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厨娘(122)+番外
陆启言没有拒绝,到了里屋那张他睡觉的炕前,看到了炕边儿放着的一个小木盒。
迟疑片刻,陆启言将其打开,看到了里面的两个平安符。
陆启言认得,这是城隍庙里面独有的平安符,军中有人佩戴过,还冲旁人炫耀说平安符十分灵验。
眼下这两个……
是夏明月特地去城隍庙帮他求的?
陆启言下意识抬眼。
透过打开的窗户,能看得到此时正给乌金喂食的夏明月。
浅浅笑颜,如日光灿烂。
陆启言怔了怔神,片刻后收了目光,将那两枚平安符仔细地揣在了怀中。
下午,夏明月仍旧与江竹果和吕氏等人一同忙碌。
吕氏张张口,却又将话重新咽了下去。
也是,青天白日的……
陆启言习惯了少睡,这会子也只是打了个盹儿,便很快醒来,想着上次夏明月需要补觉,便打算寻个由头出去。
且有了上次闲逛的经验,陆启言决定直接出城。
问就是探望好友。
但不等陆启言抬脚,夏明月却是穿戴整齐,一副要出门的模样。
“你要出去?”陆启言问。
“嗯,出去看看地方。”夏明月道,“冷锅串串生意尚可,打算放加盟出去,我先出去看看城中都有哪些位置,到时候也好给加盟商做些指导。”
准备工作要提前做一做,争取早些确定好所有的加盟商,等到天气冷时,还要对外推一推关东煮的新产品。
“那……”陆启言道,“我陪你一起去?”
睡是睡不着了,在家中也是无事。
出去走上一走,倒也不错。
夏明月颇为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也好。”
二人一并出了门。
金丘县城地界有限,繁华的也不过是只有几条主街,西城区这边的街道夏明月十分熟悉,不必多看,主要要去看的东、南、北三个区域。
而这三个区域中,东城区被夏明月当做重点。
金丘县城的东城区最为繁华,居住在此处的人大多要比其他区域更加富裕。
而冷锅串串和冬日要推出的关东煮究其根底是一种小吃,相对夏记的吃食摊来说,价位也更高一些。
这样的小吃在消费水准高的地方,售卖量也会更好一些。
第111章
踢到铁板
所以夏明月觉得,东城区到时候可以设上两个摊位,但位置要相对分散开一些。
夏明月一边看,心中一边盘算,想到合适之处时,时不时点一点头。
而在陆启言的视角,此时的夏明月走走停停,探头探脑,一双眼睛左顾右盼,偶尔莫名其妙地笑上一笑……
奇怪,但似乎又十分合理?
但在路上眼中,似乎便没有那般寻常。
有些路边摆摊的人,在看到举止神态与寻常人不同的夏明月时,神情有了些许变化。
甚至有人颇为惋惜地摇摇头。
仿佛是在说,看着好好的姑娘,竟然是个傻子,当真是可惜了。
陆启言,“……”
“她并不是傻子。”陆启言低声解释,“不过是在想事情而已,请不要对她有误解。”
坊间喜传流言,这话一传十,十传百的,黑白颠倒之事常有发生,傻子的名声传了出去,怕是也让夏明月十分苦恼。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扼制源头。
陆启言选择了直接纠正。
而此言一出,摇头叹息的那人顿时一怔。
没想到自己的心思竟是被看了出来,更没想到有人会直接来纠正他。
而且对方看起来斯文儒雅,像是个眉清目秀的书生,浑身却自带着令人生惧的威严之感,让人不由得胆寒。
“是,不误解……”摊主下意识地慌忙解释。
“嗯。”陆启言这才离开。
夏明月走远了几步,发觉陆启言从后面赶了上来,“怎么了?”
“没什么,看到摊位上卖的东西,就问了一嘴。”
问价格吗?
夏明月扭头,见方才陆启言停留的那个摊位上售卖的是驴打滚儿,微微扬眉。
这是刚吃完晌午饭,便饿了?
看来她低估了陆启言的饭量。
又或者是晌午的油泼面虽然喷香可口,到底肉食不多,油水不够大,对于久在军营的陆启言来说,应该是不够的。
看起来,晚上需得做些油水大的东西才行……
夏明月这般低头盘算,完全没有注意到从旁边的胡同里,冲出来一个人。
那人肩挑着扁担,扁担一端是冒着热气的火炉。
眼看那火炉要撞上夏明月,陆启言眼疾手快,伸手将夏明月给拉了回来。
夏明月一个踉跄,跌落在陆启言的怀中,待回过神来后,瞧见那挑着火炉的男子正将扁担从肩上拿下,盯着她看。
那人不是旁人,正是先前找寻夏明月谈加盟时做卤味的那个瘦高个儿。
此时的瘦高个儿正龇牙咧嘴,笑得不怀好意,“哟,这不是夏娘子吗,还真是凑巧的很,竟然在这里碰到了夏娘子。”
“哦,不对,是还好没有碰到夏娘子,如若不然这样滚烫的炉火倒在身上的话,必定会烧了起来,若是夏娘子有个三长两短,那可如何是好?”
话中满是担忧,但语气却皆是遗憾。
再配上脸上此时讨打的笑容,陆启言即便不知道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却也清楚对方的用意。
将揽着夏明月腰肢的胳膊松开,陆启言走到了对方跟前,伸手握住了对方手中的扁担。
察觉到陆启言身上带着的怒气,瘦高个儿有些心惊,“你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