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成长实录[七零](38)
曲奶奶感慨地说:“妻好一半福啊!你妈她……”
但此时的曲奶奶,对李三梅的气愤劲儿过了,她也走得不知道去哪儿了,也不想再说她的坏话。纵然跟李三梅婆媳关系不好,纵然有种种缺点,就冲着她在曲建军受了伤,不能生育的时候不离不弃,曲奶奶就对她存着一份心软。
“你妈她,到底当了你十多年的妈,将来,真是要有个马高蹬短的,该帮还是要帮的。”
曲灵点点头,说:“奶,其实我一点都不怨她。”
曲奶奶欣慰,“奶就知道你是个心眼宽敞的好孩子。人啊,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得往好处里头想,千万不能钻了死胡同,那就走不出来了,就会越过越差。”
曲灵:“奶说得对,我听奶的。”
以前曲奶奶也总会跟她说些人生哲理,她没有放在心上,后来从李奶奶那里取到了真经,才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不是瞎说的,他们身上有很多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朴素的生活常识还有道理,可以让她从中汲取养分,让她快速成长。
曲奶奶见曲灵态度这么好,受了鼓舞,忍不住多说一些,“我今天才悟出一个道理,亲人之间,要是有什么误会,就得及时说清楚,要不然心里头就会解疙瘩,那个疙瘩不解开,就总会梗在那里,说清楚了,感情就更深了。”
“奶,我知道了。”曲灵从二婶身上已经看见了这个道理的具体实践,原来呀,几句真诚的话语就能让一个人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午休过后,准备上学之时,曲奶奶:“一会儿,我就跟你二婶一块回去了。”
这本来就是之前说好的,曲灵不意外,握住奶奶的手,说:“奶放心,我自己能过好日子的。”
“奶信你,你是个有成算的孩子,等你放假了,就回家来。”曲奶奶像往常那样,殷切地叮嘱着同样的话。
一边的黄春妮反而不好意思了,她那会心里头不舒服,才说了那话的。现在不是农忙时节,曲奶奶在家里,也就是做做饭,喂喂家里的两只鸡,再做些杂活,不至于离开她就忙不过来。
她忙说:“妈,你留在这里多待几天,我……”
曲奶奶打断她的话:“我跟你一块回,我瞧着曲灵一个人的日子也过得有模有样,我放心了,就不留在这里吃曲灵的口粮了。”
他们这次来是带着两人的口粮来的,还给曲灵带了不少粮食,咋也不至于吃曲灵的口粮,黄春妮知道婆婆这是随口扯的理由,但也代表着主意已定。再看着大侄女的时候,不免目光闪烁,起了愧疚之感,心觉自己太小心眼了,迁怒到了侄女儿身上,她现在只剩下一个人,已经够伶仃的了,还因着自己,婆婆不能留下来陪着她。
心里头暗暗下决心,以后要对曲灵加倍好才行。
奶奶和二婶走后,曲灵又恢复了一个人的生活。下午放学回家,推开院门,没有炊烟,没有人声,她惆怅了一会儿,便又带着笑容生火做饭。
6月末,均州市所有中学举行了联合考试,曲灵发挥正常,考得不错,她准备拿到入学通知后,就到奶奶家住一段时间。
7月中旬,她在不安之中,终于拿到了通知书,马上赶去邮电局,找了曲广军,问了今天有没有曲家村的牛车过来,听到肯定的答复后,立刻回家收拾东西,又奔去邮电局。
这里是曲家村老乡们的一个聚集点,有牛车来往村里和城里,都在这里上下车的。
在牛车上逛荡了半个小时,解答了老乡们各种充满好奇的问题后,终于到了曲家村。
曲家村,是老曲家的聚集地,村民一多半都姓曲,都是沾亲带故,就像刚刚那一车六个人,里面有两个叫大爷的,一个叫奶奶的,一个叫婶子的,还有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是她的叔叔辈儿。
以前被这些村人围绕着,她只会躲到爸爸身后,顶多叫叫人,勉强笑一下,看着爸爸耐心地解答那些她觉得愚蠢可笑的问题,还乐在其中,觉得很不可思议,现在,虽然她不像爸爸那样谈笑风生,但也感受到了这些问话之中的善意。
在村大队部下了车,曲灵跟各位长辈们一一道别,答应会去他们家里做客,便提了行李往奶奶家走去。一路上,又跟许多面熟的人打了招呼,叔叔、大爷地叫着,其中一位跟曲奶奶年纪差不多大的,关系很不错的三奶奶拉了她的手,说:“小妮儿,你是知道你奶病了回来伺候她的吧,可得好好伺候着,你奶这一辈子不容易!”
曲灵一惊,忙问:“我奶病了?啥病?”不等
三奶奶回答,她便又说:“三奶我先回去看我奶,先走了。”
说完,人就跑了出去。
一口气跑到,顾不上跟院子中的二叔打招呼,就奔着奶奶的房间去。
尤带着夏日炎热的正房里,曲奶奶躺在炕上,紧闭着双眼,脸色蜡黄,胸口快速地起伏着,12岁的堂妹曲聪半坐在炕沿上,旁边放着只洋漆盆子,她投了毛巾,擦擦奶奶鼻尖上的虚汗,又小心地将毛巾盖在额头上。
听见动静,曲聪往门口看过来,看见是曲灵,面色一喜,脸上现出笑容叫了声“大姐,你回来了!”
曲灵朝她点了下头,快步走进来,焦急地问:“奶怎么了,病几天了?去卫生所了没?”
曲聪稍微稍微想了下,说:“奶身上不自在得有半个月了,身上发疼,没精神,奶说有点中暑,没大事儿,可三天前,奶就起不来炕了,老是发烧,出虚汗。去了卫生所,给开了去痛片,我爸想送奶去市里大医院,可奶怎么也不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