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娇盛宠(58)
到了二楼厅堂之后。
被屋里的的文房墨宝震惊,墙上挂着各个朝代名人真迹,犹如历史的瑰宝在熠熠生辉。
厅堂最上方放着太师椅,镂空雕刻出如意、云头等纹样,两侧摆放着官帽椅。
佣人们扶着盛老太太躺在太师椅上,旁边站着四名佣人,添茶、摇扇。
其余世家千金坐在左右两边的红木官帽椅上,不一会儿,上来三名佣人,在她们身侧的桌子上添茶,摆放点心。
许知愿一眼就洞悉此番盛老太太的用意,为何选择在二楼读书。
明清时代坐具中最官场的便是厅堂里摆放太师椅,这是官//场权利的象征,不仅仅因为栖凤园是一座中式庭院,更因为盛家在Z/商两界的薪火相传。
官帽椅不仅美观,,更是对官场文化的崇拜展现,更诉说着主人的抱负或自诩。
而盛家,亦或者是现场在坐的世家千金,在天子脚下,都是京北的达官显赫。不管是Z治或者是商界,错中复杂的人脉关系,不是她所能比拟的。
盛老太太想必已经知道她在国隆上班,跟在盛庭桉的身边。
支开盛珈禾,让她再次感受下什么叫云泥之隔。
好在这些天的心态调整好。
佣人接过许知愿手里的琵琶,搬来一把红木绣墩让她坐在老夫人的身侧。
她翻开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辞》的散文诗。
低头开始品读,声音清透干净:【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散文诗读完。
盛老太太还闭着眼,抬手在空气中徐徐舞动。
许知愿又把下一本读完,把自己对诗词的参透都说了一遍。
关于爱情的种子,芽儿都没发,早已经被剥夺生长的权利。
空气中一阵静谧,直到听见有人上楼的声音,那是高跟鞋和红木阶梯的碰撞声。
许知愿做了十二分的防御。
人未到,一道尖锐的声音先传进来,“盛奶奶。”
屋内的人喊她‘盛老太太’,而傅诗诗喊她‘盛奶奶’,谁更亲近不言而喻。
傅诗诗瞥了眼许知愿,一点都不好奇,她为什么会在这里,嘴角还扬着胜利的笑意。
盛老夫人睁眼,“原来是诗诗来了,走吧,陪我下去走走。”
“好的,盛奶奶。”
盛老太太和傅诗诗在前面走了几步,她忽然回过神,“愿愿,你跟我们一起去。”
“好的,老太太。”
走出藏书楼,空气很通透。
外面都是一群高干子弟夸夸其谈,院内灯笼布置,一片祥和喜庆。
许知愿竖抱着琵琶亭亭玉立的跟在她们身后,不免被其余人议论。
她屏蔽外界的声音,只求时间早点过早点回家。
“诗诗啊,你年后也29岁了。”
她害羞一笑,“盛奶奶知道我的意思,我就是只想庭桉哥哥。”
盛老太太笑了笑,没说话。
两家有意联姻,只是现在谁都没有先开口,反倒是傅诗诗一心贴上来。
年后盛庭桉30岁。
这个年纪刚好事业有成,结婚再合适不过。
只是对于这桩联姻,他始终没有表态,但是行为却已经让他这位久居高位的男人动摇了。
这次元宵节,盛家大佬盛宗泽,也就是盛庭桉的父亲会从赣南回来,大半年没见,Z界中风云涌动,他和盛庭廉留在京北,走的每一步路都是让他尽快调配回京北铺路。
第52章 今晚陪好许知愿
栖凤园的面积几万坪米,每个人都有单独的宅院,宅院之间游廊相连,碧影婆娑。
庭院里。
竹影清风,碧翠青苔。
有人点香炉、煮嫩茶,侃侃而谈。
许知愿一直都没有看见盛庭桉的出现,这种时候,他应该在接待客人吧。
走神的瞬间,已经到了前院。古木参天、小桥流水、假山石径,营造了一副美好祥和的画卷。
亭台楼阁上,是京牌戏曲家,正在化妆布置现场。
下面摆放着整齐的四方桌,一道道精美的点心涵盖天南地北。
傅诗诗突然回头,假意好心提醒,“许小姐,听说今天你也要唱一曲?盛奶奶,还没有听过京腔和苏腔融合在一起的曲子呢。”
知道她不会安好心,但是没想到在这里犯难。
盛老太太笑咪咪的望着许知愿,“愿愿,要不要尝试一下?”
她笑着回应,“好。”
听到许知愿答应这件事,傅诗诗暗喜。谁不知道今天盛宗泽回京北预示着什么!他已经调派去全/国各地三年,若是这次在赣南表现良好,就能实现升迁到京北,甚至能连跳几级。
但是这中间的蜿蜒曲折,难免和傅家扯上关系。
今天虽说请戏班子唱戏,但是选的曲目也有讲究。
许知愿随随便便就答应,待会儿出糗,就算是盛庭桉也保不了她!
傅诗诗假意相劝,“那你可得好好唱。”
“谢谢傅小姐关心。”
之后,许知愿便上台和京腔戏曲师沟通协调这件事,一听是老太太吩咐,很快就答应。
夜幕降临。
月光如水,洒在新中式园林里。亭台楼阁的屋檐四周挂满了红灯笼,映照出一片喜庆和热闹。
众人汇聚在此,都在等红木雕花的主人先落座。
忽然传来一阵稳步齐全的脚步声,管家齐良云向老太太通报,“盛家家主回来了。”
盛老太太激动的起身,周身的佣人扶她起来,傅诗诗却挤开另一名佣人,扶着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