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绿茶成长实录[七零](103)

作者: 傅延年 阅读记录

曲灵也很激动,握住她的手,笑着说:“真的啊,能在首都见到老乡,太高兴了!”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虽然没有执手相看泪眼,但也是欢喜非常,两人聊了好一会儿,其他几人才插得上话。

跟曲灵互相通了姓名,做了自我介绍,曲灵心里头便有底儿,这边这几位,都是不个色的正常人。不多一会儿,另外一个人也回来了,曲灵跟她聊了几句,立刻得出结论,这也是个好相处。

“你们宿舍真好,大家都很好相处。”曲灵有些羡慕地说。

她的老乡,也就是名叫白小梅的女同志顺口说,“要不你搬到我们宿舍来住,正好有一个空床,这样咱俩就能一块了。”

女同志哪儿有不贪伴儿的?大家虽然相处得还行,但认识还没有几个小时,要说有多熟,也没有,忽然来了个老乡,说着熟悉的方言,聊着共同话题,怎么不让人惊喜?

白小梅恨不能跟这位老乡吃饭、睡觉都在一块。

曲灵惊喜:“能行吗?我倒是愿意,你们宿舍其他人能不能乐意啊?”

白小梅一副“看我的”表情,提高声音,朝着大家问:“同志们,我想着,让曲灵同志搬到咱们宿舍来住,你们同意不?”

都这么问了,谁能不同意,不就是得罪人吗?其他几位纷纷表示“同意,欢迎”,于是白小梅就跟着曲灵一块,乐颠颠地去

找宿舍管理员。

第44章

刺头这种私下里调宿舍的事儿,只要双……

这种私下里调宿舍的事儿,只要双方商量好,宿舍管理员是不会有意见的,只不过是将310的钥匙回收,把311的钥匙给了曲灵一把,再在入住登记册里将曲灵的名字在310宿舍名下划掉,写在311那里。

齐活了!

两人在门口分开,曲灵去310宿舍收拾自己的东西,白小梅则回311宿舍将那张空着的床铺收拾出来--大家把一时半会儿用不到的东西都堆放在了那张空床上。

曲灵进了310宿舍,一推门就看见那母女三人挤在一张床上睡得正香,李招娣半个身体悬空着,李招娣的妈妈挨着墙睡着,母女两个此起彼伏地打起了小呼噜。杨明月不知道去了哪里,剩下几个人或坐或躺,面色紧张,小心翼翼,鸟悄的,都不敢发出声音。

听见曲灵进来,何春莲轻轻“嘘”了一声,说:“小声点,那小孩睡得不稳,有点声音就哭闹。”

曲灵心里头哂笑,点点头,便看见宿舍里唯一的一张木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那小孩子的东西,椅子上明晃晃地晾了两片看不出颜色的尿戒子,稍微近一些,就能闻到骚哄哄的味道。

曲灵便和其他几人说:“同志们,隔壁宿舍的白小梅是我的老乡,我俩刚才聊了一会儿,她非得让我住到他们宿舍去,我不好拒绝,这就搬走了。”

“啊?你要搬宿舍啊,这才住进来。”何春莲惊讶地说。

秦桦和官凤英也是惊讶得不行,“你就在310住着呗,反正就在隔壁。”

他们和曲灵相处不到一天的时间,但对她印象极好,一听说她要走,都有些淡淡的不舍。

曲灵将才清空不久的提包拿出来,开始收拾东西,说:“我也舍不得你们,可实在是盛情难却。我就住隔壁,没事儿我就过来串门,你们不会不欢迎吧。”

“当然欢迎。”几人齐齐地说着,挽留的话就被堵住了,见她去意已决,只好开始帮着收拾东西。

曲灵爬上床,将新挂好的蚊帐拆下来,再将床铺卷起。

311宿舍的同学们也都过来了,准备帮着曲灵拿东西。

310跟311宿舍的同学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便又互相做着介绍。班里总共就这11名女同学,天南地北地相聚在一个班里,都想好好相处,渡过这三年的时光。

人一多,就没有注意音量,大家的声音就大了起来,不一会儿,睡在下铺的小男孩就吭吭唧唧地哭起来。

李招娣和她妈妈都醒了,忙不迭开始哄孩子。哄了一会儿,还不见好,李招娣妈妈浑浊的目光透过厚厚的头帘,就投射到了笑声比较大的贾冬梅身上。

贾冬梅是311室的,说话比其他人都高了个调门,并未察觉这落在自己背后的目光。李招娣清清嗓子开口了,“那个,同学,能不能小点声,我弟弟在睡觉。”

她的声音不算太大,起初大家都没有听见,她两说了好几遍,才有人捕捉到了她的声音,停下来看向她,才听清了她说的是什么。

“弟弟?”贾冬梅纳闷地开口,他们进来时,只瞥到下铺躺着两个女人,其中一个穿的太少,他们也没好意思使劲儿看,并没看见最里面还躺着小孩子。她的目光从李招娣划到旁边的李招娣妈妈脸上,立时吓得一缩,连忙将目光收回,用目光询问310宿舍的其他人,这是谁。

曲灵忙低声说:“咱们回头再聊,麻烦先帮我收拾东西吧。”

贾冬梅,还有311宿舍的白小梅、刘卫东、王芳芳这才收回好奇的目光,也不敢再多说话,麻利地拿了曲灵的东西,就离开了310室。

人多力量大,曲灵的那些东西,一人拿一点,一趟就拿完了。曲灵最后离开,将写了自己名字的木头牌子也拿走了。

等众人到了311室,才敢大声说话,纷纷追问那位妇女和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官凤英主动解答了311众人的疑问,几人听完了,都对这对母女表示了同情。家庭条件优渥,来自于津门市干部家庭,本人也是干部身份的刘卫东说:“看他们母女三个挺不容易的,要不,我们发动同学,给他们捐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