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小厨娘(236)+番外

作者: 茶暖 阅读记录

有关邹福泉之事,夏明月考虑到还未发生,若是说多了话传出去,反而容易被其反咬一口,说她是造谣污蔑,便没有明说,只提醒道,“临近年关,各处都不大安定,难保有些心术不正,想要讹钱白吃饭的人出没,诸位也都多操些心。”

“武大哥惦记着夏记的生意,这段时日会多派人看顾着各处夏记,大家倒也不必过于害怕,遇事说事就成。”

实在不成的,该报官报官。

众人闻言,皆是点头应下。

“多谢夏娘子提醒。”众人连声道谢,而对于武熊等人愿意帮着看顾生意之举,亦是心存感激,商量着不能让这些人白做了事情,也该表示一番为好。

旁的不说,管顿饭还是需要的,肚子得填饱才能做事不是?

夏明月见众人在这里商议,便也没有阻拦,只让江竹果在计算这段时日供货所需的银钱时,皆是打了个折,抹了些零。

邹福泉是冲着她来的,打点武熊等人的费用成本,没必要让加盟商们承担所有。

日头升高,除了早餐吃食摊今日的生意接近尾声开始收摊以外,各处的夏记皆是开始出摊做生意。

在大略查看了一下中央厨房的大致状况,交代吕氏和江竹果好好看管,夏明月则是出了门。

四方赌坊和武熊的家皆在东城区,而中央厨房和她则是在西城区,夏明月觉得此时最容易被盯上的应该是南城区和北城区的的吃食摊。

夏明月想了想,抬脚先往南走。

日头越发升高,连续两日的晴天,地上的雪已是融化了个大半,加上进入腊月后有许多人进城,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夏记吃食摊,小吃车和夏记卤肉铺子生意如旧,红火之余,亦是无任何异常。

夏明月在南大街的夏记和北大街的夏记分别呆上了一段时间,直到午饭过后,各处的吃食摊都已经收摊完毕,所有的夏记仍旧是一片安静。

第214章

冰糖葫芦

而这种安静,接下来又持续了两日。

各处一派祥和,无任何不妥,更无任何动静。

就好像,什么事都不曾发生,也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这般等待事情发生的过程最为煎熬,甚至让人有些焦躁。

“会不会是那娄山子听岔了话,报错了信儿?”吕氏颇为担忧。

“应该不会吧。”夏明月亦是蹙眉,“娄大哥不像是做事毛躁的人,不会听风就是雨的,不过这娄大哥不是说是一位姓薛的从中挑拨么,这姓薛的既是到了这金丘县,又有在悦然酒楼待上几日的意思,估摸着是这邹福泉有些不想当着姓薛的面出手,说不定还是等上两天。”

“咱们仔细防范着,总归不会有什么问题,还是那句话,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对于夏明月的话,吕氏颇为赞同,“嗯,这临近年关的,牛鬼蛇神都出来了,麻烦事也会多,小心着些,总归不会错。”

“嗯。”夏明月点点头,手中摆弄着山楂。

山楂是陆启言买的,果子形大且新鲜,颜色也红,单单是看着,就觉得口中已是泛了酸意。

夏明月强忍着口中迅速分泌的唾液,盘算着怎么能不浪费这些山楂。

只是现如今心里头一直装着事儿,心里头有些满,几乎没有潜心做菜的心思,便干脆去拿了糖,准备做些不太需要动脑子的冰糖葫芦出来。

天气寒冷,冰糖葫芦能放的住,且吃起来酸甜可口,老少皆宜。

家中有现成的竹签子,只将这些山楂尽数洗净晾干,用小刀在每个山楂中央划上一圈,便可以轻松去除掉山楂的籽,而后再用竹签串起来。

白糖加水熬煮,待所有糖液融化,呈现琥珀色,且糖液的状态有拉丝的感觉时,便可将串好的山楂串儿放入锅中,均匀的蘸满糖液,放在刷了一层薄油的盘子上头。

冷却片刻,糖液凝固,一串冰糖葫芦便是做好。

山楂颜色红润,表层的糖皮晶莹剔透,看起来就如同年华上头画的画一般,令人垂涎欲滴。

夏明月招呼着江竹果,赵大虎和赵二虎三个孩子过来吃冰糖葫芦。

冰凉酸甜的口感在口中慢慢蔓延,满口皆是酸甜的滋味,惹得三个人皆是眯了眼睛,一边大咬大嚼,一边感慨好吃。

“夏婶婶,咱家山楂还多吗?”赵二虎问。

还有许多呢。”夏明月笑眯了眼睛,“敞开了吃就是。”

管够!

“那我们能出去卖冰糖葫芦吗?”赵二虎抓了抓耳朵,道,“临近过年,城里头人多,来城里头置办年货的人更多,许多人带着孩子,孩子见着冰糖葫芦,肯定是想买的!”

而冰糖葫芦比着贵价的点心要便宜许多,是颇为亲民的零嘴,到底是要过年,许多人也就愿意拿出荷包,给孩子们买上一些解解馋。

“是个好主意。”夏明月点头。

“啥好主意,别添乱了。”吕氏正因为悦然酒楼和夏记的事儿有些焦头烂额,这会子无心做别的,直接否定了这个提议。

“娘,你就让我们去吧。”赵二虎道,“我们走街串巷的,也能多帮夏记看着点不是?”

若是遇到什么可疑的人和事儿,小孩子跑起来报信儿,那可比大人强许多!

“就是。”赵大虎也附和。

吕氏倒没想到两个孩子竟然还有这个心思,颇为意外,见夏明月也对此十分赞许,便也松了口,答应两个人上街去卖冰糖葫芦。

说干就干。

吕氏和江竹果帮着去捆上一个扎冰糖葫芦的小草垛,赵大虎和赵二虎兄弟两个人则是帮着清洗山楂,去籽,串成山楂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