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犟骨(116)+番外

作者: 一条大鱼头 阅读记录

“是这样想的。”李照民笑道。

沈宜思忖着,想起在座几个学生的家境。填高考志愿,家里怕是少有人能给建议的,于是对李照民道:

“李老师,如果你们不急着回去,我可以趁周末休息,帮着他们一起研究下志愿学校。”

“这样最好了。”李照民听了她这话,一拍大腿,对四个学生愉悦笑道:“你们沈宜姐姐就是锦城大学毕业,国内著名的985学校,让她给你们辅导填写志愿,这学校就妥了。”

沈宜忙摆手谦虚道:“我也只是给建议,具体还是要看你们自己心里的喜好和目标。”

*

饭桌上,几个学生的话明显比和周从谨吃饭时多,正各自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笑着,沈宜视线瞥向坐在自己旁边,低头默默玩手机的汪小离。

怕她觉得无聊,沈宜给她添了杯橙汁,主动低头欲和她攀谈。

汪小离见她凑近,慌忙将屏幕熄掉。

沈宜眸色顿了顿。

如果自己没看错的话,她刚刚手机里滑动的那张照片,分明是......

周从谨。

很熟悉的百度页面,她是在搜......周从谨的个人资料?

可小离怎么会知道周从谨?又怎么会无缘无故去搜周从谨的资料?

沈宜面露疑惑,观她反应好像也并不想让自己知道,于是没有细问。

她只低头看着汪小离,柔声问:“小离,你有目标学校吗?”

汪小离摇摇头,将手机屏幕盖在桌面,小声道:“只要是锦城的学校,都可以。”

沈宜笑道:“以你这个分数,锦城的几所985,其实都可以考虑考虑。”

汪小离低垂着的眼皮,自言自语道:“反正,我毕业后想进安厦。”

安厦?沈宜心中一惊。

她突然想起前段时间那笔以父亲名字捐赠的款项,心中敏锐地意识到什么。

她阖着长睫,没有说话。

*

晚饭后,沈小君招呼着几个学生在客厅打牌,沈宜从房间里拿出自己的那串十八籽,趁李照民在阳台吹风时独自跟了出去。

“李老师。”

李照民回头,看见她手里的一个红色小福袋,立即了然,笑道:“交给我吧。”

沈宜并未着急递给他,只沉吟片刻,须臾问他:“李老师,那笔50w的资助,真的是我父亲以前的学生捐的吗?”

“这......”李照民笑意顿住。他收回手,有些受不住她的询问地移开视线。

他并不擅长骗人,只能勉强否认了是沈父的学生,表示对方并不想让她知道身份。

沈宜望着阳台外逐渐暗下的夜色,心中已经了然了七八分。

她犹豫半晌,终于还是将手串递给他:“李老师,这手串,麻烦您帮我转交给他吧。”

话毕顿了顿,又淡声补充了一嘴:“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他要是收,就拿着。不收的话,您帮我丢了也行。”

李照民观察她几眼,知晓她已猜出了人。于是也不隐瞒,打开天窗道:“沈宜啊,你既然已经知道是谁了,这手串还是你自己给吧。你亲手送给他,他应该会更开心。”

他并不清楚二人过往,听她方才那番话,以为是不好意思将手串拿出手,才依旧委托自己给,于是笑着劝慰:

“礼物嘛,在一个心意,什么贵不贵重的都在其次。你不知道,这周先生啊,对我们云水县的帮助,不仅是那50万。”

李照民将周从谨拟定的人才助学项目和她托盘而出。

表示包括汪小离等今年高考的一批云水县贫困大学生,都将有机会接受他的资助和培养,毕业后更是提供集团内部的岗位实习和转正。

李照民说得感慨激动,沈宜听得也十分惊讶。

原本淡无波痕的清眸划过动容之色,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她十分清楚,他提供的这些机会、平台和资源,对于一个背后没有任何助力的贫困家庭出来的毕业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不仅是贫困生,安厦集团提供的人才项目,对任何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来说,都属于梦寐以求的机会。

沈宜紧紧捏着手中的十八籽,对他的印象终于微妙地,有了一些改观。

第145章

做好事不留名,幼童心智

周从谨的资助身份还是被沈宜猜出来了,李照民出于没有替他瞒住的歉意,当下特意给周从谨发了消息过去告知。

令周从谨惊喜的是李老师最后的一段话。

「沈宜也没有让我把十八籽转交给你,她既然知道了,似乎是想要亲手送你」

她没有排斥自己的捐赠行为,反而,要把那手串亲自送给自己?

原本悬着的心踏实了些,因着这句话,又被提到了期颐的顶点。

强忍了想当即跑到她面前去的冲动,周从谨倚靠在办公室椅背上,有些坐立难耐。

放下手机出了会神,须臾又拿起。

手机在大手中被来回倒腾数下,最后忍不住点开屏幕,打开了和她的对话框。

迅速打了几个字,手指忽地浮在空中顿了顿,又很快删掉。

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点着手机边沿,神情泛出若有所思。

刚被她猜出来身份,自己就无缝对接去联系她,像是去邀功,显得刻意和目的性强,如此十分不妥。

他深思熟虑,严谨地权衡了利弊和时机,最终忍住了雀跃的心神,指腹轻滑页面退了出去。

*

姜子阳大周末地接到老周董的电话,内心是懵逼的。

急忙躲开几个朋友递过来的酒,离席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接通了他的电话。

上一篇: 全能大佬她马甲多又多 下一篇: 娇瘾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