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厨娘(187)+番外
赵大虎和赵二虎正是抽条儿长个儿的时候,这饭量的确十分惊人。
江竹果觉得有些道理,便点头应下。
一旁的赵二虎却道,“其实倒也不必,每顿饭只舀了两勺出来热一热,慢慢吃就是。”
这般原汁原味的红烧肉,吃起来是最带劲儿的,若是加了旁的东西……
即便有夏明月所做红烧肉做了底,滋味是不会差的,但也远没有最本质的美味来的痛快。
至于量不足的问题嘛,每顿饭定量,怎么会不够吃呢?
见赵二虎提出来了不同意见,赵大虎歪了歪头,“夏婶婶做的红烧肉,你竟是能够慢慢吃?啧,若是我的话,单是看到那一砂锅的红烧肉,都恨不得要将砂锅一并吃掉的。”
“二虎,该不会是你不喜欢吃夏婶婶做的红烧肉吧……”
赵二虎,“……”
这难得的聪明,怎么感觉用的这么不是地儿?
江竹果见二人在这儿打嘴仗,抿嘴直笑,只盘算着到时候干脆将这一砂锅的红烧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单独吃,一部分呢,可以配上旁的菜一起吃。
不过……
这红烧肉是好吃的很,方才夏明月让尝味道的时候她也品尝过滋味,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瘦肉不柴,喷香无比,回口略甜……
当时江竹果连吃上了好几块才觉得过瘾。
而这一砂锅的红烧肉,也是夏姐姐留着让他们三个人吃的。
所以,她也是可以决定这一部分的红烧肉是如何吃的!
江竹果想到这一层,下巴都扬了起来,只想着到时候一定要煮一些鸡蛋出来,到时候和这红烧肉的汤汁一并好好炖煮一番,到时候捞出来,切成两半,再淋上一些红烧肉的汤汁……
这两日,是身上长肉的好时候!
对于江竹果三个人的盘算,夏明月和吕氏并不知情,只忙着处理那些品相颇佳的里脊肉。
尽数切成指头粗细,三寸见长的长条,用孜然粉、酱油、黄酒、姜末、香叶、盐巴、辣椒粉等拌匀。
腌制上整整一晚上,第二日晨起时,夏明月将腌制好的肉条,一根一根地铺在笸箩上,放在日头底下,晾晒半日。
待肉的表皮已经不再有软黏,有些凝固且发硬时,夏明月将其收了回来,用竹签从每一根肉条的一端穿过。
一根竹签穿上四五根的肉条,横着放在那炭炉上搭好的架子上头,任由肉条垂了下来,任由炭火熏烤。
在炭火的火热炙烤下,肉条中的水分开始渐渐流失,而原本因为腌制呈现浅黄棕色的肉条,也渐渐变成了深红棕色……
三四个时辰后,肉干儿基本烤熟烤透,夏明月开始换第二批穿好的里脊肉条。
家中炭炉数量有限,且每一个炭炉的大小也有限,以至于忙活到车夫苏永富来接时,夏明月才烤好了一小捆肉干儿。
看起来,还是得尽快请刘财生来一趟,给家中修上一个大烤炉出来,往后用起来才能方便许多。
至于这次去一趟,带的肉干儿不多的问题……
有了这两大罐子的红烧肉做支撑,肉干儿也只当做日常磨牙的零嘴儿就是。
夏明月这般想,开始将所有的东西一应搬上了马车。
江竹果等人一同帮忙,送夏明月和吕氏的马车出了杏花巷。
又叮嘱了江竹果和众人一番,夏明月和吕氏这才上了马车。
苏永富甩了鞭子,马车缓缓前行,一路往西而去。
江竹果和几个人目送马车离去后,折返往家中走。
所有人开始忙碌自己的事情,赵大虎和赵二虎也帮着做些择菜、打水等力所能及的事儿。
待打扫完整个院子,将大扫帚放回到院墙边儿时,赵二虎看到了乌金的瓦罐盆。
里面是晨起给乌金添的饭食——白面饼子,大米粥,里面还加了一些新鲜的肉皮和肉条。
而当时赵大虎还亲自给了乌金一个肉骨头,揉了揉乌金的脑门。
而乌金当时也狼吞虎咽地在吃饭。
第170章
怕了
按着乌金的习惯来说,素日皆会将瓦罐盆中的所有吃食皆吃个干净,甚至要将瓦罐盆舔得干干净净,犹如刷洗过一般。
可现在,瓦罐盆中竟然还剩下了一小半饭食?
旁边的肉骨头也还在……
而乌金的窝棚,为了遮风避雨,有一半用了油毡布来遮挡覆盖,此时往里看,只看见里面黑乎乎的一团。
乌金是在里面睡觉吗?
可这个时候……
赵大虎瞧见歪着脑袋的赵二虎,径直走了过来,“看啥呢?”
“我看乌金好像不大高兴。”赵二虎道,“连晨起的饭都没吃完。”
“兴许是因为夏婶婶出门,乌金不大高兴吧。”赵大虎回答,“平日乌金最是夏婶婶,这会子生闷气也正常。”
真的是这样吗?
赵二虎抓了抓脑袋。
赵大虎扬起了下巴,“怎么,你不相信夏婶婶这般招乌金喜欢?”
赵二虎,“……”
怕了你也不成吗?
----
马车一路往西出了城门,沿着官道继续行驶。
苏永富驾车娴熟,即便是在不太平坦的官道上,马车也十分平稳,并不算颠簸。
夏明月和吕氏二人也不觉得难受,只因马车一直晃晃悠悠的缘故,有些犯困,只忍不住地打了哈欠。
刚出城门,距离小河庄还有大半日的距离,夏明月和吕氏干脆闭了眼睛,靠着准备好的软枕,盖着小被子小睡上一会儿。
日头渐渐升高,马车距离金丘县城也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