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裙袂之下,众生平等(227)

作者: 想欣赏妾身的腿毛嘛 阅读记录

他被抓进大牢后,全家老小全被打入了死牢,宛城的百姓还联名上书替他的家人求情,甚至是有人千里迢迢的从宛城赶来,跪在了皇宫的城门前。

他们说自知李知府犯下了滔天大罪,但稚子何其无辜。

这一举动,引得整个朝廷震惊,李知府可是乱成贼子敢谋反的罪人,即便昔日的沈家再无辜那又如何,都不是他辜负朝廷信任,私底下养私兵勾结土匪的理由。

偏偏就这么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却有着人为他的家人求情。

南宫哲记得,他进宫时看到那一幕,忍不住上前去询问,那牵着孩童柔弱的老翁脸上带着慈祥的笑,摸着自己孙儿的脸蛋。

“知府大人确实做了许多错事,也确实令完城的百姓痛心疾首,谁都不敢相信,像他那样的好官竟然和那罪恶多端的土匪勾结在一起,为祸一方。

但是他也曾在天气大旱的时候,自掏腰包修桥梁,这才让田间的庄稼活了下去,甚至还亲自动手和百姓们一起修桥,累了就坐在地上,和我们一样拿着一个白馍啃,他判案公正,他上任这么多年,凡是犯罪的,无论是秀才富翁,还是当地的豪门贵族,他都不假辞色。”

“这位贵人,若不是知府大人,我们许多人早就死了,不怕您笑话,我们这些人大字不识几个,也知道今日跪在这里说不定老命也就交代这里,但知府大人的恩情我们得报,并不是想替他求情,而是我们相信圣上开明,想为其他的李家人求一个活路,莫断了香火。”

南宫哲觉得,宛城的人多少都有些倔强和知恩图报在身上的。

就像当初传出了徐烬欢的死讯一样,听说宛城全城都挂上白绫,哭嚎声遍野,惊动了路过那里的巡抚大人。

为了捞徐烬欢的尸骨,那些百姓没日没夜的在江上捞了一个月,累了就换下一批,等休息好了,再次下水里面捞。

徐烬欢没死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京城,各方人马心思百转神色异样,一时之间,整个京城仿佛压抑着什么。

老皇帝拖着病体来上朝,屁股都还没坐热,大臣们接二连三的跪下,纷纷指责少年将军破坏了姜国和离国的和亲。

“陛下,徐烬欢此番举动,无疑是将我朝陷入了不仁不义,背信弃义当中。”

“姜国那边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只怕等消息传回了姜国的皇城后,不日姜国的五十万大军便会兵临我国的边关,战事再起,百姓生灵涂炭,无论是税收还是后方的粮草的供应,更别说还是在寒冬要将粮草运到凉州那种地方去,简直就是拿将士们的性命赌。”

“求陛下严惩徐烬欢。”

听着那铺天盖地的声音,老皇帝连番咳嗽了起来,身体猛烈的颤抖着,虚弱而悠长的咳嗽声瞬间淹没了文武百官的声音。

众人噤若寒蝉,不敢再说一句话,生怕老皇帝一口气喘不上来直接驾崩了,然后逼死皇帝的名头便落在了自己的头上,那自己祖宗十八代的脑袋都不够砍的。

文武百官面露忧色,无论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的,这种时候都不敢表露出来。

除了前方的几个位高权重的官员,其余人皆跪在地上垂着脑袋,满脸的悲切。

有人是发自肺腑的担心,有人那眼神掩饰不住的高兴,听着老皇帝那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巴不得老皇帝立马咳死了,但表面上是一副恨不得替老皇帝死的悲痛样子,纷纷喊着让老皇帝保重龙体。

姜国那边的使臣团被丢出凉州之后,身体都不停的抖着,仿佛手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一般,啃了一口雪后手脚并用的爬起来。

有人哭丧着说:“这个家伙不是死了,怎么好端端的又活了,连阎王也不敢收吗?”

一行人神色沉重的走在那满天的风雪当中,周遭的气氛压抑的很,远远的看到了骑着高头大马而来的人,这才重新打起了精神,加快了脚步。

姜国的四皇子拉住了缰绳,有些诧异的看着这一群狼狈无比的使臣团,在看着几人的身后,没有花轿,也没有离国的送亲队伍。

姜允宴眉头一皱:“你们不是去离国接亲了吗,怎么只见你们,不见其他人。”

姜国大使本来看到姜允宴的时候,一激动在雪地里踩滑了,脸直接杵进了厚厚的雪里,听到问话,哭天喊地的抬起头来。

“殿下有所不知,我等本来已经带着离国的和亲队伍抵达了凉州,准备在城中安顿一日,等待着殿下到来,谁想到半路上杀出了一个徐烬欢,离国送亲队伍里为首的那个安千叶直接控制住了我们,打开了凉州大门,迎徐烬欢进城。”

姜国大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说着,再加上他满头的霜雪,看起来很是凄凉。

“徐烬欢,他不是死了吗?”

姜允宴连同他身后的所有人听到徐烬欢这三个字时脸色瞬间一变,神色也带上了几分凝重,姜允宴问出了同所有人一样的疑问。

“他根本就没有死。”姜国大使咬牙切齿的说道:“臣下看得明明白白,那个人就是徐烬欢,徐家军也跟着他来到了凉州,若非有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只怕我们也像那城中的姜国士兵一样,客死他乡。”

第180章 少年将军篇:人间忽晚,山河已冬40

“殿下,我怀疑这一切都是离国的阴谋。”

姜允宴脸上也浮现出了一抹若有所思,听着姜国大使说下去,越发的觉得有道理。

在整个边塞,徐烬欢这三个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简直就是横在姜国和大燕头上的一把利刃,让这两个国家夜夜难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