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拆迁,我有一栋楼(94)
沈浪又花了六万五买了两套搪瓷厂的房子,并把高利贷一次性还清了。
两人手里已经有五套房产,不准备再继续购买。
如今**下台,政策可能会变化,万一搪瓷厂不拆迁了,这五套房子可就砸手里了。不过两人如今收入可观,就算砸手里,也不至于影响生活。
实在不行就出租,两人生活依旧富足。
江记饭店的生意极好,方圆已经能够出师,他那厨艺几乎复制粘贴了江灿的厨艺,只有嘴刁的能吃出来区别,普通食客吃着都差不多。
江灿给他涨了工资,每个月五百,另外拿两成分红。
饭店里的账都是黄小玲在管着,她偷偷跟江灿道:“老板,你放心,我一定把咱们饭店的账管的严严实实,保证差不了一块钱。”
江灿笑:“谢谢黄会计。”
黄小玲有些不好意思,“我才上几天课。”
彭慧来了好一段时间,她心眼活,知道方圆和黄小玲都不是江灿亲戚,还得江灿这么照顾,她更是勤奋认真,把活干的细致干净,玻璃擦得能反光,桌子更是一层不染,抹布拖把都是干干净净,一天洗几遍。
江灿看在眼里,给彭慧加了二十块钱工资,让她继续努力。
彭慧高兴极了,她如今月薪二百,那可是高薪了!还管吃管住,饭店里的剩饭也能带走,她经常带回去给家里人加加餐。
秣陵一中的老校长来了江记饭店找她,先感谢江灿上次提供的试卷t,又说道其中几张试卷是秣陵一中的月考考题,已经找到泄露考题的老师,被秣陵一中开除了,最后才问道:“小江同学,你准备复读还是去豫大读书?”
江灿还挺喜欢老校长,说话做事干脆利索,她道:“之前我去过豫大,被老师和保安多次驱赶,虽然豫大学生都非常优秀,乐于助人,但我还是不喜欢豫大的环境,我准备复读,明年去京城读书。”
每个地方都有蛀虫,但一个校领导在面对有人怀疑学生档案问题时,不确认调查就能直接出公告,足以说明问题。
而且,这都三天了,豫大什么都没说,这是觉得她肯定会去上学吗?
也对,豫大是豫省名校,一个市也没有多少个学生能考上的,反正寥县只有江灿和一个复读班的男生考上了。
江灿如果不去读书,说不定明年都考不上。
但江灿心里有谱,她今年能考上,她明年能考上更好的学校。
老校长就明白了,这小江同学心里有火气呢,他也没劝,笑着问道:“小江同学还愿意去秣陵一中复读吗?”
江灿点头:“愿意。”她也提了条件,她如今也忙,肯定没办法天天在教室里学习,她保证,绝对不影响成绩。
老校长:“只要你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你天天不去教室都行。要是成绩退步,就得按部就班的上课,总不能明年比今年考的还差。”
江灿:“我下周一去学校报道。”
老校长高兴:“好!”
明年的升学率有了!
老校长被江灿强留吃了午饭才走,临走时,还给江灿一沓子试卷,让她天天做试卷,不会的习题攒起来问老师,决不能荒废学习,眼见着就要高考了,一天的事情都不能浪费。
江灿送老校长离开后,拿着试卷看了看,开始做题。
下午被徐娆拉着去看了装修进度,该砸的墙都砸了,水电也改好,地板已经铺好在晾了。定制的桌椅板凳都在赶工做,锅碗瓢盆都是从海城定的,如今都在往这边发货,十来天就能到。
招牌都在定做。
江灿:“什么招牌?”
徐娆:“火山火锅店,名字红红火火!肯定大卖。”
江灿唇角抽了抽,火山灿?她想了想道:“火焰山?”
徐娆也觉得这名字好:“行!”
厨师也在选了,得选靠得住的,开业之前得把方子都学了,总不能以后都让她来炒火锅底料打手工丸子吧,那她能累死。
都当老板了,谁还爱干这些。
没看她现在把江记饭店做饭的活都给了方圆吗!
还得寻找靠谱的养殖场,每天送牛羊猪肉、鸡、鱼等食材,必须保证食材新鲜安全,他们还没有找呢,夏文找过来了,问江记饭店都需要什么食材,他能送货上门,并保证给江记饭店提供最好的肉类。
夏文家的养猪场在县里都是出名的,养的猪比别的猪肉香,连带着养的还有鸡鸭鱼,没有养牛羊,但他人脉广,都能供货。
江灿和徐娆看了夏文提供的肉类品质,当场拍板定了下来。
以后三个饭店都由夏文供货。
徐娆的麻辣火锅店也改名为火焰山火锅店分店,并把店里的利润分给江灿三成,先一步用上了江灿的各种方子。
这家门店生活很好,每天纯利润在1000-1200,三成利润就是300-400块钱,等用上了江灿的方子后,生意更加火爆,利润达到了1500元,不过饭店太小了,根本坐不下那么多人,火锅换台率又低,最高也就赚这么多了。
徐娆如今每天都期待着新店开业,那饭店足够大,人流量也足够多,如果上下两层楼都能坐满,小桌每桌消费50元,包厢大桌能消费100-200之间,如果能坐满,那每天的消费额恐怕能达到5000。
她吸了一口气,利润也得有三千。
当然,她就是这么想想,那么大的店,哪能爆满!
这天中午,江灿在饭店忙活,听到客人们说起了寥县的大事,据说搪瓷厂要拆迁了!
说话的年轻男人得意洋洋,“最近不少人找我打听,想买我家的旧房子,都出到三万五千块钱了,不过我爸妈都没同意,就等着拆迁呢,我们家房子三室呢,估计能赔一百多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