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厨娘(395)+番外
“的确是不错的。”夏明月笑眯了眼睛,“只是你们酒楼既然叫做顺意楼,售卖的烧饼却叫周村烧饼,是有什么说法?”
“不瞒客官,我们东家姓周,是跟着祖辈到了这里落户安家,开了这顺意楼,周村烧饼的技术也是东家祖辈传了下来,到他这一辈。”
“东家念旧,总记得自小生长过的故乡,说是这做烧饼的技艺他们村子里头大部分皆会,并非是他独创,因而给这烧饼起名叫做周村烧饼,好提醒掌柜的时时惦记故乡。”
“原来如此。”夏明月点头,“多谢。”
店小二连连作揖,又给所有人杯中添满了水,这才退了出去,关上雅间的门。
夏明月和福管事一众人接着吃饭。
每一样菜滋味皆是不错,夏明月等人吃的也十分满足。
待到下午,夏明月安排江竹果和庄翠两个人先到中央厨房筹备前期事宜,增添用的趁手的一些小工具。
而她则是又和福管事逛了一逛这长洲府城,熟悉城区,了解各种铺面的大致状况,甚至和福管事一并去瞧了瞧他已经看上的几处不错的,适合做吃食摊的地方。
对于福管事挑选的这几处地方,夏明月仔细查看,根据各处的状况,或留下备用,或直接否定。
而无论是要用的和被否定的,夏明月皆是给与了十分充分的理由,福管事听得认真仔细,也觉得夏明月说得十分有道理,只依次按着夏明月所说的处置。
考虑到需在一个陌生之处重新发展起一个个的夏记吃食摊,夏明月决定稳扎稳打,仍旧是采取自己先摆摊售卖吃食来吸引客流和加盟商的策略。
有了福管事前期做的准备工作,夏明月不必张罗许多,第一个夏记吃食摊便在街上正式开张。
滋味浓郁的红油凉皮,喷香可口的凉面,热气腾腾皮薄馅大的葱香馄饨……
香气在街上蔓延,顺着风儿钻到来往的人鼻中,惹得许多人纷纷驻足,在询问完价格,发觉十分划算时,便都直接坐下,要上一碗吃食,以求填饱肚子。
若说第一日到摊位上的客人只是要试上一试的话,那第二日再次到夏记吃食摊上的人大部分已是回头客。
而这些回头客待回到家中之后,还要跟家中亲人,周边邻居,乃至自己的好友说上一说。
街上新开了一家夏记吃食摊,滋味好,价格实惠,而且这每日售卖数量有限,若是去的晚的话,是吃不着的。
有些人听到这样的话,忙不迭地前往尝试。
而有些人则是撇嘴不信邪。
长洲府城这般大,每日新开的摊位也不少,而这些摊位也都是红火过一段时日的,待时日长了便销声匿迹,不再出现在人的视野之中。
至于其原因,是新的吃食摊出来,总是有人图个新鲜尝上一尝,但吃过之后滋味不成,经不住长时间的考验,自然也就关门大吉。
区区一个小吃食摊罢了,还搞什么数量有限,真当自己是山珍海味了不成?
抱着这样思维的人,最终也是到了夏季吃食摊跟前,尝了尝这里的吃食。
而在尝过之后,大多出现了两种结果。
一种是一改先前嫌弃的态度,成为了夏记的常客。
另外一种仍旧是满脸嫌弃,觉得滋味也就是一般般,实际内心十分想吃,却又拉不下脸来去吃,只能偷偷摸摸地托人帮着买了回来,成为了夏记的隐形常客。
而夏明月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些,因为她实在是有些忙。
忙着对中央厨房的人进行分工,忙着让江竹果试着管理整个厨房,忙着协调每日吃食摊上的供货量……
夏明月将每日吃食摊的收入做了一个曲线图,更是简单调查了一下吃食摊上食客居住的范围,在一番简单统计之后,夏明月将原来对夏记吃食摊需要发展的数量和大略分布图进行了调整。
主要是增加吃食摊的数量。
第358章
信
长洲府城到底是府城,购买力超出了她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增添吃食摊的数量,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加夏记的整体收入。
此外,更需增添吃食品类,以扩大夏记的影响力。
但是做这两件事的前提是需得做好招商加盟事宜。
福管事已是着人将夏记吃食摊可以加盟的风声放了出去,夏明月去摆摊时也时常对外透漏加盟夏记之事。
因此,近些时日,已是陆续开始有人上门咨询加盟夏记吃食摊之事。
加盟费用的标准比金丘县城那边略高了一些,但仍旧沿用金丘县城那边夏记加盟的原则,穷苦家庭和军属困难家庭优先。
相比较金丘县城那边需得夏明月前去打听印证加盟商的人品是否端正,在长洲府城这里皆有福管事安排这些琐事,但最终的加盟商确定仍旧是以夏明月的意见为主。
夏明月顿时觉得十分省心,越发觉得这次与贺老夫人合作沾了极大的光。
但既是沾了光,那就必须要以其他方式回报才行。
夏明月在夏记生意上越发上心,事无巨细,力求将所有的事情做到极致。
而江竹果和庄翠,做事亦是尽心尽力。
就在所有人的一致努力下,夏记吃食摊的的第一位加盟商确定了下来。
加盟人是一位姓何的遗孀,自丈夫战死沙场之后,便被婆家以克夫之名赶了出来,连丈夫的抚恤金都不给上分毫,何氏只得独自一人拉扯三个儿女四处谋生。
因为长年劳作,又在外讨生活多年,何氏做事麻利,懂得察言观色,也有一定的厨艺基础。