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去兮(115)

作者: 青山荒冢 阅读记录

应如是一挑眉,问道:“莫非你也怀疑我是帮凶?”

“话可不能这样说。”裴霁皮笑肉不笑地道,“师兄,别忘了你还是夜枭卫的叛徒,从四年前到现在,我也不敢尽信你。”

应如是定定地看着他,一时没有说话。

通过验尸初步确定了任天祈的死亡时间,再结合十九的证词,应如是确实没有杀人嫌疑,但正如裴霁说的那样,案发时应如是行踪成谜,后来向他解释也不过是一面之词,仍有帮凶移尸的可能,裴霁之所以不发难,除了那点为数不多的信任,还有对本案真凶的在意。

“你怀疑杀害任天祈的凶手就是那名鬼面人,而我身上还有与护生剑刺客同流的嫌疑,只是你无凭无据,不能轻易杀我,又想利用我查案,所以姑且信了我。”

这句话出口,屋里的气氛骤然变得剑拔弩张,裴霁笑道:“应居士心里有数就好,可千万别让本官抓到了把柄。”

“彼此彼此。”应如是淡淡道,“人要真是你杀的,记得收拾好残局,你如何对待卧云山庄我管不住,但景州城安定多年,不能因为这件事而血流成河。”

借题发挥,祸水翻腾,再以雷霆手段铲除异己,向来是夜枭卫的拿手好戏。

三言两语之间,这对昔日同门结束了又一次对峙,旋即收敛武息,像是无事发生那样擦肩而过,裴霁要立即赶往卧云山庄,应如是也得尽快摸清火宅的底细。

正琢磨着该从何处入手,却听裴霁问道:“李元空,是你的本名吗?”

应如是微怔,道:“何故问起这个?”

“只是觉得你变了很多。”这会儿灯烛大多已灭,小寝堂里又昏暗下来,裴霁的半张脸都藏在阴影里,回眸看过来时,眼里的光也明灭不定。

“我听说,你曾借水夫人之口向任天祈传话,说的是‘劝酒者未必意酣’……”裴霁的手从刀柄上一拂而过,面上虽有笑容,眼中却冷若凝冰,“怎么,你想暗示他,包括我在内的这些外客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最好明哲保身?”

应如是皱了下眉,没有回答他。

见他不吭声,裴霁愈发咄咄逼人起来,冷笑道:“我若没记错的话,在开平那晚,你可说过自己跟任天祈没有深交,那又为何要提醒他?”

无咎刀没有出鞘,森寒杀意已经透骨而入,应如是闭了下眼,开口道:“因为我知道你厌恶卧云山庄,这次是奉命前来接洽,下回就有可能将之连根拔起,一如你对付散花楼那样,你想抓在手里的东西太多了。”

任天祈确非善类,可在这火宅里,在这景州城内,他又是一根定海神针。

应如是不在乎他的死活,却不想看着他如当年那样为一己私心将这些无辜的人都拖入万劫不复的泥沼,任天祈是往上爬也好,往下摔也罢,都不该牵扯其他。

这些话没有半句虚假,以至于裴霁竟哑口无言。

“你是真的变了啊……当年共事时,你口口声声说着规矩道义,手下却少有留情,于是我认为你伪善至极,而今与你相处了个把月,发现你好像真变成了心慈手软的好人,直到刚才——”

微顿,裴霁意味不明地道:“李元空,应如是,究竟哪张面孔才是真正的你?”

第七十章

应如是沉默良久,忽而说起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你知道师父的俗名吗?”

裴霁一愣,便听他继续道:“师父俗家姓李,双名淳仁,当年他途径野林,救下了差点被贼寇炖成一锅汤的我,后来收我为徒,根骨只是其一,另一个原因是我跟他有缘,遂成师徒。”

淳仁者,敦厚仁慈也。这无疑是个极好的名字,用在真正的善人身上再好不过,偏偏它是不知僧的俗名,而这人是执掌天下第一屠刀的刽子手。

“我自小无父无母,跟着流民们四处讨生活,承蒙一间小庙收留,在里面混了几个月饱饭,差一点就做了小和尚。”

应如是没有看他,只盯着屋里仅剩那盏明豆灯火,缓缓道:“可惜好景不长,就在大和尚答应我的第二天夜里,有一伙流寇逃窜至此,杀人放火,将寺庙和附近的村庄都劫掠一空,而我为报此仇,编造了山中有藏宝的谎言,将他们引入野林深处,那里有沼泽、毒虫和凶兽,唯独没有吃的,我不带他们出去,他们就找不到生路,所以他们恼羞成怒要吃了我。”

毕竟是年纪不大的孩子,他不是不怕死,但也知道这帮恶贼不会放过自己,与其带他们出了林子再被乱刀砍死,不如硬气一把,说不定阎王爷念在他为民除害的份上,下辈子就允他生在温饱不愁、有爹有娘的家里。

可他没有变成一锅肉汤,而是被不知僧给救了。

“我无名无姓,师父就让我随他俗家姓,他于我有再造之恩,亦师亦父。”应如是转身,直面裴霁那双冷锐的眼睛,“我这一生,最不愿背叛的人就是他。”

虽是裴霁有心试探,但也没想到会听见这样一番话,过了好一阵才问道:“是不愿,而非……没有?”

应如是没答他这句话,只反问道:“你呢?师弟,你拜入师父门下已有八年,当真没有过二心吗?”

裴霁当即就想回一句“没有”,可在四目相对刹那,他陡然明白过来——这个被夜枭卫追缉四年的叛徒能够站在这里,全赖自己为其隐瞒,甚至没有秘密上报给不知僧,而这无疑是触犯禁令的。

他的脸色青了又白,在这一刻隐隐有些后悔起来,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应如是也见好就收,转身为任天祈的尸身盖上了白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