的影子拉得修长,如同一道永远走不出的迷宫。

沈放穿着深色衬衫,袖口被挽起,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上面还有几道浅浅的旧伤疤,

双手交叠放在桌上,指节微微泛白,然而他的神色依旧冷静,眉眼间一片沉静,仿佛暴风雨中的一块磐石,纹丝不动。看不出一丝慌乱,仿佛他不是被询问的人,而是另一个正在冷眼旁观这场对局的观察者。

对面,周队长缓缓翻开手中的文件,目光扫过赵勇的名字,视线锐利如刀锋。

“沈放,赵勇的案子,你应该还记得吧?”他的声音不疾不徐,透着一股多年办案养成的压迫感。

沈放抬眸,眸色深邃如夜空,藏着说不尽的心事。他的语气平静得没有丝毫波澜,如同一潭死水:“当然,参与涉黑企业,殴打威胁无辜市民致残,被逮捕后移交检察院,供认不讳,数罪并罚判了十年。”

说这话时,他的脑海中闪过当年抓捕现场的画面,那个浑身是血的受害者,那个哭喊着要报复的赵勇,那些过往像一块块碎片,拼凑成他警察生涯的一部分。

周敬指尖轻敲桌面,发出轻微的“嗒嗒”声,像是一把无形的锤子,一下一下敲在沈放的心上。他的声音略微沉了一分:“他扬言要报复你,你怎么看?”

沈放略微沉吟了一下,随即低声道:“赵勇的事,当时确实闹得有点大。东华那边的领导也跟我一起开会讨论,尽量平息这件事。我就联系了他,我们谈了很久,我很清楚他对我有怨气,换谁经历那样的事都会有情绪,但我也跟他解释得很清楚了,事情的后果,他自己也该清楚。”

沈放的脑海中浮现出那天的情景,咖啡厅里,赵勇一开始眼神中充满了仇恨,但随着谈话的深入,那种仇恨渐渐变成了困惑,最后是一种复杂的理解。

周敬目光微微眯起,手指翻动着报告,语气平淡:“你说‘后果’?”

沈放的语调始终平稳:“是,他当初确实愤怒,但那次谈话后,他虽然没说接受,但也没有再对我放狠话,事后,他主动打电话给我,说既往不咎,可以去查手机通话记录。”说这话时,沈放的眼睛直视周敬,没有一丝闪躲,那眼神仿佛在说:我问心无愧

周敬轻哼一声,微微点头,目光却依旧没有放松:“所以,你认为他不会再找你麻烦?”

沈放目光微微沉了几分,嗓音低哑:“至少在前天晚上之前,是这样的。”

周敬的手指停在桌面上,视线锁定沈放:“前天晚上,他突然给你打电话,说有事必须当面说?”

沈放点头,眼神依旧淡然:“是。”

“他怎么说的?”

沈放回忆了一下,语气平静地复述道:“他说,‘沈放,我有事必须当面跟你说,电话里不方便’。”记忆中,赵勇的声音还带着一丝颤抖,那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奇怪的激动,好像发现了什么重要的事。

周敬眉头一挑,嘴角微微下压,目光带着探究:“他语气急迫吗?”

沈放稍作思索,摇了摇头:“不像是惊慌,也不像是在逃避,只是……很笃定。”说到“笃定”两个字时,沈放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也是他至今不解的地方,为什么赵勇听起来如此确信?

周敬的视线微微收紧,敲了敲桌面:“然后呢?”

沈放靠在椅背上,语调仍然冷静,但眼神中已有一丝波动:“我去了,一到那边我就先观察了附近,没有监控,是老街区的后巷,到了九点半没人,我前后,没找到人。”说这话时,沈放的眉心微微蹙起,像是在回忆那晚的每一个细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