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去兮(121)

作者: 青山荒冢 阅读记录

话音刚落,厅外便出现了一排佩刀执剑的卧云山庄弟子,他们站如青松,面无表情,刀剑尚未出鞘,战意已结成密网笼罩住了整间大厅。

那几人见了,心头都是一震,还想开口的都被同伴拉住,悻悻然退回人群,站在角落里的两名捕快也变了脸色,再看向水夫人时,神情已跟方才大不一样了。

李义轻咳一声,出来打圆场道:“水夫人所言甚是!任庄主之死,卧云山庄上下无不伤心,我等亦同悲同忧,何况人命关天,牵涉极大,诸位都是江湖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是不愿蒙受污名,纵容凶手逃脱罪裁!李某忝为任庄主故交,既要查问案情,请自某而始!”

这些话说得掷地有声,不知情的还当他跟任天祈是刎颈之交,水夫人眉头微皱,便是她也吃不准李义此番的来意了。

第七十五章

厅堂内的明流暗涌,自然波及不到先行离开的裴霁等人。

程素商先带他们去了风云堂,这里已经被封锁起来,裴霁来到漆桌前,兵器架上果然只剩下了那柄宽刃重剑,旁边还站着一个面生的青年人,想来是昨晚在此值夜的弟子。

他问了几句话,此人的回答与程素商先前所言对照无误,任天祈的确在三更天时来过一趟,同值夜弟子说过两句勉励之词,拿了柳叶刀便走。

“月黑风高,灯火昏暗,你能确定是任庄主?”问话时,裴霁紧盯着面前之人的眼睛,不放过一丝神色变化。

这人被他问得一怔,随即愠怒道:“谁敢在卧云山庄里冒充我们师父?就算有面具遮挡,我也认得出他老人家的身形步态,何况他还唤过我的名字呢!”

如此说来,水夫人、程素商的证词被进一步确认为实,任天祈遇害的时间和地点也有了明晰线索。

一行人走到外面的大花园里,裴霁曾在这里与任天祈交手,知道园中有四方通道,前方是山庄正门,后面是他们的来路,左右两边都可通往客院。

程素商将一份地图交给裴霁,道:“近些天来客众多,客院都已住满,其中不少院子是围绕后山而建,趁夜上去并非难事,但以塘边苔痕为据,住在这五处独院的人嫌疑最大。”

裴霁定睛看去,这图画得算是详细,几乎将整座后山的山路走向和附近院落的位置都绘了上去,程素商用朱砂笔将她说的地方一一点明,还在旁边做了标注,裴霁跟李义的名字赫然在上,另外三个都是前来道贺的掌门人。

目光在李义的名字上一顿,旋即略过,单从这份地图上看,裴霁的客院最偏远僻静,离小池塘也最近,想是任天祈有意安排好的,难怪案发后程素商会对他死咬着不放。

裴霁沉吟片刻,道:“五间院子,除了本官下榻所在,其余四间院子分别坐落于两个方位,也就是有三条路可以前往后山那方池塘,而从风云堂过去有个岔路口,不论向左还是向右,都得经过两间客院,再行上山。”

程素商颔首,低声道:“从哪条路开始搜?”

裴霁抬头看了眼天色,日头已经有了偏西之势,遂道:“一起吧,本官分三个帮手给你,你也拨一队人手给我,各选一条路出发,在小池塘边会合。”

说什么帮手,不过是裴霁放在她身边的眼线,好在他算是公平,允准程素商的人跟随左右,是以没有二话,很快择定方向,到了岔路口便各自行动起来。

裴霁选的是左边那条路,穿过月洞门和长廊,眼前就出现了一条石径,同地图上绘制的并无出入,疾步走了一阵,山体渐明,道路两边各有一间独院,位于裴霁右手边的正是李义客居之所。

此时,山庄的各个通道都有精锐弟子把守,客人们皆被请去了大厅,院中只有他们带来的人留守,不得擅离半步。

裴霁敲开院门,跟李义同住的还有八名金鳞坞高手,他们正在院里说着什么,冷不丁见到这尊煞神推门而入,纷纷站了起来,面色也不甚自然。

一名捕快走上前,向这八人询问昨夜的情况,裴霁抱臂在旁,听他们说“戌时归,亥时歇,彻夜未有人外出”,突兀笑了一声,引来众人侧目。

有人不悦地问道:“裴大人笑什么?”

裴霁当然是笑他们睁眼说瞎话,这里的布局与他住的地方没什么不同,都是一进一出的院子,一间主卧带两个耳房,李义昨夜既有出行,这八人不会不知,如此欲盖弥彰,岂不可笑?

然而,裴霁没有当面戳穿这个谎言,笑过之后转身便走,直奔山路去了。

既是搜查,便不可走马观花,好在他们人手足够,进山后边走边探,途中互相监视提防,倒也不至于错漏踪迹或是被人钻了空子,只是这一通搜查下来,竟是没有发现可疑痕迹。

难道任天祈不是在这条路上出事的?裴霁皱着眉,身边忽然传来“啪”的一声脆响,转头看去,原是一名年轻弟子伸手拍掉了飞到脸上的苍蝇,见有目光投来,连忙在衣服上蹭了下手,不敢再动了。

山中多蚊虫,算不得什么要紧事,其他人也挥手赶开嗡嗡乱飞的蝇虫,正要继续前行,却听裴霁发话道:“看看这些苍蝇都在何处聚集!”

春末夏初,天气慢慢热了起来,苍蝇也会变得出没频繁,可他们这一路走来,遇到最多的是飞蚊,独在此处发现了许多驱赶不散的苍蝇,实在有些古怪。

裴霁一声令下,其他人即便面面相觑也得依言而行,很快发现这些苍蝇多是在一个方向飞舞起落,那里有棵大树,树下横着一截被虫蛀空的枯木,他们走近一些,惊起不少蝇虫,恰好有风吹来,隐约闻到了腥臭味,有人惊呼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