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绿茶成长实录[七零](162)

作者: 傅延年 阅读记录

“谢谢你们来看我。”刘华发红肿胀的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来,看起来有些蔫耷耷的,脸

上多了些许细纹,鼻头上冒着细密的汗珠,她掀开被子就想要坐下来,却被张秘书媳妇黄姐一把按住,帮着将被子给她盖回去,说:“你就躺着吧,可别着凉喽,你第一胎,一定得坐好月子,要不然落了病,就只能等下一胎的时候再养了。”

刘华没再动,跟黄姐聊了几句后,目光一一略过在场的人,最后停在了曲灵身上。

曲灵进来之后,往旁边挪蹭了下位置,没站在沈春燕旁边,这会儿带着笑容,目光落在床边小木床里的小宝宝身上。

孩子这会儿睡着了,两只小拳头呈投降状,放到脑袋两侧,小嘴巴嘟着,嘴边好似还有口水,湿润润的,可爱极了。

“小曲,你也来了?”

被刘华点名,曲灵视线从孩子身上移开,落到刘华身上。

这会儿,其他女同志们慰问完刘华,也都围到孩子身边,小声讨论着孩子长得像谁,白不白净,胖不胖之类的话题。

曲灵便走到了床边,叫了声:“华姐。”

刘华点点头,小声问:“最近这段时间咋样?”

曲灵迟疑了下,开口说:“还行。”

刘华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来,转了个话题,“你今天怎么跟黄姐还有沈春燕他们一起来的?”

曲灵也如同刘华那般的小声回答,说:“华姐你知道的,我在局里没认识几个人,我听说肖哥让他媳妇来给你下汤,就拜托他,让带我一块来,没想到张秘书的妻子也一块来了。”

刘华点点头,对她的回答很满意,说:“这段时间,不求你有功,别给我惹事就行。”

曲灵答应着。

这会儿,正好有位女同志问刘华孩子吃奶情况咋样。

刘华转头去回答她的问题,曲灵趁机让出床边的位置,往后站了站。

不多一会儿,张秘书的媳妇黄姐就提出个告辞,刘华也没有挽留,曲灵便也跟着出门去了。

隔天,是个周五。张秘书抱了个三四岁小孩子进来,吩咐着肖鹏和曲灵将两张椅子对到一起,又铺了坐垫,做成一个小床,将孩子放在上面,用毛巾盖住小肚子。

肖鹏小声跟曲灵说:“这就是潘局的儿子。”

潘局长的妻子常年在外地,据说是担任着当地政府部门的要职,两人结婚晚,要孩子也晚,潘局四十多岁的年纪,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

潘局长想让妻子调回来,分出些精力照顾家庭还有孩子,但她妻子不愿意,外地比燕市优势明显,即便是按部就班晋升,也是前途无量,可回了燕市,就只能降级安置,之后再想有所发展,就非常困难。

两人为此经常闹矛盾。妻子所在的地区条件自然没有燕市好,所以就把孩子留在燕市。潘局找了家里的亲戚过来帮忙照顾孩子,他又比较忙,孩子的事情更多是张秘书在处理。

今天潘局长有个十分重要的外事会见,是绝对不能缺席的,在临出发之前,接到了幼儿园打来的电话,说孩子发烧了,偏偏那位带孩子的亲戚这两天有事不在,他就只好将最信任的张秘书留下照顾孩子。

张秘书迅速带着孩子去了儿童医院,打了一针,烧褪去了,才把孩子抱了回来,他这边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处理,晚一些时间,等孩子好一些,他还得去和潘局汇合。

孩子躺在那里,小小的一团,肉乎乎的小脸蛋发红,睡得皱着小眉头,“呼哧呼哧”地快速喘气,像个小青蛙一样,挺让人心疼的。

只垫了坐垫的椅子到底不舒服,孩子躺上去一会儿就开始不停地翻身,撞得凳子摩擦地面“咚咚”地响。

张秘书只好又把孩子抱在怀里,大概是张秘书太瘦,骨头硌得慌,孩子依旧不舒服,但被他胳膊束缚住,孩子动不了,不一会儿就“吭吭唧唧”地哭了起来。

肖鹏自告奋勇地跑过去,将孩子抱在怀里,可不知道是因着孩子对他的味道不熟悉,还是因着身上有烟味,孩子不舒服,哭得更大声。

张秘书没办法,只好放下手中工作,接过孩子,站起来轻拍着孩子的屁股,不停走动着,嘴巴里头发出“奥奥奥”的声音。

孩子的哭声渐渐小了下去,不多一会儿,又传来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张秘书松口气,曲灵和肖鹏也松口气。

肖鹏小声跟曲灵说:“我们家老大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一生病就整宿整宿睡不着,我跟我媳妇就轮班这么哄她,唉,孩子生病,最难受的是大人。”

曲灵没照顾过小孩子,但是看着小小的孩子这样难受,她也跟着揪心。

忽地,放在张秘书桌子上的电话响了,声音有些刺耳,孩子被吵醒,又吭吭唧唧地哭了,距离比较近的曲灵连忙跨步过去,伸手将孩子接过来,学着张抗美的样子,掂着,晃着,哄着。

孩子立时就不哭了。

张抗美连忙接了电话,过一会儿后,放下电话,说:“我先得就得去跟潘局汇合,有一份很重要的文件忘了带了。把孩子交给你,行吗?”

张抗美有些担心地看着曲灵。

在同意曲灵接替刘华岗位之前,对她做了深入了解,知道她是家里的独生女,独生女在这个年代极为稀少,也就意味着没有照顾弟弟妹妹的经验,她又是个没结婚的大姑娘,很容易让人怀疑她带孩子的能力。

曲灵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孩子,小家伙睡沉了,小脸紧贴在胸口处,小眉头都舒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