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去兮(90)

作者: 青山荒冢 阅读记录

十七岁的少年,生得一副眉清目秀的好模样,穿着月下白的衣裳,俨然是位出身良好的读书郎,事实却并非如此,十九是乡下人,老家在景州城外的一个小村子里,从来没见过爹,与娘亲相依为命,十岁那年娘亲病逝,他就成了孤儿。

然而,比起那些流离失所的丐童,十九又足够幸运,娘亲过世不久,便有一对善心的夫妻寻上门来,说是与他娘有故,帮忙料理了娘亲的后事,十九想着家中也没什么可留恋的,遂跟着他们进了城,一晃眼已是七年。

老爷和夫人待他很好,不仅供他吃穿住行,还让他继续念书,新朝至今未复科举,十九也就歇了出人头地的心思,只想回报这份涌泉之恩,于是去学了医术和算术,也帮着照看产业,上回老爷过来,对他好一番夸赞,还提拔他做小管事。

再过几天,老爷的生辰就该到了,十九提前半年托相熟的药铺掌柜准备一份小礼,昨儿个总算得了消息,今天又是夫人亲自过来查账的日子,他一早去取回来,正好当面拜托夫人转交。

思及此,十九忍不住加快了脚步,从来没觉得一条街有这么长,好不容易赶到了徐记药铺的大门口,额头和背后都出了薄汗。

景州毗邻西陲之地,不适合某些药材的种植生长,城里做这行生意的本就不多,能弄来好药材的更少,徐记药铺算是其中佼佼者,掌柜的长得白胖,却跟猴儿一样精,无论多么难得的药材,只要买主出得起价,他都想方设法给弄过来。

刚一进门,就见柜台前已经有了一位客人,三旬左右年纪,一身鸭蛋青的宽袖布衣,瞧着面生,脸色苍白。十九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哪知对方很是敏锐,忽地转头看来,那眼神如剑一样冷厉,吓得他一激灵,连忙后退一步,险些摔倒。

好在这道目光一扫即收,那人朝他微微颔首,笑容虽淡却算得上温和,十九这才松了口气,还以一礼。

是个江湖人。十九心里想到,景州城最近陆陆续续来了许多生面孔,当中一大半都是江湖人,幸好他们各有顾虑,没闹出大乱子来,还是得小心为好。

“这位客人,您的药丸已经制好了,还得阴干装瓶,劳烦您再等上一会儿。”

布帘掀开,药铺掌柜徐康从后堂走了出来,先跟布衣男子说明了情况,而后看见了十九,笑道:“哎呀,小兄弟来得这样早,昨夜怕不是没睡好吧。”

十九跟他打了两年交道,被打趣了也只是一笑,见那布衣男子侧身让开,便上前道:“徐掌柜,我应约来取货了。”

“早知你心急,已经备好了。”徐康大笑,走到柜台后面拿出一个精致的长木盒,十九屏住呼吸,亲手将锁扣打开,一株品相极好的大山参便出现在他眼前。

参长尺许,外观若人形,皮老而黄,重七两半,参根粗短且展,其须清疏而长,珠点明显,属实是难得的佳品。

生意人惯会察言观色,徐康见十九面露喜色,不无得意地道:“此参出自北地龙牙山侧峰,少说有百年参龄,若是送往开平,那些达官贵人必定争相购入,老兄我是费了好一番功夫,用上许多人情,这才将它弄到了手。”

这话虽有夸大之处,但也大差不差了。

十九是识货的人,爽快掏了三张银票,徐康却不急着收,笑道:“且慢,小兄弟你还得加五十两。”

闻言,十九先是愣住,继而皱着眉道:“徐掌柜,我们先前已经说好了价钱,现在你却要坐地起价,生意不能这么做吧?”

“这可不敢!”徐康连连摆手,又指向盒子里的人参,“当初你过来下订,要我帮忙寻一株上好的百年野山参,按参龄算价,一两银子一年,另有三成参价作为酬劳,是也不是?”

十九道:“不错,统共一百三十两银子,多出来的五十两从何说起?”

“当然是因为这参龄远不止一百年!”徐康收起笑容,正色道,“小兄弟你也算是行家,当知品参要看须、纹、皮、芦、体五形,这株人参可有一处不好?”

睁眼说瞎话这种事,十九是做不出来的,徐康继续道:“不瞒你说,单是将它收购到手,我就花了一百两银子,若按原价卖给你,这笔生意就算血亏,就算加价五十两,也是看在你我的交情上,赚的不过一点辛苦钱。你若是同意,我们今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倘要不肯,那就请小兄弟打道回府,这株参我自留了。”

这番话算是合情合理,十九却犯了难,他出身不富,能凑出一百三十两银子已是极限,可要放弃这株参,再寻别的寿礼就来不及了。

却听旁边那布衣男子开口道:“依徐掌柜之见,此参年头几何?”

徐康一怔,旋即笑道:“约莫一百三十年吧,否则我至多花上六十两。”

“徐老板好眼力,只是……”布衣男子话锋一转,“参龄虽有一百三十年,但在下认为,它不值这个价钱。”

十九吃了一惊,徐康也愣了愣,忍着怒气道:“客人莫非以为我弄虚作假?”

“不敢,这参的确是好参,徐掌柜方才所言也并无差错,唯独漏了一点——”

顿了顿,布衣男子征得徐康的允许,伸手将那株参从盒子里取了出来,指着芦头上的须子道:“这是不定根,又叫参艼,由此可分辨人参生长的环境,此参芦似雁脖,艼若枣核,确实是野山参。”

徐掌柜眉头一松,正待说话,又听他道:“只不过,野山参的艼多是自然下垂,此参却有为数不少的朝天艼,说明它没能在山野间生长足年,而是提前被人移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