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一个冬天(53)

作者: 陈年明月 阅读记录

徐檬抬起头,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却充满愤怒:“你说得轻巧!这些女孩都是无辜的,她们的痛苦和生命就这么被埋葬在这个鬼地方,没有人替她们发声,没有人为她们讨回公道!”

任莫言难得一改平日的随意,正色道:“徐檬,你说得没错。这不仅仅是犯罪,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剥削和控制。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资源,甚至专业知识,来掩盖这些罪行,把这些受害者推入深渊。”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但是愤怒解决不了问题。我们的任务,是找到这些罪恶的根源,彻底铲除这个组织。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受害者真正得到公道。”

徐檬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看向沈放,虽然仍然满眼怒意,但声音明显平静了一些:“好,你说得对。我要亲眼看到他们被绳之以法。”

沈放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散落的记录:“这份文件上的‘乌托邦核心点’,才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只要找到那里,就能揭开他们的全部秘密。”

临走前,徐檬看了一眼地上的文件和墙上的铁链,眼中带着不屈的决心。

“那些女孩的生命不该白白消失。”她坚定地说道,“我们一定要让这些人渣付出代价。”

“会的。”沈放的语气冷硬,目光如冰,“只要我们还在,这个所谓的‘乌托邦’,迟早会被摧毁。”

夜风吹过别墅外的树林,呜咽的声音仿佛在回应他们的誓言。而这场追逐正逐步接近“乌托邦”的核心深渊。

沈放翻阅着收集回来的文件。他的目光落在一份破损的实验记录上,那份记录的边缘已经发黄,但中央的数据和文字却依然清晰。

他捡起文件,快速翻看了几页,目光在最后几页停住。他盯着上面的内容,眼神逐渐变得锐利。页面上,一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林星澈。

“林星澈?”任莫言凑了过来,看到名字时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惊讶,“她的名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沈放没有回答,只是继续翻看记录。林星澈的名字旁边,写着一个简短的备注:“无效目标”。

第21章

警局墙上的分析图上,“乌托邦

“三个字被红色标注,周围密密麻麻的线索如同蜘蛛网般散开。萧成功站在桌边,目光沉重,手中的实验记录被他翻了一遍又一遍。

他低声说道:“大规模的毒品试验、专业的实验设备、精确的数据记录……这些都指向一个事实:乌托邦计划的背后,必须有化学或医学专业背景的核心人员在主导实验。”

任莫言靠在桌边,挑了挑眉:“你是说附近大学里的教授、研究员,甚至研究生都有可能?”

沈放点头,语气冷峻:“毒品的合成、人体实验的设计,以及那些复杂的配方记录……这些并不是普通人能够完成的。我们要从这些专业人士下手,筛查他们的背景线索。”

“具体怎么筛查?”任莫言看向沈放,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萧成功将手中的记录放在桌上,目光扫过会议室的技术组和刑侦组成员,语气中带着一丝冷冽:“立刻调取附近所有大学、科研机构与化学、医学相关人员的名单,包括教授、博士、研究员,甚至实验室助理。重点关注那些近期有异常资金流动、设备采购记录异常的人员。”

“我们已经锁定了三个重点大学。”技术组负责人接话,“它们的化学和医学实验室在全市范围内都很有影响力,正在筛查相关名单。”

“别只看学术圈。”萧成功语气低沉,“还要注意一些背景复杂的私人实验室,尤其是那些近几年突然获得大量资金资助的地方。这些隐蔽的据点,更容易成为乌托邦计划的实验场所。”

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与名单让每一位刑警都眉头紧锁。沈放坐在会议桌旁,翻看着一份厚厚的排查清单,目光愈发沉重。

技术组负责人低声说道:“这次的排查范围实在太大了,涉及到的大学、实验室、甚至私人公司太多。名单上有将近两百个化学、医学相关的人员和机构,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逐一核查。”

“光是燕州大学和东华医科大学的实验室,就有几十个。加上那些与之合作的私人实验室和公司,这简直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名队员无奈地说道。

“而且,”任莫言皱着眉补充,“他们并没有集中采购设备或试剂,都是分散进行的,很难从采购记录上找到突破口。

徐檬捧着一叠新的调查报告走进会议室,将文件放在桌上,叹了一口气:“不仅仅是大学和实验室,那些与这些人有关联的公司也需要核查。这些公司可能是他们用来转移资金、掩盖实验的关键节点。”

“太多了。”任莫言揉了揉太阳穴,语气中透着一丝疲惫,“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这么多目标一一排查。”

“但必须排查。”沈放冷冷地说道,声音里没有一丝动摇。他将文件放下,手指敲了敲桌面,“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无论目标多大,必须找到突破口。”

技术组负责人试图缓解会议室里的紧张气氛,开口提议道:“我们可以尝试缩小范围,集中调查那些资金异常、最近频繁采购化学试剂的机构和人员。重点关注那些与乌托邦计划的资金流向有交集的目标。”

徐檬点点头,翻开一份文件说道:“还有一点,之前发现的实验记录里,提到样品适配者的筛选条件。他们需要特定的人群来进行试验,这说明,他们的实验并不是随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