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三爷为娇软小祖宗折腰!(127)
带她参观工作的女职员穆敏敏也曾是林教授的学生,从帝大毕业六年,三年前刚转正。
姜绾喊她穆学姐。
穆敏敏问候起林教授,她说,“放心吧,林教授挺好的。”大抵是好奇,姜绾又问了一嘴,“在这儿工作还能兼职吗?”
“兼职?”穆敏敏忽然笑了,“你是问封部长吧?他跟我们不一样,进文物局是他家里的安排,他本人是医学院高材生,而且是难得的天才。听说他大学的时候就帮警方验尸破案了,只不过到至今为止都还不算正式的法医,刑警队的人时不时会跑来借人,所以文物局默认了他的副业。”
姜绾恍然,法医这行业大部分传统家庭并不能轻易接受,毕竟接触的都是尸体,难免觉得晦气。
“对了,别看封部长这人冷漠话少的,其实人不错,只要平时不犯错,他不会骂人的。”穆敏敏担心她有压力,解释了一番。
姜绾笑而不语。
回到岗位上,姜绾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阅览资料,封秦从办公室走出,示意她,“跟我下楼一趟。”
封秦话确实不多,而且每句话都简洁得很。
半句废话没有。
她把资料放下,随他下楼。
楼下有不少民众,说是验证文物。
因为人多,负责文物鉴定的人员不够,封秦安排她顶上。
姜绾指着自己,“我?”
她才刚上班第一天啊!
封秦不容她拒绝,“文物处不养废人。”
姜绾,“……”
文物鉴定员是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瞧见封秦带着人过来,愣了下,“封部长,你让一个刚实习的小姑娘帮我?”
刚实习第一天,一般都不会安排正式上岗,何况还是这么重要的鉴定工作。
他嗯了声,“吴主任安排的。”
鉴定员犹豫,“能行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
鉴定员没在说什么,摆手,“行,只要不拖后腿就行,我现在可没有空教新人,希望能机灵些吧。”
姜绾走到一旁,看着台面上搁置的不少上交的瓷器,排队的人大概还有七八个,全都是来做鉴定的。
她仔细观摩了好片刻,拿在手里掂量,随后着手分类。
“这几类都带回去吧。”姜绾说,“都是普通陶瓷,不是文物。”
排着队的民众一听,脸色不悦,“你都还没鉴定呢!就看几眼说不是文物了?你这小姑娘懂不懂鉴定啊?”
“就是啊,我们排了这么久的队,好歹也鉴定一下啊,你这不是唬我们吗!”
一旁的鉴定员安抚民众的情绪,转头对她说,“小姑娘,你得鉴定啊,你这…”
“我鉴定过了,确实是普通陶瓷。”
鉴定员一噎,“你怎么鉴定的?”
“看不出来,还不能摸出来吗?要不您鉴定看看咯?”
姜绾退到一旁,让出位置。
鉴定员半信半疑,随意拿起她放在一旁的陶瓷,用放大镜仔细查看纹路。
不看还好,一看确实没话说了。
还真就是普通的陶瓷,几十年前家里用那种陶陶罐罐。
他用仪器鉴定了好几个,如她所说,都不是文物,鉴定员擦拭眼睛看了好几回,瞅向姜绾,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第178章 鉴宝“小神仙”
“我滴个乖乖,你这都能看得出来?怎么做到的?”他干了十年文物鉴定,都不敢说用肉眼鉴定也能精确到百分百。
而她居然真的能!
姜绾耸耸肩,没回答。
师父教了她鉴宝十六年,手里摸的宝贝都过百,她要是没这“摸宝”的本领,岂不是砸了师父的招牌?
接下来的鉴定工作,鉴定员严梁几乎变成了她“助手”,还是自愿的。
不出半小时,所有的鉴定工作都结束了,严梁屁颠屁颠地跟在姜绾身后,一口一声,“小神仙。”
胡玉与郑美兰从电梯走出,恰好看到这一幕。
她暗暗攥紧拳。
同样都是实习的,她都还在给郑美兰打助手,姜绾竟然都上手文物鉴定了!
胡玉在她身后问,“美兰姐,我什么时候能正式工作呀?”
郑美兰看穿她,“你才刚实习第一天,急什么,她有吴主任这个靠山,你有吗?”
“那也不过是靠人走后门罢了。”胡玉咬牙切齿,对旁门歪道很是不齿。
郑美兰笑了声,手放在她肩膀,“像你们这些愤青我见得多了,等出来社会几年你就会知道,靠自身实力往上爬远没有跳板升得快。除非你能找到比她更大的靠山。”
胡玉呢喃,“靠山…”
“下周万国会有个鉴宝师考核资格,到那时,会有很多这个行业的大佬出席。”
郑美兰拍了拍她肩膀,“我信你是有本事的,所以我推荐你参加。只要你能拿到万国会高级鉴宝师资格证,不仅领导会重视你,若你能成为万国会那几位元老的徒弟之一,别说吴主任,你就算想把看不顺眼之人踢出这个行业,都是一句话的事。”
胡玉惊诧,内心澎湃不已,但又忌惮着什么,“可是她有陆家这个大靠山…”
“你怕是不知道万国会鉴宝师在国际的含金量吧?”郑美兰摇了摇头,“万国会高级鉴宝师资格证可没那么好考取的,他们与我们的文物鉴定师是有区别的。考核文物鉴定师只需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要掌握古文献学,历史,考古以及文物保护,符合条件基本能考得过。但高级鉴宝师不一样。”
“相当于你即便满足了以上的所有条件,你都未必能达到万国会高级鉴宝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