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绿茶成长实录[七零](34)

作者: 傅延年 阅读记录

“她自己去的吗?”曲灵确认着。

黄春妮:“她自己去的,我问她认不认识路,她说鼻子底下长着长嘴,不认路会问人就行。”

曲灵不由得着急起来,曲奶奶来城里的次数有限,每次都是直接来家里,去供销社、百货买东西都得有人领着去,从来没自己单独出过门,更没去过老姨家,矿区距离小姨家所在的棉纺厂老远了,这要是走丢了咋办?”

曲灵又问:“我奶几点走的?”

黄春妮没手表,抬头望了望天,说:“估摸着是两三点的时候。”

这会儿都5点了,出去两三个小时了。曲灵也顾不得什么,重新背上水壶往外走,想了想,又进去拿了手电,“二婶我去找找我奶。”

黄春妮也有些急,“我跟你一块去。”

曲灵忙拦住她,“二婶你留家里,我奶回来了,就让她在家里等着。”

曲灵急匆匆出了矿区,等了五六分钟,等到了一辆开往市里的公交车。车上还有座位,她也没坐,就站到车子中间,交换地盯着车子两边。

一路上,都没看见曲奶奶的身影,过了半个多小时,她在棉纺厂站下车。

奶奶不知道李五梅家的地址,但知道工作单位,要是找人,肯定会先来单位。

正是棉纺厂下班的高峰期,步行的,骑着自行车的,往出涌的人潮聚在门口。

曲灵在四周围仔细找了一圈,没见到熟悉人影,便敲了敲门口保卫处的岗亭。

“叔儿,跟你打听个事儿,下午有没有一个老太太来找生产车间的李五梅?”曲灵大概形容了下曲奶奶的外貌。

岗亭里的人探出头来,回答说:“是有这么个老太太。”

曲灵一喜,接着问,“那叔你知道这会儿老太太去哪儿了不?”

岗亭里的人寻思了一会儿,说:“我通知了生产车间,李五梅不一会儿就赶过来,带着那老太太走了,八成是回家去了。”

曲灵心下顿时一松,见到了李五梅就好,起码人不是走丢了。

她连连道谢,又往李五梅家赶去。

老姨李五梅家不远,在棉纺厂附近的一处民房里。她嫁的是个坐地户,老辈儿留下来的房子,方方正正的北方民居,住了三代十多口人,居住环境稍显拥挤。

院门大敞着,她进了院,就有在院子中做饭的人看见了她,“呦,是曲灵啊,你咋也来了,来接你奶的吧?快进来,她在你老姨屋呢。”

这是李五梅的大嫂子,曲灵很少来这里,自然接触不多,但也认识的。

曲灵跟李三梅的关系不好,跟李三梅的亲妹子李五梅也就不亲近。当初,李三梅就是想要抱养李五梅家的儿子的。

曲灵叫了一声:“大娘”,又跟院子里的其他人微笑点点头,便朝着李五梅的屋子去。

屋门关着,里面静悄悄的,几乎没有声音传出来。

曲灵敲敲门,里面传来李五梅稍显警惕的声音:“谁?”

曲灵回答:“我,曲灵,来找我奶。”

曲灵轻轻推了下门,门居然被反锁了,稍等了一会儿,李五梅才过来开门,身后跟着曲奶奶。

“你咋来了?”曲奶奶瞧见孙女,有些惊讶。

曲灵:“我怕你找不到路,过来接你。”

曲奶奶有些紧绷的脸庞立刻就露出了笑容。

李五梅有些不阴不阳地说,“还是你们祖孙两个感情好。”

她看见了曲灵,也没挤出一丝笑容来,显然刚刚与曲奶奶的谈话并不愉快。

曲灵只跟她点了下头,并没有接话茬,而是问着曲奶奶,“聊完了没?二婶煮好棒子米粥了,等着我们回去吃。”

曲奶奶朝她笑笑,说:“不急,这种天,凉了更好吃。”说着,她反客为主,拉了曲灵进到了里屋。

李五梅住的是西厢房,明暗间的结构,将里外屋的结构区隔成了一个个小小的房间。正屋敞着门,其他的房间门都关着,想来她的子女们在里面,但并没有人出来打招呼。

李五梅家的子女从小就对曲灵充满着敌意,曲灵一直都不

懂是为什么,现在才明白,应该是怨恨自己占了他们的位置。

曲奶奶让曲灵在正屋的椅子上坐下,又问她渴不渴,曲灵摇摇头,拍拍背着的水壶。曲奶奶又问她饿不饿,曲灵饿了,很饿,但在别人家,是不可能说饿的,依旧摇摇头。

曲奶奶便不再管她,转向又面向将门关好后,走进来的李五梅,说:“那是你三姐,你两姐妹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有啥好东西都惦记着给你家这三个孩子,她去哪儿,咋可能不告诉你?”

李五梅嗓子有些哑,无奈又生气地说:“亲家母,还要我跟我说多少遍?我是真的不知道,她没跟我说,她走了的事儿,还是你说了,我才知道的,你找我要人,我还想找你要人呢!”

曲奶奶压根就不信她的话,说:“你可别骗我这乡下老太太,你要是听我说了才知道,早就炸翻天了,还能心平气和的跟我说话?”

李五梅见骗不了老太太,只能一遍遍地说自己真不知道,就差赌咒发誓了。见曲奶奶油盐不进,还是一副要在这里坐到底的样子,心里头恼得很,便朝着曲灵说:“你劝劝你奶奶,就是知道了你妈在哪儿又怎么样?她是个大活人,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还能绑着她不成?我三姐这么些年在曲家,没功劳也有苦劳,她突然离开,还不都是你们这一老一小给逼的过不下去了!”

说着说着,她语调陡然升高,而后又压低声音,终究没忍住,将最后一句话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