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拆迁,我有一栋楼(11)

作者: 福红妆 阅读记录

其实是想学师,万一学得好,说不得也能出去摆摊呢,就算学得不好,自己做饭也能好吃点。

但都在厨房里怎么能行,不卫生不安全啊!人多就容易出事,而且随便顺点肉菜,她都发现不了。

江灿不惯着别人,都在院子里等,厨房不让人进来。

隔壁的邻居吐槽:“不就是看两眼吗?小气吧啦的。”

江灿懒得搭理,当没听到,等饭菜做好以后,盒饭先卖出去了五份,一份五块钱,一大勺米饭和两菜一汤。如果自己带餐盒的,就多给盛一块肉。

邻居们都自带餐盒了。

那一块红烧肉可不小呢。

等到十点四十,江灿直接撵人,锁了门去轧钢厂门口卖饭,路过街口时,江灿亲亲热热的和周红玲打了招呼。

打烧饼的大娘看到江灿去轧钢厂卖饭,高兴的不行。

这里少一个卖饭的,她生意就要更好一些呢!

轧钢厂是万人大厂,更是热闹,路口都是摆摊的,卖什么的都有,江灿来得晚,前面根本没有位置,她只能找一个有些偏又比较靠后的地方。

如今失业率高,很多下岗工人都开始做生意,卖饭是小本买卖,选择这个的人也多。

江灿有些担心这偏僻的位置卖不出去饭菜,不过多想无益。

又过了一阵子,轧钢厂里铃声响起,下班了。

不愧是万人大厂,人是真多,乌压压的一群人,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是步行,三三两两的朝着小吃摊挤去。

小吃摊也热闹,纷纷叫卖着自家的东西。

江灿掀开两个小木桶的盖子,香味一下子就出来了,她本来担心自己位置靠后,怕是不好卖,但别人眼尖啊,她这么漂亮,在乌泱泱的一群人里,太显眼了。

她这边很快就围了一群人。

只要有人过来,看到那两个木桶里的辣子鸡和红烧肉,就能挪不动脚。

江灿很快卖出去了第一份,“好吃您再来啊,晚上还有卤菜。”

有了第一份,后面就更顺利了,她一边收钱,一边打饭,反正跟前的人就没有少过,也有人打听江灿多大了,住在哪里,江灿就告诉别人,她已经结婚了。

红烧肉很快卖完,辣子鸡还剩下一份半,卖给了一个年轻的姑娘,三块钱包圆。

江灿看着一干二净的饭菜,摸着鼓鼓囊囊的钱包,心里美啊,她也没数到底卖出去多少,肯定得有五六十份的。

这钱真好赚,她可太高兴了,等会儿就去搪瓷厂!!!

她迫切的想要打听更多更有用的消息。

“江灿。”

听到有人喊她,江灿抬头看去,一个中年男人站在不远处,他穿着白衬衣和黑裤子,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很是儒雅。

是江灿的高中班主任老师孙文峰。

江灿站直,喊了声:“老师。”

孙文峰走过来,看着她欲言又止,最终叹了一口气:“学校门口的几间门店是学校的,我替你周旋,让学校便宜租给你,你不如去门店做生意,不用风吹雨打,也更稳定。”

江灿是有些心动点的,守着学校门口做生意,会很赚钱,不过她还是拒绝了:“谢谢老师,您已经帮我很多了。这里卖饭就挺好的,也自由。您吃饭了吗?我请您吃饭。”

就她的名声,学校怎么可能租给她。

就是租给她了,那些学生家长也不会同意的。

他们会闹腾的更厉害,让她做不成生意,也让孙文峰难做。

孙文峰:“我吃过了。你快回去休息,累得不轻吧。你不愿意在学校旁边,那我再想想办法,你师娘是轧钢厂的,我问问她有没有路子能让你去轧钢厂食堂卖饭。”

江灿感动的眼圈都红了,“老师,您不用为我操心了,我真挺好的。”

高中三年,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班主任照顾了她太多太多。

她第一份家教工作,就是班主任给她介绍的,她赚到了比刷盘子更多的钱,能交学费生活费,也能买更多的教材资料。

她没敢与孙文峰说她准备复读的事情,她怕找不到学校,凭白让老师失望。

等孙老师进了轧钢厂后,她骑着自行车离开,心情很是沉闷,被学校开除时的记忆再次涌上来,她深吸一口气,这些都不算什么,现在最重要的是搪瓷厂的家属楼,她直奔搪瓷厂。

搪瓷厂挺远的,骑车过来花了快二十分钟,她在附近晃了一圈,听路边老太老太太聊天,大家都是怨声载道的,厂子效益不好,工资都要发不起了,大家都怕厂子倒闭。

江灿打听到了姜美云家的位置,等到了她家楼下,仰头看着五楼,这爬上t去老费劲了,筒子楼还是共用水房和厕所呢。

哪有商品房住着舒服。

大老板为啥要高价买这里的房子,还一买就是两套。

她越发觉得里面有情况,这里的房子以后肯定很值钱。

她又找了几个小孩,用糖哄着对方套话,也不用问别的,就问家里日子过得好不好,有没有添置什么家电,有没有吃好吃,有两个小孩子说最近家里添了大彩电和洗衣机,而且吃的可好了,他们想要什么家里给什么。

这两孩子并不是姜美云两家的孩子。

卖房子的人家不止两户。

有人在高价买房。

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批人。

她心事重重的骑车回家,她想知道是什么人在买搪瓷厂的房子。

这非常重要。

光有猜测不行,必须要有确切的证据。

万一是搪瓷厂的工人想卖房子,放出消息说要拆迁,钓别人高价买房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