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厨娘(182)+番外
长方形,炸出来就像是口袋一样的油饼,在还没有完全定型的时候,从一端用长竹筷破了口,灌进去两个现打的鸡蛋液,接着油炸。
油脂的高温让布袋的面皮变得更加酥脆,也让内里的鸡蛋快速凝固、变熟,吃的时候从油锅中捞出来,横竖两刀切成四块,外酥里嫩,鸡蛋鲜香扑鼻,美味更上一层楼。
炸布袋受那些喜欢重油重口之人的欢迎,销量也颇为不错。
而先前在夏明月的吃食摊前偷师学艺了几日的妇人于氏,在家中琢磨了两日,甚至上手试了两日,浪费了好几斤面粉的情况下,终于炸出了油条。
虽然这油条并不如夏明月炸的颜色好看,口感吃起来也偏硬了一些,内里也不够软嫩,但这到底是油炸过的东西,有了油脂的加成,也是闻着香喷喷的。
于氏颇有信心,用干净的笼布垫在小竹篮子里头,盛上炸好的油条,拿到街上售卖。
因为夏明月接连几日摆早饭摊的缘故,炸油条这个字眼和称呼渐渐被人熟悉,旁人听到于氏的吆喝声时,便停住了脚步。
“油条怎么卖?”
“五文钱一根,比夏记那便宜一文钱呢!”于氏急忙招揽,“刚炸出来的,脆乎乎,香喷喷的,好吃的很那。”
于氏说着话,便将那油条往问价人的手里头塞。
第165章
夺家产
那人看到于氏手中的油条颜色不是很好看,并不太想买,奈何油条已是被塞入手中,对方又是个妇人,便不好推辞,只得掏了钱袋子,将这根油条买下来往口中塞。
但吃了一口之后,这眉头便皱了起来。
夏记的油条,他是吃过的,香酥可口,油重却并不腻,好吃的很。
他喜欢吃夏记的油条,这两日也一直买着,但实在是因为今日有些事出去做,晨起出门的早,夏记早饭吃食摊还没有开,而待他忙完之后,夏明月等人已是收摊回家,今日这才没有吃上。
肚子里头馋虫直闹腾,便也只能买上一家旁人的,算是替代。
可这根油条的滋味实在不如人意。
口感硬不说,油重却有着一股奇怪的味道,吃不出来香,只觉得腻腻的,吃上一口后,便再也不想吃。
但这根油条是五文钱买的,男子不舍得浪费,只好继续将油条塞入口中,抬脚往前走。
于氏没有看出这一层,只笑盈盈地收了钱,热络招揽,“慢走啊,好吃再来!”
刚出门便开了一单,于氏心中欢喜,继续叫卖。
但任凭她如何卖力的吆喝,后面的生意实在不大好,足足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她那一篮子的炸油条只卖出去了几根。
炸油条这样的吃食,现炸现卖是最好,放的时间长了,受潮疲软,十分影响口感。
这些油条上午卖不出去的话,下午再卖,品相大打折扣,卖起来更加困难,若是到了第二天,那就肯定卖不出去,只能留着自己吃。
可她现在赚的钱连成本都不够,要让她吃掉这些油条,简直是在浪费。
于氏有些焦急,蹲在胡同口,唉声叹气,一声长过一声。
“你这炸油条,是偷学人家夏娘子的手艺吧。”旁边摆摊卖鸡蛋的大娘眯了眯眼睛。
“瞎说。”于氏不肯承认,“这可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咋的这么多做生意的,就兴她姓夏的一个人卖炸油条,不兴旁人卖了不成?”
“得了吧,偷学就是偷学,学的不咋地,还不让人说了。”大娘撇嘴,“就是你学还不学点子新的,人夏娘子这两日都开始卖甜果子和炸布袋了,你还在这儿巴巴地学炸油条,啧啧,这也跟不上啊,赚不到钱是应该的。”
啥?
夏记那又说了甜果子和炸布袋?
这又是什么样的新鲜吃食……
关键是,这夏娘子还是人吗,怎么可以会做这么多吃食啊。
于氏瞪大了眼睛。
出去逛了一圈的吕氏,心情格外的好,回去之后,眉飞色舞地跟夏明月和江竹果描述。
“你是不知道,我在街上碰巧碰到那个妇人,她炸的那个油条啊,看着跟檩条似的,疙疙瘩瘩,也不规整,颜色跟酱油一样,看着就不好吃。”
“看她转了那么久,一根油条都没卖出去,我这心里头是畅快的不得了!”
吕氏的笑容多的几乎从脸上溢了出去,笑得也是前仰后合,“这种人,当真是活该!”
夏明月在前世时对于偷师学艺,抄袭菜单,仿做菜品之事经历颇多,这会子倒有些见怪不怪,只笑着点了点头。
偏要走歪门邪道来赚钱,注定是不成的。
人那,还是要行的端正为好。
早饭吃食摊的生意,仍旧持续红火,有意向加盟的人,开始陆续上门,和夏明月洽谈加盟之事。
再次派出赵大虎和赵二虎这两个十分可靠的情报人员四处打探,再根据前来洽谈加盟人员的具体状况,夏明月定下了一个合适人选。
杨大丫,年岁比夏明月小一岁,底下一个十三岁的二妹,两个十一岁的双生胎三妹四妹。
姐妹四人原是离县城四十里地杨家村人,早年没了娘,爹在今年春天时,也因一场伤寒撒手人寰。
杨家家中有房屋和十来亩田地,姐妹四人省着些,再帮旁人做些活计,倒也足够吃喝。
可杨大丫的大伯却将房屋占了去,更要将那十来亩的田地占为己有,理由是二房无子,既是爹娘不在,房屋和田产理应归结到大房名下。
杨大丫自然不肯,将此事闹到了村中里正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