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闺蜜一同穿进冷宫的那些日子(464)

作者: 长岛茶与沫 阅读记录

“什么??还有三棍??”李意把脸埋在木头长板凳上,屁股朝天,生无可恋。

正厅里。

沈柠见李明冷了许久都不开口,于是再次出言道,“李大人可是还有什么顾忌之处??”

不用出人,也不用出力,更不用出钱,只需公告文书一封。

这滑索建成之后,自然也跟官府,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事儿背后主导那人若是沈岳,李明自然不敢多问什么,直接痛痛快快便把文书给了。

可如今听这的意思,沈柠才是那位主导之人。

既然,此事沈岳并未参与,那......

他是不是可以借这一纸文书,向沈柠替朝廷分一杯羹,“待到这高塔建成之后,便算沈府的私人产业,此事涉及关卡运输,沈家将来若是卡着收费,这税收方面可否.....”

“我想李大人误会,这高塔索道建成之后,并非是沈府的私人产业,沈家也没打算从中收取任何费用。”

“不收费?那你花这么多钱,建它作甚??”李大人一听这话,觉得甚是新鲜。

“自然是因为冬日大雪封路,运输不便,导致城中菜价过高啊。这运输方便了,菜价自然也就下来了,我若卡着关卡收费,城中家境贫寒者,一入冬日,不还得饱一顿饿一顿的么??”

第422章 拉仇恨

讲道理,沈柠只是想把菜价打下来而已。

“姑娘当真如此想的??”李明一听沈柠耗费巨资建造的高塔,居然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从中获利。

看待沈柠的眼神微微变了变。

“嗯啊。”

卡着关卡薅菜贩菜农的那点羊毛,一天能薅几刀银啊?

对于随便卖件儿钗环,净利润就可达上百刀金的沈富婆而言。

这种损人利己的小钱,完全就没有去挣的必要。

“沈姑娘这话说得无私啊。”

李明嘴上说着夸奖的话,脸上却写着“我不信”。

是的,他不相信这世界上,会有哪一个商人,无缘无故的掏出一大把银子来做好事儿。

尤其还是个一看就很聪明的商人。

李尚书这话,让一旁的沈岳,听着觉得很是不舒服。

他刚动了想要开口的念头,便听得一旁的沈柠道。

“我倒也没李大人以为的这般高义。”

为人阿兄,切忌不可太过便宜。

沈岳的脑海中,总算是想起了裴行川的叮嘱。

努力争取想要变得稍微昂贵些的他,默默端起了桌上的茶。

决定静下心来,好好坐在边上瞧一瞧,阿柠打算如何说服李明。

反正这事儿最后若是谈不下来,还有他这位阿兄出面给她兜底。

由于上一世做美食博主同太多难缠的甲方爸爸打过交道,沈柠一瞧李明的脸色,便晓得这位尚书大人心里在想什么。

她端起桌上的茶水,轻抿一口,然后徐徐道,“沈家名下产业,多与吃食有关。”

“索道建成,运输便利之后,城中菜价下跌,我自然能赚更多的钱。”

“至于不愿收费这事儿,不知道李大人观察过没有,这京城一到冬日,街上的穷困乞儿总比平日里多些。”

“的确如此。”李明点点头。

“李大人可知,这街上多出的穷困乞儿,是从哪里来的??”

“自然是因为.....一入冬日,菜价上涨,平日里便过得捉襟见肘的穷人,没了活路,便干脆行乞。”

不过,一旦开春,菜价下跌,街上这些人,自然也没了踪迹。

这都是老传统了,以前边境战事吃紧,城中流乞更多。

后来因着沈将军的缘故,签了休战的和平条约。

再加上当朝陛下的励精图治,端朝百姓休养生息了两年。

如今这京城,已是安生了许多。

“穷人没了活路会变成乞儿,那乞儿若是也没了活路,李大人以为,他们会变成什么??”

“要么饿死街头,要么干脆变成寇匪。”

“在商言商,倘若我为了挣这点小钱,导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将来京中匪患肆意,且不说我家阿兄,又得提刀上阵,镇压匪寇。我城中生意,也做不安生啊。”

沈柠所言,句句肺腑。

她虽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却懒得去争那高尚的虚名。

一副老娘只想安生挣钱,端朝越安定,民生越富裕,我挣的钱银票子就越多的奸商思维。

坐在一旁,以为自己已经变贵,实际依旧非常便宜的阿兄。

在听到沈柠说出那句“我家阿兄,又得提刀上阵,镇压匪寇”的话后,心中大为触动。

忽然觉得,有妹如此,这为人阿兄的,即便是再便宜一些,又有何妨呢?

(京城众阿兄:谢邀!我们真的卷不动了。)

已经不打算做人的沈岳,抬手轻声一咳,十分“委婉”地提醒道,“这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已经同李大人讲得很清楚了。允许建造的公印文书,大人打算何日交予阿柠啊??”

嘶......

差点把沈岳这茬给忘了。

所以,这事儿本不像他以为的那样,仅仅只是沈柠在主导,这其中,也有沈岳的意思在里头??

不过,不管这事儿是这兄妹二人中,哪一个人的意思。

以权压人也好,以理服人也罢。

李明都找不出半点不给人文书的理由。

他倒也干脆,直接便道,“这事儿我应下了,三日之内,定将公印文书奉上。”

“如此,便多谢尚书大人了。”沈岳一脸微笑。

“哪里哪里,这等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原该是我替端朝百姓,多谢沈姑娘才对。”李明一脸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